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战果辉煌(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卫青用力点头,剖析道:大漠毕竟太广,光靠大汉之力,难以镇守,大汉是鞭长莫及。是以,要想大漠安然无事,大汉还需费一番功夫。
  卫将军说得对周阳眉头一轩,眼中光芒四射:我思前想后,此战之后,大汉还需要向大漠深处进军,要拿下狼居胥山大汉之所以需要这次进军,一是不能给匈奴任何念想。龙城没了,狼居胥山必将成为匈奴的圣地,狼居胥山在,匈奴就有寄托,就有希望,就有念想,拿下狼居胥山是必须的
  狼居胥山是匈奴祭祖的地方,历代单于的灵位就在这里,是匈奴心目中的圣地。可以想象得到,龙城给汉军拿下后,狼居胥山在匈奴心目中的地位急剧提升,是匈奴的最后希望。那些不甘心失败的匈奴就有了寄托,若是汉朝不拿下的话,这里必将成为反叛的源地。
  拿下狼居胥山,对于汉朝来说,百分百需要。
  大帅看得远,我等信服李广他们深知狼居胥山的重要性,对周阳的说法,不敢有丝毫异议。
  周阳微一点头,接着剖析道:其二,大汉之军必须横渡绝域,以此向匈奴宣示兵威绝域,一向给匈奴视为天险,以为大汉不可逾越,大汉就是要横渡绝域,打消匈奴的念头,要匈奴知道,大漠挡不住大汉的大军
  只有如此,匈奴才会彻底死心才不会有丝毫二心周阳右手紧握成拳,大声作结。
  龙城大战之后,匈奴已经给击破了,从军事角度说,完全没必要再向漠北进军。可是,政治上需要,就得进军。
  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有句名言,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继续,政治上需要,军队就得行动。不如此,匈奴一定会以为绝域可恃,漠北安全,那些不死心的匈奴残余就会聚集在漠北,等待有利时机。
  若汉军到了漠北,他们连最后一点希望也会破灭,不敢再有反叛之事。周阳看得远,谋得深。经过这些年的历练,周阳的眼光越来越老练了。
  大帅之言极是有理,末将深表赞成。李广不住点头,一脸的赞赏之色:可是,这和牛羊有何干系
  说的是牛羊,周阳却说起了大漠中的隐患,这二者有何联系呢众将有些不解。
  我的意思就是说,把牛羊留下一部分,其余的赶回去,分给边关的百姓。这些年,边关百姓深受匈奴之苦,这是对他们的补偿。周阳语调沉痛:虽说补偿不能挽回损失,可是,我们还是要努力
  嗯众将不会有异议,点头赞同。
  另一部分,就在龙城宰杀,制成肉干。周阳眼中的光芒依然强烈:来年进军之时,大军就在龙城补充肉干,可以减轻不少负担。这也是我决定不把匈奴杀光的原委所在,这些匈奴就让他们做苦力,宰杀牛羊制作肉干,就是他们向大汉尽忠的第一件事
  原来大帅还有如此的深谋众将恍然大悟:匈奴一向不把大汉百姓当人看,在他们眼里,大汉百姓是猪狗。这下好了,他们成了我们的苦力,我们把他们当猪狗一样对待
  匈奴为祸千年,多少华夏百姓成了匈奴的苦力,给匈奴做牛做马,任由匈奴驱使。今天,风水终于轮流转了,轮到汉朝驱使匈奴做苦力了,众人大是欢喜,发出一阵洪亮的畅笑声,快活不已。
  我们还缴获了数以百万计的骏马,这要如何处置李广眉头微拧,问道:是留在这里,来年大军到了这里骑乘
  留下一部分,其余的赶回去。周阳扫视众将,以笃定的口吻道:来年大举,不会是出动二十五万大军,而是会出动四十万五十万,甚至九十万。除了我们,会骑马的兄弟们不多,得先让他们好好练练骑术
  来年的汉军大举,那是政治上需要,需要出动的军队很多。若是只出动十来万,二十万军,对匈奴固然有震慑效果,却不太大。汉军出动得越多,对匈奴的威慑越大,这是必须的。
  汉朝的战马基本上就在周阳手里,别的军队还没马可骑。把这些骏马赶回去,让别的汉军练习骑术很有必要,众人点头赞同。
  最后再告诉你们一件事,冒顿老贼的坟墓必须挖掉周阳猛的站起来,气势放开,神态威猛,双目如电,瞪着龙城西北方向。
  啊李广他们大是意外,惊呼一声,跳将起来,个个欢喜不已,仿佛又取得了一个龙城大捷似的:立马就去有最新章节更新及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