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渔鼓初试降伏魔君(4 / 8)
“先不要谢我,等到了尊府再说。”
“小兄弟可否立即动身?镇尾有老朽的座骑,由此地抄捷径西行,可以少走二十里,天黑便可赶到。
“小可还有同伴。”
“老朽有二十余匹坐骑,请贵友一同前往好不好?”
遂平以西不少山,都不太高。
玲珑山这一带远离县城,地势偏僻,人烟稀少,四野全是荒原,也是不少因十年前闹旱灾而弃耕的废地。
一这山中空有洞穴可以深入,各处洞窟不下百处,当大风一起时,百洞齐鸣异声摄人心魄。
本朝天下在乱期间,玲珑山这里曾建寨避兵,以后便成了绿林朋友啸聚之场所了。但百十年来,这里已没有亡命啸聚,附近可供抢劫的大户并不多了,经常闹灾荒,有些村落皆已成了废圩。
杜家在山南建了一座庄园,自辟了通道,通向山上的两座隐秘山洞。
摄魂魔君的三位门人,分领着至马鞍岭这一带数千亩林地,也耕种着数百亩瘠田,十余年来,的确忘了江湖花花世界。
而往昔追随摄魂魔君肆虐江湖的二十余名爪牙,目前皆是四十以上的人,都有了家室之累。
老魔君自己无兄无弟,只有一个儿子,儿子仍然单传,孙儿杜辉华十二岁,以后便不见再生,三代单传。
如果小孙儿出了意料,那杜家就没有了后嗣,难怪老魔君情急之下,不择手段远至葛仙宫求药。
荀文祥只会治一般的常见的疾病,如今只有拿出孤鹤丹士的救命至宝九转神丹,不顾一切为命在旦夕的杜辉华下药。
连荀文祥自己也没有太大的把握将死的人拖回阳世。
荀文祥侥幸成功了。
天黑时强灌下丹丸,二更天,已昏迷五六天的小后生烧退人清醒,竟然知道叫口渴了。
四个客人受到杜家热烈的欢迎,老魔脸上有了笑容。
第三天,小后生已能够坐在床上与客人应付了。这三天中,老魔君带了杜士毅,逛遍了玲珑山每一角落,也到山西面的砂沟集赶了一次集。
杜家距砂沟集约有五六里,集上有百十户人家,是附近三十里内最大市集。
这天一大早,苟文样看过病况后,心头一块大石落地,病人已用不着他多费心了。
荀文祥想告辞踏上南下的行程,杜老魔坚持留客小住一些时日,以尽到地主之谊。这几天相处,他发觉老魔并不如想像中的可怕。
老魔有意无意中,套问他的家世和浪迹江湖的前因后果。
荀文祥也没有什么可瞒的,陆陆续续把一肚子委屈向老魔实说了。
出了内室,老魔向他展颜一笑说:“小兄弟,我们到山上去走走。”
“上山?”他讶然问。
“是的,晨间天清气朗,站得高看得远。”
“也好、”他已料到老魔将有些事实要告诉他。站在一处山崖向下看,十里内景物清晰可见,胸襟为之大开。
“看到了,好像远在十里外。”
“不错,河的这一面,全是杂树荆棘荒野。” ↑返回顶部↑
“小兄弟可否立即动身?镇尾有老朽的座骑,由此地抄捷径西行,可以少走二十里,天黑便可赶到。
“小可还有同伴。”
“老朽有二十余匹坐骑,请贵友一同前往好不好?”
遂平以西不少山,都不太高。
玲珑山这一带远离县城,地势偏僻,人烟稀少,四野全是荒原,也是不少因十年前闹旱灾而弃耕的废地。
一这山中空有洞穴可以深入,各处洞窟不下百处,当大风一起时,百洞齐鸣异声摄人心魄。
本朝天下在乱期间,玲珑山这里曾建寨避兵,以后便成了绿林朋友啸聚之场所了。但百十年来,这里已没有亡命啸聚,附近可供抢劫的大户并不多了,经常闹灾荒,有些村落皆已成了废圩。
杜家在山南建了一座庄园,自辟了通道,通向山上的两座隐秘山洞。
摄魂魔君的三位门人,分领着至马鞍岭这一带数千亩林地,也耕种着数百亩瘠田,十余年来,的确忘了江湖花花世界。
而往昔追随摄魂魔君肆虐江湖的二十余名爪牙,目前皆是四十以上的人,都有了家室之累。
老魔君自己无兄无弟,只有一个儿子,儿子仍然单传,孙儿杜辉华十二岁,以后便不见再生,三代单传。
如果小孙儿出了意料,那杜家就没有了后嗣,难怪老魔君情急之下,不择手段远至葛仙宫求药。
荀文祥只会治一般的常见的疾病,如今只有拿出孤鹤丹士的救命至宝九转神丹,不顾一切为命在旦夕的杜辉华下药。
连荀文祥自己也没有太大的把握将死的人拖回阳世。
荀文祥侥幸成功了。
天黑时强灌下丹丸,二更天,已昏迷五六天的小后生烧退人清醒,竟然知道叫口渴了。
四个客人受到杜家热烈的欢迎,老魔脸上有了笑容。
第三天,小后生已能够坐在床上与客人应付了。这三天中,老魔君带了杜士毅,逛遍了玲珑山每一角落,也到山西面的砂沟集赶了一次集。
杜家距砂沟集约有五六里,集上有百十户人家,是附近三十里内最大市集。
这天一大早,苟文样看过病况后,心头一块大石落地,病人已用不着他多费心了。
荀文祥想告辞踏上南下的行程,杜老魔坚持留客小住一些时日,以尽到地主之谊。这几天相处,他发觉老魔并不如想像中的可怕。
老魔有意无意中,套问他的家世和浪迹江湖的前因后果。
荀文祥也没有什么可瞒的,陆陆续续把一肚子委屈向老魔实说了。
出了内室,老魔向他展颜一笑说:“小兄弟,我们到山上去走走。”
“上山?”他讶然问。
“是的,晨间天清气朗,站得高看得远。”
“也好、”他已料到老魔将有些事实要告诉他。站在一处山崖向下看,十里内景物清晰可见,胸襟为之大开。
“看到了,好像远在十里外。”
“不错,河的这一面,全是杂树荆棘荒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