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间谍生涯?(3 / 16)
那人冲他莫测高深地笑了笑,向他伸出了一只手……
这一握,就决定了韩晟昊今后的命运。这正是韩晟昊求之不得的。
过去的一切,一直是埋藏在他心灵深处的子弹,只是苦于寻不到机会把满腔的子弹射出去!
嘻闹的一天终于结束了。当韩晟昊带着一身的疲倦及兴奋,走进领事馆后院一间安静的新房时,面对床前羞羞答答的美丽女子,一阵歉疚伴随着另一个女人的影子,却忽然飘然而至,荡涤着他心中本想求欢的喜悦……
夜晚是人类的冷静剂。他忘不了原来的妻子。她是那样娴慧,那样支持他……为他生了两个儿女,最后因为他而被农会扫地出门,不知去向……可现在,他又结婚了。不结婚又怎么办?天各一方,啥时候能相见?也许一辈子都见不到面了……
尽管他可以给自己找出一百条理由来注解眼前的做法,但心里的内疚却是任何理由都无法排遣的。它顽固地占据着他的心头,妨碍着他与眼前这个女人的交huan……
他呆望着床边的女子,心里却呼唤着另一个女人的名字:淑珍,你现在在哪里?你到底是死是活啊?
韩晟昊当然不会知道,他出逃以后,妻子被迫嫁给了一个二流子。后来,她忍受不了这个男人的懒惰与拳打脚踢,领着孩子半夜三更逃到了冰天雪地的北大荒,迫于生计,嫁给了一位抗战干部。这人虽然在战火中致残了一只胳膊,但心地却无比善良,为他哺育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一家人艰难地打发着日月。对这些韩晟昊当然是一无所知的。
这一天,韩晟昊经受了太多的情感颠簸,忧愁与欢乐同在,往昔与现实交迭,好多事情缠绕着他。
不过,最终他还是走出了沉郁,走进了欢乐。人不能永远沉溺于过去,过去毕竟是太久远了,而眼前的一切才是现实的……
台湾情报局秘授指令
十二月二十八日,也就是婚礼后的第三天,那位处长送给韩晟昊一份表格,让他认真地填好。
他怀着十分虔诚的心情,把“韩晟昊”三个字工工整整填在表格上……
十二月二十九日,加入国民党的第二天,他收到台湾发给他的委任状,委任他为“国民党内政部调查局驻韩国汉城市调查站站长”。负责调查韩国、中共及华侨等方面的情报,定期向上司汇报。
接过委任状的刹那,韩晟昊脑海里闪过一丝疑问:看来这委任状是早就准备好的,不然的话,怎能这么快就邮来了?再说昨天才加入国民党,今天就委任为站长,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那位处长似乎看出了他的疑问,就说:“关于你的情况,我们很早就向台湾方面做过汇报,台湾那边非常赏识你,认为你是我党不可多得的人才!很早就决定委任你为汉城市调查站站长,只是你还没有入党,所以才等到今天。韩先生,希望你不要辜负了党国对你的重望啊!”
一番话解除了韩晟昊心中的疑惑,他当即向上司表示:绝不辜负党国的重望!
在此之前,韩晟昊只是一个散兵游勇,干什么事情只是出于一个热血青年的天性,出于一个正义青年的美好向往。现在,他变成了国民党调查局的一名情报人员。他的一切行动都将受到台湾调查局的制约与支配。他的公开身份仍然是华文日报记者。现在,他成了地地道道的国民党员,而不是冒牌的“国民党暴乱分子”了。
这张薄薄的委任状,着实让韩晟昊兴奋了好多天。他觉得自己的生命充满了从未有过的生机与活力,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存意义!他甚至觉得,自己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而是一个肩负着重要使命的大人物了!他骨子里那种潜在的成就欲望,也或多或少得到一点满足。他渴望展示才华,渴望功成名就。这张委任状恰恰给他提供了展示才干的机会。这也是他兴奋的另一个原因。
这时候的韩晟昊虽然经历了几多生死磨难,但在政治上仍然是一个天真少年。把一切都想得很美好,心里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单纯。当然,如果他一开始就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客,而不是一个天真幼稚的政治少年,那么,他也就不会有后来那种极度失望,更不会做出那种死而无憾、令人惊诧的抉择了!
