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献俘礼(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忠烈的棺木,被送到忠烈祠。
  将会在忠烈祠中,举办为期七天的祭祀超度大***。
  同时接受官民祭拜。
  等***结束之后,再送往忠烈陵园安葬。
  安顿好忠烈后的第二天,就是朝野上下喜闻乐见的献俘礼了。
  清晨。
  献俘礼放在承天门前。
  承天门始建于永乐十五年,有“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
  这里不仅是此时紫禁城的正门,还是皇帝颁发诏令的地方。
  在承天门颁发的诏令,被称作是“金凤颁诏”。
  凡遇国家庆典、新帝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等重大仪式,皇帝都需在承天门举行盛大的颁诏仪式,方能向天下颁发。
  除以上重大仪式能启用承天门,就只有在御驾亲征时祭路、将领出征时祭旗、刑部秋审,及金殿传胪的时候才能启用。
  每年祭天、祭地、祭五谷时,皇帝会从承天门正门进出。
  因此承天门,就是彰显皇权威严与至高无上的地方。
  今天在这里举行献俘礼,属于破例。
  献俘礼,是大明特有的大典。
  每遇重大战争,大军得胜凯旋,要向皇帝敬献战俘。
  由于每次都是在午门举行,因此又称午门献俘。
  (1984年,午门被拟作为迎接大漂亮总统,不知是否有这方面的考量)
  不过这次的献俘礼,与以往有些不同,又增添了一个环节。
  阅兵!
  检阅凯旋的王师!
  以此来宣扬大明国威,炫耀赫赫武功。
  同时也是为了震慑诸番、外夷。
  午门呈“凹”字形,举行献俘礼可以,却无法检阅兵马。
  因此将献俘礼改在承天门。
  不等天亮。
  文武百官及诸蕃、外夷使者等,就早早来到承天门楼前御道两侧,按文东武西排班。
  在长安街一侧,汇聚着密密麻麻的人群。
  有应邀前来观礼的士绅、老兵,以及前来看热闹的百姓。ap.x.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