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一网打尽(下)(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汉武帝击破匈奴,对世界的影响是如此之大,可见这场战场的激烈程度。汉朝虽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天下户口减半。以致到了汉武帝晚年,不得不下弃轮台诏,休兵罢战,与民休息。
  汉朝之所以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就在于阿胡儿这个叛徒太熟悉汉朝的情形了。别的不说,光是漠北决战,汉军伤亡数十万。这一仗,汉军出动五十余万,回来的不到一半,可见伤亡有多大。回来的汉军,不是伤就是残废,汉朝因此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接下来的战略追击阶段,因为匈奴地处大漠深处,汉军的困难更大,这是在这一时期汉军败多胜少的重要原因。当然,汉军败仗多的另一个原因,还在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天才统帅先后谢世。
  在战略追击阶段,汉军就是用巨大的代价,把匈奴给拖垮了的。要是换个人,如此高昂的代价,早就下令休兵罢战了,汉武帝却硬是顶着压力与匈奴对耗,把匈奴活活拖垮。
  历史重要,阿胡儿还没有来得及祸害汉朝,就给程不识活捉了,这是一个天大的胜利
  汉朝不用再付出历史上那样高昂的代价了。
  单于呢单于在哪里程不识可不满足于仅仅活捉阿胡儿这个七号人物,他想活捉的是军臣单于。
  四下里一阵搜索,没有结果,程不识一拍马背,在匈奴丛中寻找起来。
  军臣单于是众矢之的,想活捉他的人太多了,不仅李广程不识有此心,谁没有此心卫青公孙贺公逊建秦无悔秦衣丁隽他们哪一个不是在匈奴丛中四下里搜索
  单于在哪里单于在哪里卫青骑在骏马上,四下里打量,对匈奴道:说出单于下落,饶他不死
  军臣单于众叛亲离,匈奴倒是想说出他的下落,换得一命。可是,却不知道军臣单于在哪里,只有自怨没有多长个心眼,好好注意下军臣单于的下落。
  咦伊稚斜卫青寻找军臣单于未果,却是意外现了伊稚斜的下落。
  伊稚斜是左贤王,匈奴的储君,二号人物,抓住他,也是天大的喜事,卫青哪个错过这等良机,一拍马背,大吼道:伊稚斜,哪里走
  卫青吼声如雷,正在逃命的伊稚斜听在耳里,犹如雷霆鸣响于耳际,震得脑袋嗡嗡直响。扭头一瞧,只见一个铁塔似的汉军将领正飞驰而来,一脸的兴奋,好象饿狼见到羊羔似的,要是给卫青抓住了,后果不言自明。伊稚斜虽是胆量奇大之人,也是吓得头皮炸,撒开两条腿,没命似的逃跑。
  抓住伊稚斜,饶你们性命卫青一边追,一边打量,伊稚斜尽往人堆里钻,短时间内要抓住他,还真不容易,不得不y匈奴了。
  左贤王,快,这里伊稚斜足智多谋,他是匈奴的左贤王,在匈奴心目中极有威信,虽是匈奴末日即将来临,匈奴仍是没有背叛他,纷纷为他让路。
  匈奴之所没有背叛伊稚斜,还在于匈奴对军臣单于失望透底,自然而然就把希望寄托在伊稚斜身上,对他的好感直线上升,要不掩护他都不行。
  伊稚斜原本以为匈奴会抓住他去邀功,没想到,就是在这样危难的时刻,匈奴不仅没有抓他,反而是掩护他,不由得激动不已,呜呜的哭了起来。
  有道是,国难见忠臣,匈奴在匈奴即将灭亡的时刻,仍是在保护他,伊稚斜哪能不激动。
  抓住伊稚斜要不然,你们都得死卫青不由得心头火起,厉喝起来。
  左贤王,你快走大匈奴就靠你了匈奴表现出了他们应有的勇气,并没有听从卫青的号令,反而昂起头,挺起胸,怒视着卫青。
  谢谢你们伊稚斜眼里的泪水再度涌出来,跪在地上叩头道:若我伊稚斜不死,一定要重光大匈奴
  在这一刻,他心中只有匈奴,只有重建匈奴的想法。
  哼卫青火了,大吼道:杀杀光匈奴
  匈奴的举动激起了汉军的怒火,陌刀手端着明晃晃的陌刀在匈奴丛中横冲直闯,匈奴哪里是对手,成片成片的倒下。
  杀光匈奴汉军兀自不解恨,杀声阵阵,吼得山响。
  伊稚斜还没逃出多远,就见匈奴象给夫收割的稻草,给汉军屠杀得干干净净。不由得心头一疼,念头不住转动,不由得停了下来。
  犹豫一阵后,伊稚斜看着卫青道:卫将军,你不要杀他们,我愿降
  伊稚斜在最后一刻,表现得还象个英雄,这让匈奴倍加感动,齐声吼叫起来:左贤王,你快走不要管我们我们死不足惜,大匈奴要紧呀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最后的关头,总会涌现出一批不计生死的英雄,这就是民族的脊梁匈奴虽然可恨,亦是不乏这种脊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