但是,他想报效党国的忠心还没来得及施展,就爆发了震惊世界的朝鲜战争。
复仇之梦
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战争爆发。二十七日,汉城沧陷。
在汉城沦陷的前一天,一艘载着四十名华侨的永淞号油轮,在一片生离死别的哭声中,匆匆忙忙从仁川起航,离开了狼烟四起的朝鲜半岛,向中国的台湾岛驶去……
此时的韩国到处是一片战乱景象。无处不响着枪炮声、哭叫声、房倒屋塌声……惶惶不安的人们就像炸窝的小鸟,纷纷外逃。有的逃往国外,有的逃往南方,没地方可逃的只好躲在家里,心惊肉跳地祈祷上苍,保佑一家老小留条性命。绝大多数华侨都无处可去,只能留在家里听天由命。只有四十名华侨得到台湾方面的同意,允许他们乘永淞号油轮奔赴台湾。
但是,台湾那边有令,除了韩晟昊和那位调查局的处长允许带夫人之外,其他人一律不许带家眷!说这次去台湾不是照顾老弱病残,而是有特殊任务。因此,登上油轮的大多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再不就是像韩晟昊这样挂有秘密头衔的特殊人物。韩晟昊希望有特殊任务,有特殊任务才能显示才干。他知道特殊任务是什么,上司悄悄地告诉了他。
永淞号油轮离开硝烟弥漫的朝鲜半岛,驶进浩瀚的大海,他们四十人焦急地盼望着快点到达那个梦寐以求的小岛。
韩晟昊不顾海浪颠簸,手把船舷,急切地向着小岛方向张望,可惜水天一色,眼前是一片幽深的湛蓝,什么都看不见。他看见的只是自己心中一个美好的梦,一个渴望已久的得复仇之梦…… ↑返回顶部↑
这一握,就决定了韩晟昊今后的命运。这正是韩晟昊求之不得的。
过去的一切,一直是埋藏在他心灵深处的子弹,只是苦于寻不到机会把满腔的子弹射出去!
嘻闹的一天终于结束了。当韩晟昊带着一身的疲倦及兴奋,走进领事馆后院一间安静的新房时,面对床前羞羞答答的美丽女子,一阵歉疚伴随着另一个女人的影子,却忽然飘然而至,荡涤着他心中本想求欢的喜悦……
夜晚是人类的冷静剂。他忘不了原来的妻子。她是那样娴慧,那样支持他……为他生了两个儿女,最后因为他而被农会扫地出门,不知去向……可现在,他又结婚了。不结婚又怎么办?天各一方,啥时候能相见?也许一辈子都见不到面了……
尽管他可以给自己找出一百条理由来注解眼前的做法,但心里的内疚却是任何理由都无法排遣的。它顽固地占据着他的心头,妨碍着他与眼前这个女人的交huan……
他呆望着床边的女子,心里却呼唤着另一个女人的名字:淑珍,你现在在哪里?你到底是死是活啊?
