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刻石勒功(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将士们的欢呼声中,周阳一拉马缰,追风驹欢嘶一声,撒蹄便奔,来到山脚下,周阳飞身下马。李广程不识卫青他们跟着跳下马来,站在周阳身后。
  上山吧周阳一声令下,拾阶而上。此时的山道上,早就给清理出来了,匈奴的尸体给搬走了,冰雪也给清理了,这都是匈奴在汉军的监视下完成的。
  李广程不识他们随着周阳上山。在他们身后的是,战功卓著的将士们,他们此战砍下的人头不下于一百,或是抓住了匈奴的大官,特的给周阳挑选出来,参与这次盛典。
  掘匈奴祖坟这事,千古之未有不要说千古未有,自三王五帝以来,三千年华夏历史上就没有过,这是盛典中的盛典,将士们无不以参与此事而自豪
  在他们身后是几个身材壮硕的兵士,抬着一块沉重的石碑,正是破龙城碑,上面刻着司马相如的破龙城文。掘了冒顿的坟墓之后,就要把这块碑放在冒顿坟墓所在之处。
  山道虽是给清理出来了,仍是不太好走,这是周阳不骑马而要步行的原委。众人秩序井然的来到山巅,周阳扭头一瞧,只见山脚下大军云集,一片红色的世界。旗帜漫卷,舒展如画,格下雄壮,汉军气势如虹,波澜壮阔,很是振奋人心
  有此雄师,何愁匈奴不破李广欣慰无已。
  这话有点晚,匈奴已经给击破了,可是,仍是得到众人的赞同,一片附和声响起。
  兵士们赶来牛羊,开始摆香案,准备祭祀。今天要祭祀的不是别人,是高祖刘邦。因为他给冒顿围在平城,差点成了冒顿的俘虏,今要掘冒顿的坟墓,一定要祭祀他,不仅仅是礼仪,更是一种告慰告慰那些为击破匈奴而奋斗不息的先辈
  军臣单于伊稚斜阿胡儿这些被活捉的匈奴领大臣部落王给汉军押了上来,今日观礼,少不了他们。没有他们,就太没趣了。
  这些平日里威风八面,杀汉朝百姓如屠猪宰狗一般的凶人,个个耷拉着头颅,没有一点生气,个个胆颤心惊,胆大如伊稚斜也是脸上变色,不住抖。
  军臣单于仍是那般木木呆呆的,跟木偶一般,要他东便东,要他西便西,要他站就站。
  香案摆好之后,李广充当起了司仪,大声道:祀山川,祭高祖声音洪亮有力,让人振奋。
  秦汉之时,对山川的祭祀很是重视,是以排在头里。周阳拈起一柱香,点燃,开始念祷词,祭祀山川。这祷词是周阳他们商议的结果,不算太好,没有文人写就的那般华丽,却自具一股自强之气,胜在雄奇。
  高祖在天之灵有知:臣周阳李广程不识卫青张通公孙贺公孙建秦衣秦无悔丁隽,有功将士,告慰高祖在天之灵,匈奴已破周阳拈着香,大声祭告。
  轰隆隆
  突然之间,一声惊雷响起,天摇地动,风云失色。
  今日的天气虽然不是雪花飞舞,天空阴霾,却也不见太阳,有些阴沉沉的,还不至于打雷。冬日打雷,不是不可能,却极是少见,这让周阳他们大是惊奇,不由得抬头向天。
  只见天空出现一朵巨大的火烧云,方圆数十里。原本天空是一片乌云,没有一点红色,更不可能有火烧云,这让周阳大是惊愕。
  那是高祖是高祖李广他们仰向天,看着天空的火烧云,欣喜难言,一脸的虔诚样儿,仿佛信徒见到上帝一般。
  高祖周阳大是惊讶,李广他们也太能扯了吧,把云朵认成人物。再一细瞧,这火烧云还真象个人脸,就是大了些,突出的那是鼻子,还有嘴形,眼睛。
  这个难道真是刘邦周阳有些怀疑了科学的真实性了。
  高祖是赤帝子,仗三尺剑,斩白蛇,揭竿而起程不识一脸的虔诚,突然之间,虎目瞪圆,指着天空,大叫起来:那是白云,正给红云压着是白帝子是白帝子
  周阳一瞧,果如程不识所言,天空上又出现一朵洁白的云朵,正好在红云下方。两朵云好象在打架似的,红云占了上风,白云在逐渐减小,一点点的消失,而红云却是一点点膨胀,越来越大。
  刘邦有很多传说,一直流传至今,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他斩白蛇一事了。刘邦本是泗水亭长,押送徒投去骊山,徒役们不时逃走,刘邦想到即使他到了骊山,也会给问罪,干脆把徒役放走了。有十几个徒役认为刘邦为人不错,愿意跟随他。
  刘邦好酒贪杯之人,把酒喝醉了,派一个人去探路。这个探路的人回来说,前面有一条大蛇拦路。刘邦酒醉得厉害,也不管蛇可不可怕,口出狂言壮士行,何畏乘着酒兴,仗剑而行,斩杀白蛇。当时,刘邦醉得太厉害,斩了白蛇后,醉倒在路上了。
  后面的人跟上来,说有一个老太太在哭泣,他们问老太太为何哭泣,老太太说她的儿子给人杀了。有人就问她,你的儿子为何被人杀了老太太就说她的儿子是白帝子,化为白蛇,挡在路上,却给赤帝子杀了,她就是为这事哭泣。
  这些人以为老太太骗人的,要揍她,老太太却突然不见了。他们见到刘邦,把事情一说,刘邦大喜,自此以后,以赤帝子自居。
  这故事在当时妇孺皆知,李广他们太熟悉了,一见到火烧云象人脸,就说那是高祖刘邦,因为刘邦是赤帝子,变成云朵的话,应该是红色的。
  李广他们看着两朵打架的云朵,欢喜不已,齐声叫好:原来白蛇就是冒顿老贼呀大汉击破匈奴,这是天意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