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去南方(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座的都是周围村里正经过日子的人家,听了林远涛的话,哪里有不动容的?又都是借了林家的光才有这一份额外的进项,少不得又说些客气话:“……也是托了你们家的福,要不就我们这些大老粗,以前连个蚕的影都没见过,没那个见识,哪知道能挣这个钱……这两年可是家家都宽绰不少。”
  “哪能这么说,都是互相借力。要不是咱们大家伙都养,我一年就拿那么一担两担的生丝去,不说人家织坊能不能正眼搭理我,只怕一路的车脚钱都挣不回来……还是得咱们乡亲们心齐,我这手里的生丝多了,才好和人家织坊讲价钱,乡亲们就便也多挣两个。”虽然小秦岁数比在座的都小不少,可是刚养蚕的时候,小秦几乎是家家都去上门指点过,如今在众人面前说起话来也没有半分打怵。
  “托福了就是托福了,到啥时候咱们都得承你们的情。咱这没有忘恩负义的人。”杨家庄是县城周边最大的村子,他们村子的学堂又收了李家村等几个村子的孩子去念书,杨里正在十里八村极有名望,远不是李远这样小村的里正可比的。
  杨里正把手里的烟袋在桌子上敲了敲:“俺们这是承了你们大情了。这些年风调雨顺的,丁口越来越多,可是村里的地就还是那么些地,要是没有别的出路,就怕村里闲人越来越多,不学好,带坏了风气,不然,俺们村里也不会花了大力气起了学堂。就这样,我这一时半刻的都不敢松懈,就怕哪眼没看住,让村里的小子们学会耍钱啥的,那就是没底的坑啊。但凡有人沾上,眼错不见就得带坏一村的风气。可是干看着也没用啊,一年就那么些活儿,个个大小伙子一身的力气都憋着,有力没处使。养蚕这事就是给他们另指了一条来钱的路子啊,这回往南去,哪怕学会一星半点儿呢,对俺们可是天大的恩情了!”
  林远涛与小秦少不得连说杨里正“夸奖的过了,受不住”等语。一时终于把客套话都说过了,众人才一一把人选定下。所选之人,无不是稳妥、有定性的——听说南边繁华,谁也不想自己子弟出去就被乱花迷了眼,学不学得来本事再说,一切稳妥为上。
  只是有一样,林远涛原说要在家陪着、照顾周瓦,跟周瓦商量时,周瓦却不肯:“……这么大的事只让小秦去如何能行?小秦办事可靠咱们自家知道,这回毕竟带着这么些头一回出门的人,他那年岁就压服不了人!更别说县太爷还写了书信给你带着!这回李进跟你去,我跟香草哥商量好了,回头你们出门香草哥就带着栓子过来陪我住,家里还有雇的这些干活的人,一天到晚进进出出的,啥时候都断不了人……你只管放心,我在家啥事都不能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