韩晟昊当然不会知道,他出逃以后,妻子被迫嫁给了一个二流子。后来,她忍受不了这个男人的懒惰与拳打脚踢,领着孩子半夜三更逃到了冰天雪地的北大荒,迫于生计,嫁给了一位抗战干部。这人虽然在战火中致残了一只胳膊,但心地却无比善良,为他哺育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一家人艰难地打发着日月。对这些韩晟昊当然是一无所知的。
这一天,韩晟昊经受了太多的情感颠簸,忧愁与欢乐同在,往昔与现实交迭,好多事情缠绕着他。
不过,最终他还是走出了沉郁,走进了欢乐。人不能永远沉溺于过去,过去毕竟是太久远了,而眼前的一切才是现实的……
台湾情报局秘授指令
十二月二十八日,也就是婚礼后的第三天,那位处长送给韩晟昊一份表格,让他认真地填好。
他怀着十分虔诚的心情,把“韩晟昊”三个字工工整整填在表格上……
十二月二十九日,加入国民党的第二天,他收到台湾发给他的委任状,委任他为“国民党内政部调查局驻韩国汉城市调查站站长”。负责调查韩国、中共及华侨等方面的情报,定期向上司汇报。
接过委任状的刹那,韩晟昊脑海里闪过一丝疑问:看来这委任状是早就准备好的,不然的话,怎能这么快就邮来了?再说昨天才加入国民党,今天就委任为站长,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那位处长似乎看出了他的疑问,就说:“关于你的情况,我们很早就向台湾方面做过汇报,台湾那边非常赏识你,认为你是我党不可多得的人才!很早就决定委任你为汉城市调查站站长,只是你还没有入党,所以才等到今天。韩先生,希望你不要辜负了党国对你的重望啊!”
一番话解除了韩晟昊心中的疑惑,他当即向上司表示:绝不辜负党国的重望!
在此之前,韩晟昊只是一个散兵游勇,干什么事情只是出于一个热血青年的天性,出于一个正义青年的美好向往。现在,他变成了国民党调查局的一名情报人员。他的一切行动都将受到台湾调查局的制约与支配。他的公开身份仍然是华文日报记者。现在,他成了地地道道的国民党员,而不是冒牌的“国民党暴乱分子”了。
这张薄薄的委任状,着实让韩晟昊兴奋了好多天。他觉得自己的生命充满了从未有过的生机与活力,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存意义!他甚至觉得,自己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而是一个肩负着重要使命的大人物了!他骨子里那种潜在的成就欲望,也或多或少得到一点满足。他渴望展示才华,渴望功成名就。这张委任状恰恰给他提供了展示才干的机会。这也是他兴奋的另一个原因。
这时候的韩晟昊虽然经历了几多生死磨难,但在政治上仍然是一个天真少年。把一切都想得很美好,心里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单纯。当然,如果他一开始就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客,而不是一个天真幼稚的政治少年,那么,他也就不会有后来那种极度失望,更不会做出那种死而无憾、令人惊诧的抉择了!
但是,他想报效党国的忠心还没来得及施展,就爆发了震惊世界的朝鲜战争。
复仇之梦
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战争爆发。二十七日,汉城沧陷。
在汉城沦陷的前一天,一艘载着四十名华侨的永淞号油轮,在一片生离死别的哭声中,匆匆忙忙从仁川起航,离开了狼烟四起的朝鲜半岛,向中国的台湾岛驶去……
此时的韩国到处是一片战乱景象。无处不响着枪炮声、哭叫声、房倒屋塌声……惶惶不安的人们就像炸窝的小鸟,纷纷外逃。有的逃往国外,有的逃往南方,没地方可逃的只好躲在家里,心惊肉跳地祈祷上苍,保佑一家老小留条性命。绝大多数华侨都无处可去,只能留在家里听天由命。只有四十名华侨得到台湾方面的同意,允许他们乘永淞号油轮奔赴台湾。
但是,台湾那边有令,除了韩晟昊和那位调查局的处长允许带夫人之外,其他人一律不许带家眷!说这次去台湾不是照顾老弱病残,而是有特殊任务。因此,登上油轮的大多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再不就是像韩晟昊这样挂有秘密头衔的特殊人物。韩晟昊希望有特殊任务,有特殊任务才能显示才干。他知道特殊任务是什么,上司悄悄地告诉了他。
永淞号油轮离开硝烟弥漫的朝鲜半岛,驶进浩瀚的大海,他们四十人焦急地盼望着快点到达那个梦寐以求的小岛。
韩晟昊不顾海浪颠簸,手把船舷,急切地向着小岛方向张望,可惜水天一色,眼前是一片幽深的湛蓝,什么都看不见。他看见的只是自己心中一个美好的梦,一个渴望已久的得复仇之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