第417章 新的三国,大幕拉开(2 / 3)
和当初袁术称帝的时候不同,那个时候,天下纷乱,诸侯林立,汉室在百姓心中仍然具有合法性和正统性。
但是现在。
整个天下,随着去岁刘备平定益州,曹操夺取汉中,已经彻底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一个天下,有三个大汉,简直闻所未闻。
因此,现在在百姓心中,汉室的权威大打折扣。
片刻后,辛评轻轻点头,率先开口:“主公英明,鲜卑已定,四郡归心,是时候让世人见识到主公的雄心壮志了。”
逢纪不甘示弱,连忙跟进,“不错,主公!”
“而且考虑到目前天下局势,曹操和刘备也皆是野心勃勃,我军若不先发制人,恐怕会失去先机。”
至于郭图,更是露出一丝等待已久的满意之色。
“主公言之有理,赵王之位已不足以昭告天下我等的志向和实力。”
“主公昔日高举兴复汉室之义旗,然事实证明,汉室倾颓,已经无可挽回。”
“今若能扶汉室之崩,为天下正名,依我之见,此乃顺天意,合人心之举。”
审配也不断点头,接着说道:“是啊,吾等追随主公多年,是为主公的理想而战。”
“现在主公的理想是称帝,那我们自当追随,并且我认为,此举正可以大振士气,凝聚人心!”
难得一见的,四人竟然都同意了袁绍上位的提议,听了四人的话语,袁绍脸上的表情轻松了许多。
稍微缓了缓之后,他重重地拍击椅扶:“咳咳……”
“诸位忠言,孤已了然于心。”
“北地之主宜我袁家,是时候告天下人,我们袁家要正名,应天顺民,建立新章。”
“既然如此,孤决意,登基为帝,大统天下,继承大汉基业!”
“诸君,就有劳你们替孤,去准备称帝之事宜了。”
四人起身,躬身行礼,齐声答应:“遵主公令!”
然而就在袁绍满意之时,四人异口同声道:“主公登基在即,太子之位不宜空悬,还请主公明示,何人可为太子?”
其中郭图和辛评朗声道:“臣以为大公子袁谭,可担此大任!”
随后审配和逢纪急忙道:“且慢!臣以为三公子袁尚,才是太子的最佳人选!!”
于是,又一场拉锯战,开启了。
建兴四年(公元206年)二月初二,巨龙抬头,万物复苏。
赵王袁绍,于冀州邺城登基称帝。
建国号为赵,定都巨鹿,改元泰初元年。
不过袁绍还是没有立下太子,只是将袁谭、袁熙和袁尚三子都封了王爵。
如今赵国辖并州、幽州、冀州以及青州,如果算上归附的三郡乌丸以及鲜卑。 ↑返回顶部↑
但是现在。
整个天下,随着去岁刘备平定益州,曹操夺取汉中,已经彻底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一个天下,有三个大汉,简直闻所未闻。
因此,现在在百姓心中,汉室的权威大打折扣。
片刻后,辛评轻轻点头,率先开口:“主公英明,鲜卑已定,四郡归心,是时候让世人见识到主公的雄心壮志了。”
逢纪不甘示弱,连忙跟进,“不错,主公!”
“而且考虑到目前天下局势,曹操和刘备也皆是野心勃勃,我军若不先发制人,恐怕会失去先机。”
至于郭图,更是露出一丝等待已久的满意之色。
“主公言之有理,赵王之位已不足以昭告天下我等的志向和实力。”
“主公昔日高举兴复汉室之义旗,然事实证明,汉室倾颓,已经无可挽回。”
“今若能扶汉室之崩,为天下正名,依我之见,此乃顺天意,合人心之举。”
审配也不断点头,接着说道:“是啊,吾等追随主公多年,是为主公的理想而战。”
“现在主公的理想是称帝,那我们自当追随,并且我认为,此举正可以大振士气,凝聚人心!”
难得一见的,四人竟然都同意了袁绍上位的提议,听了四人的话语,袁绍脸上的表情轻松了许多。
稍微缓了缓之后,他重重地拍击椅扶:“咳咳……”
“诸位忠言,孤已了然于心。”
“北地之主宜我袁家,是时候告天下人,我们袁家要正名,应天顺民,建立新章。”
“既然如此,孤决意,登基为帝,大统天下,继承大汉基业!”
“诸君,就有劳你们替孤,去准备称帝之事宜了。”
四人起身,躬身行礼,齐声答应:“遵主公令!”
然而就在袁绍满意之时,四人异口同声道:“主公登基在即,太子之位不宜空悬,还请主公明示,何人可为太子?”
其中郭图和辛评朗声道:“臣以为大公子袁谭,可担此大任!”
随后审配和逢纪急忙道:“且慢!臣以为三公子袁尚,才是太子的最佳人选!!”
于是,又一场拉锯战,开启了。
建兴四年(公元206年)二月初二,巨龙抬头,万物复苏。
赵王袁绍,于冀州邺城登基称帝。
建国号为赵,定都巨鹿,改元泰初元年。
不过袁绍还是没有立下太子,只是将袁谭、袁熙和袁尚三子都封了王爵。
如今赵国辖并州、幽州、冀州以及青州,如果算上归附的三郡乌丸以及鲜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