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血!血!血!(下)(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匈奴完了彻底的完了
  匈奴听着鼓声,惊在心头,说出的全是丧气话。这些天,给汉军包围,匈奴还能挺住,就是因为冒顿单于的坟墓还在,他们可以向伟大的冒顿单于祈求,向冒顿单于诉苦,精神上还有寄托。
  如今,这最后的寄托落入汉军手里,对匈奴的打击非常大,彻底的从心灵上摧毁了匈奴的意志。
  哎不少匈奴长叹一声,两行眼泪从眼中涌出来,不甘的望着龙城西北,那里是他们最为神圣的地方,如今,那里是汉军统帅周阳的地盘。
  那些还在逃跑的匈奴,不再逃跑,抛弃手中的弯刀,无力的坐倒在地上,一副任由汉军宰割的架势。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需要英雄,就是因为英雄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可以安慰,可以激励他们。这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极其重要。当这支柱被砍倒的时候,对于匈奴来说,后果是灾难性的,把他们最后的希望给吞噬了,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
  有这种感觉的,不仅仅是匈奴百姓,就是军臣单于,伊稚斜,还有一众大臣,无不是给一种空虚感袭中,心灵的空虚让他们无所措手足,全身乏力,无力的软在地上。
  呜呜军臣单于双手掩面,伤心的抽泣起来。
  自从陷入汉军的重围中,军臣单于绝望过,哭注过,就从来没有眼下这般,他的哭泣竟然如此具有感染力,让人打从心灵的最深处悲伤。
  呜呜伊稚斜和一众大臣,听着军臣单于的哭泣声,仿佛给灭世魔音击中似的,身子发颤,不由自主的跟着军臣单于痛苦起来。
  呜呜他们附近的匈奴百姓,与他们一道痛哭不已。
  这哭声中,不仅有绝望,还有伤心屈辱不甘。匈奴打过败仗,经历过风雨,死伤无数,牛羊损失更是多不胜数,可以说匈奴一直是从风雨中走过来的。可是,又有哪一次,把祖宗的坟墓丢了的
  就是赵武灵王蒙恬两次大败匈奴,就是数年前的周阳大败匈奴,让匈奴举步维艰,也没有丢掉过祖宗的坟墓,这是匈奴历史上的第一遭。
  匈奴是一个矛盾的民族,他们贵壮贱老,弱肉强食,奉行丛林法则,就是杀了他们的父母,他们也不见得会伤心,说不定还很欢喜。可是,一旦给人动了祖坟,他们就会伤心欲绝,会为了祖坟而拼命。
  更不用说,丢掉的还是最受匈奴爱戴的冒顿坟墓了,匈奴能不伤心欲绝
  哈哈匈奴在嗥他们的祖坟了李广听着漫山遍野匈奴的哭声,兴奋无已,比起在屋梁上打鸣的公鸡,有过之而无不及,卖力的挥着胳膊,大吼起来:杀啊让匈奴伤心吧让匈奴在伤心中死去吧
  在另一边,程不识卫青公孙贺他们,无不是挥着胳膊,卖力的吆喝起来,说着兴奋的话语,激励将士们。
  刨了匈奴的祖坟了汉军将士们发出阵阵欢呼声,手中的武器,毫不留情的对着匈奴招呼。
  这时节,杀匈奴,更能得到快感
  匈奴没有躲避,没有逃跑,在哭泣中迎接死神的召唤。
  都是你都是你军臣单于突然之间抓住伊稚斜的衣襟,咆哮起来:都是你,不让本单于保卫伟大的冒顿单于的坟墓都是你,让本单于成了千古罪人
  在当时,虽然知道冒顿坟墓的重要性,却是不知道是如此的重要。一旦失去,方才明白,冒顿坟墓对于匈奴的重要,伊稚斜心头空落落的,仿佛无根之萍,不知落于何方。
  都怨我都怨我让人意外的是,伊稚斜竟然接受了军臣单于毫无道理的指责。若不是伊稚斜要人强行把军臣单于架走,他早就落入周阳手里了,这是不错的应急举措,不能埋怨伊稚斜。
  怨我怨我一众大臣低声自怨自艾起来。当时,他们只顾着自己活命,却是没有想到,冒顿坟墓的重要性是如此之巨大。
  数千年匈奴历史上,匈奴就没有丢过祖坟,谁能想得到呢眼下是知道了,就是太晚了。
  你们说,大匈奴的勇士,最应该战死的地方,是哪里军臣单于突然站起来,一双眼睛圆瞪,扫视着一众大臣,还有附近的匈奴百姓,大声质问起来。
  伟大的冒顿单于坟前伊稚斜,一众大臣,还有附近的匈奴,竟然奇迹般的有了共鸣,异口同声的吼叫起来。
  一开始,这吼声只是在附近。很快,就传遍了匈奴,只要能开口的匈奴,不论是受了伤的,还是即将死去的,都在吼叫。
  到如今,幸存的匈奴还有数十万之多,他们虽然饥饿乏力,可是,他们的吼声却是力道十足,仿佛他们吃了猛药似的,一点也不象饿了数十天的样儿。
  他们的吼声如惊雷炸响,震得地皮都在颤抖,以前的匈奴,复活了。他们无神的眼里,有了光泽,有了仇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