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间谍生涯?(7 / 1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都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随着歌声,一名战士抱着一面饱经战火洗礼、但却洗得干干净净的五星红旗,兴致勃勃地跑到旗杆下,把这面象征着中国魂的旗帜,向着空中缓缓升起来(不知他们是怎样把这面旗帜保存下来的,直到后来也没人弄清楚)……
  然而,就在五星红旗徐徐升向天空之际,突然传来一声枪响,一颗美军看守的子弹,突然射进了这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胸膛……只见战士晃了一晃,双手紧紧拽着旗绳,极力想把红旗升起来,可他实在支撑不住了,鲜血染红了旗绳,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倒去。五星红旗也顺着他倒下的身躯缓缓降落下来……
  就在这时,又一名战士冲了上去,刚要接过死难者手中的旗绳,又一声枪响了。这位战士眼望着下降的红旗,用最后的生命吼出一声愤怒的呐喊:“打倒美帝国主义——”
  紧接着,第三个又冲了上去,可还没等他跑到旗杆下,枪又响了……
  紧接着又冲上去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第七个……
  上千名中华男儿愤怒了。他们瞪着视死如归的眼睛,高声吼唱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前进!前进进!”
  他们迎着美军看守的枪口,手挽着手,组成一堵浩大的人墙,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那面已经落地的五星红旗奔去。大有一种与旗同在,与旗同归的架式!
  望着这战俘营里罕见的场面,美军看守不知被这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还是被中华男儿不怕死的劲头所震慑,总之,一支支枪口伴随着一双双大惑不解的眼睛,连连向后退去……
  于是,就在美军看守的眼皮底下,就在七具志愿军战士的遗体旁,一面并不鲜艳、却用七条年轻生命托起来的五星红旗,终于在无数双大手的托举下,向着蓝天升去……旗绳上都沾满了鲜血。
  无数双泪眼望着这面高扬在空中的红旗,久久不肯离去……
  从此以后,这面风剥雨蚀、已经褪色了的五星红旗,再也没有降下来,直到战俘被全部释放那天,它一直飘扬在志愿军战俘营的上空。
  它是用七条生命换来的权利,是中华民族热血男儿战斗的结晶!
  
  营救战俘风波
  在朝鲜战争后期,关于放不放战俘的问题,韩国总统李承晚与美国一直没能达成统一意见。
  据讲,李承晚考虑数十万人的巨大开销问题,提出放人,美国坚决不同意,坚持要给几十万战俘全部“洗脑”。看押权在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手里,李承晚无能为力,致使数十万饱经战争创伤的生灵,长达二、三年时间,被圈在条件极差的战俘营里,艰难地打发着丧失人权的漫长日月。
  在战俘营里,尽管身穿白大褂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像白衣天使似的在战俘营里飘来飘去,但众多缺胳膊少腿的伤员们,却在哭爹喊娘中备受折磨,有的竟在呻吟中死去。他们曾无数次地向外界呼吁,提出抗议,甚至以绝食相抗争,要求按国际法对待战俘,按照国际法给战俘以相应的待遇!但美国当局却一直置之不理。
  战俘是战争中最可悲的角色。无论哪一方的战士成为俘虏以后,都将成为战争余孽的出气筒。双方都将战争中没有发泄殆尽的仇恨,全部发泄在这些可怜的战俘身上。他们是交战双方余仇的继续。
  因此,对残酷战争体会最深的,不是那些战死在沙场上的烈士,而是那些被人视为极不光彩的俘虏。他们不仅饱经战争的血腥,同时也饱尝了被人阉割心灵的痛苦。
  
  在战俘营里,时常会看到战士们用捡来的炮弹皮在雕刻着什么小玩艺。他们刻得十分投入,专心致志。你看吧,几天后,一只磨得精光发亮、栩栩如生的小和平鸽,则扇动着呼之欲出的翅膀,在一双双瘦骨嶙峋的手中“飞来飞去”,在一张张胡子拉茬的脸上蹭来蹭去。
  那情景常常令人潸然泪下。这是可怜的战俘们,对这个你杀我砍的世界发出的最大渴望——和平!
  他们每每捡到一块弹皮,第一个用途就是用来雕一只和平鸽,用这个小小“生灵”来表述着自己的心声。
  在战俘营里,还流行过这样一种明信片。一张拳头大的浅蓝色明信片上,没有国名,没有地址,只画着一只小和平鸽,安静地落在明信片的正上方,下面用中、英、朝三种文字,醒目地写着“世界和平”几个字,落款却是缩写的英文字母——“战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