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六章 启用(2 / 3)
他如此做,并非仅仅为了平定后顾之忧,然后与天下诸侯争锋,更是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着想。
关羽也知道,羌人看似反复无常,叛乱无度,实际上却也渴望得到汉人认可,能够像汉人那般耕田生活。
最为重要的是,羌人也知道感恩。
韩遂、边章被裹挟叛乱时,曾经率兵围困汉阳郡冀县,盖勋就怒斥二人,致使二人羞愧退兵,并且在城墙下改了名字。
盖勋此人,为人正直、清廉,哪怕对待羌人也没有歧视。
后来羌人围困护羌校尉夏育于畜官,盖勋与州郡合兵救援,至狐盘,为羌所破。
盖勋收得溃兵百余人,又被羌精骑夹攻,士卒多死。
盖勋身受三创,仍旧死战不退,反而指着旁边的树木说道:“必尸我于此。”
句就种羌部落首领滇吾素为勋所厚,感其恩义,就对羌人叛军说道:“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
盖勋不领滇吾恩情,反而大骂曰:“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我!”
羌人叛军相顾失色,急忙滚鞍下马,不敢继续拿着武器对准盖勋。
句就种羌部落首领滇吾,更是亲自下马,要将坐骑让给盖勋,盖顺却不肯要。
羌人见盖勋义勇,再加上知道对方乃是好官,不少羌人受过其恩惠,更不敢加害,反而将其送还汉阳。
不仅如此。
历史上韩遂、马腾、马超,之所以能够得到羌人拥戴,也是因为待羌人甚厚。
关羽相信,韩遂、马腾、马超能给羌人的东西,自己也能够给,而且会给的更多。
羌人既然知恩图报,关羽也就有手段能够将他们收服。
“此行杀奔凉州,只是为了挫敌锐气,而后整顿吏治,根除凉州贪官污吏。”
“皇甫将军叔父当年有恩于羌人,将军又知兵善战,我欲以将军为凉州刺史,抚慰、安顿羌人。”
“盖勋甚有贤名,为官之时对羌人颇有恩惠,我欲派此人跟随将军,一同前往凉州。”
皇甫规虽然也是凉州三明之一,却不似段颎那般嗜杀。
延熹五年,叛羌零吾等与先零羌别种侵扰掳掠关中,护羌校尉段颎获罪被召,皇甫规领兵平叛。
皇甫规曾经就上书过:欲求勇猛之将平叛,不如清明治平之政治,明习吴起、孙武之兵法,不如郡守奉法执政,如此羌人才能不反。
当年冬天,皇甫规击破羌人叛军,斩首八百级,先零诸种羌仰慕皇甫规威信,相劝降者十余万。
次年三月,沈氐羌攻张掖、酒泉,恰值军中大疫流行,十分之三四的人都病死。
皇甫规不畏叛军、瘟疫,亲自前往叛军那里送药问疾,三军感悦,叛军投降。
后来,安定太守孙俊对羌人贪赃受贿,属国都尉李翕、督军御史张禀多杀降羌,凉州刺史郭闳、汉阳太守赵熹均老弱不堪任职,皆倚恃权贵,不遵法度。
皇甫规到州后,悉数条陈其罪上奏,结果这些官吏或免或诛,廓清了地方吏治。
羌人听闻,一致归降。
沈氐羌的豪族滇昌、饥恬等率十余万口前来归附,边境得以安定。 ↑返回顶部↑
关羽也知道,羌人看似反复无常,叛乱无度,实际上却也渴望得到汉人认可,能够像汉人那般耕田生活。
最为重要的是,羌人也知道感恩。
韩遂、边章被裹挟叛乱时,曾经率兵围困汉阳郡冀县,盖勋就怒斥二人,致使二人羞愧退兵,并且在城墙下改了名字。
盖勋此人,为人正直、清廉,哪怕对待羌人也没有歧视。
后来羌人围困护羌校尉夏育于畜官,盖勋与州郡合兵救援,至狐盘,为羌所破。
盖勋收得溃兵百余人,又被羌精骑夹攻,士卒多死。
盖勋身受三创,仍旧死战不退,反而指着旁边的树木说道:“必尸我于此。”
句就种羌部落首领滇吾素为勋所厚,感其恩义,就对羌人叛军说道:“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
盖勋不领滇吾恩情,反而大骂曰:“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我!”
羌人叛军相顾失色,急忙滚鞍下马,不敢继续拿着武器对准盖勋。
句就种羌部落首领滇吾,更是亲自下马,要将坐骑让给盖勋,盖顺却不肯要。
羌人见盖勋义勇,再加上知道对方乃是好官,不少羌人受过其恩惠,更不敢加害,反而将其送还汉阳。
不仅如此。
历史上韩遂、马腾、马超,之所以能够得到羌人拥戴,也是因为待羌人甚厚。
关羽相信,韩遂、马腾、马超能给羌人的东西,自己也能够给,而且会给的更多。
羌人既然知恩图报,关羽也就有手段能够将他们收服。
“此行杀奔凉州,只是为了挫敌锐气,而后整顿吏治,根除凉州贪官污吏。”
“皇甫将军叔父当年有恩于羌人,将军又知兵善战,我欲以将军为凉州刺史,抚慰、安顿羌人。”
“盖勋甚有贤名,为官之时对羌人颇有恩惠,我欲派此人跟随将军,一同前往凉州。”
皇甫规虽然也是凉州三明之一,却不似段颎那般嗜杀。
延熹五年,叛羌零吾等与先零羌别种侵扰掳掠关中,护羌校尉段颎获罪被召,皇甫规领兵平叛。
皇甫规曾经就上书过:欲求勇猛之将平叛,不如清明治平之政治,明习吴起、孙武之兵法,不如郡守奉法执政,如此羌人才能不反。
当年冬天,皇甫规击破羌人叛军,斩首八百级,先零诸种羌仰慕皇甫规威信,相劝降者十余万。
次年三月,沈氐羌攻张掖、酒泉,恰值军中大疫流行,十分之三四的人都病死。
皇甫规不畏叛军、瘟疫,亲自前往叛军那里送药问疾,三军感悦,叛军投降。
后来,安定太守孙俊对羌人贪赃受贿,属国都尉李翕、督军御史张禀多杀降羌,凉州刺史郭闳、汉阳太守赵熹均老弱不堪任职,皆倚恃权贵,不遵法度。
皇甫规到州后,悉数条陈其罪上奏,结果这些官吏或免或诛,廓清了地方吏治。
羌人听闻,一致归降。
沈氐羌的豪族滇昌、饥恬等率十余万口前来归附,边境得以安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