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轰动全韩的新闻人物?(2 / 8)
但是,光研究食品保健填不饱肚子,再说家里还有五张吵吵闹闹的嘴等着他喂养呢。尽管妻子一见面就埋怨他,可她又离不开他,她得靠他来养活。
还算幸运,到汉城不久,他就遇到了任韩国共和党(执政党)中国研究所所长的崔圭廷,两人是多年的朋友。崔圭廷一见到他就说:“我们研究所要成立医疗研究院,干脆你来当院长吧。我介绍党内干部来这看病,你看怎么样?”
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韩晟昊正愁一家老小生活无着落呢。
于是,他被聘到韩国共和党所属的中国研究所医疗研究院当院长,一边给韩国官员们出诊看病,一边潜心研究他的食品秘方。
三年时间里,他编著了一百二十多万字的《食品秘方》。其中包括《植物篇》、《动物篇》、《调味料篇》、《美容篇》、《疾病治疗篇》等。
他这次的转机是随着一位朋友的到来引起的。
这天,他的陋室里来了一位红脸红鼻身材魁梧的壮汉,进门就喊:“哎,老朋友,走,喝酒去!”
此人叫鲜于辉,是个怀才不遇的正直人,常常借酒浇愁,因此得了酒精中毒症。他曾是韩国国防部政训局的大校军官。朝鲜战争期间,在板门店时,他经常同韩晟昊住在一起,两人从此结为忘年交。退役后他到《朝鲜日报》当了主笔,因一篇揭露文章差点把朴正熙搞倒,因此受了一年牢狱之苦。但一年铁窗却换来了群众的爱戴,被群众称为英雄。从监狱出来以后,他仍然当他的主笔。这天,出狱不久的鲜于辉来请老朋友吃饭,刚坐到高丽炕上,那双主笔的眼睛就盯上了满桌子满炕的文稿,不禁惊疑地问韩晟昊:“你在写什么东西?这么多?”
“啊,自然食品保健秘方。”
一听是自然食品保健秘方,鲜于辉通红的脸庞顿时大放光彩,他正言道:“我告诉你,这篇稿子谁也不要给!在我们报上连载,你一下子就会成为全韩的显赫人物!”
说罢,饭也不请了,拿起文稿就要走人。他知道,当今韩国人对自然食品保健最感兴趣,这份自然食品保健秘方肯定会成为走俏文章。
“哎哎,不行啊!”韩晟昊忙拦住他,“这是中国文字你怎么发表啊?”
“我找人翻译。”鲜于辉说。
“可我没钱付翻译费!”
“啊,这就不用你管了。报社负责!”
两人饭也没吃,鲜于辉拿着文稿走人了。
一个月后,也就是一九七四年五月二十三日,一篇由《朝鲜日报》社找人翻译,配有韩国著名漫画家金星焕漫画的《自然食品秘方》,第一次出现在《朝鲜日报》上。
这篇每周刊登四次、每次两千字的连载文章,顿时引起大韩臣民的轰动!一时洛阳纸贵,《朝鲜日报》成为抢手货,印数猛增了几十万份。
时机常常是造就成功的秘诀。
当时的韩国,已经脱离了贫穷开始走向富裕,刚刚奏响了“亚洲四小龙”的序曲。而且,世界性的自然食品保健方兴未艾。这篇《自然食品秘方》的出笼,恰恰迎合了大韩国民的心理需求以及延年益寿的生理需要,当然会走红无异了。
于是,这个小小中国人在大韩国民中掀起了一阵狂热。
一时,《朝鲜日报》编辑部的电话络绎不绝,都来打听韩晟昊的下落。就连韩国一些上层人物也来电话询问,韩晟昊是何许人?家住何处?电话多少?编辑们只好把韩晟昊的电话写到黑板上,以免再费口舌。卢泰愚就是从《韩鲜日报》上认识韩晟昊的。
但没人知道,这位轰动全韩的学者当时正蹲在高丽小屋里,开水泡白饭、吃着朝鲜辣白菜呢。
按照韩国有关法律规定,凡是报刊连载学术性的文章,不得超过三十次,否则就有广告之嫌。这部《自然食品秘方》连载到三十次时,《朝鲜日报》社为此召开了一次会议,研究怎么办?是按规定停载,还是继续刊登下去?研究结果是,大家一致同意继续登下去,一直登到文章结束为止!理由是:“韩晟昊既不卖药又不制造食品,没有广告之嫌!他的文章只是给广大群众送去了无偿的知识。我们不怕批评干涉!”
于是,《自然食品秘方》在《朝鲜日报》上连载了一年半,首创韩国连载学术文章的最长纪录。
不仅如此,《东亚日报》也要求连载此文,来与《朝鲜日报》交涉。《朝鲜日报》不肯让权,《东亚日报》只好来找本文作者。韩晟昊当然希望连载的家数越多越好,但碍于《朝鲜日报》首发的面子,不好直言。经双方商量最后达成协议:《东亚日报》连载美容秘方,《朝鲜日报》连载食品秘方,都连载了一年半。《女苑》杂志连载了三年。
与此同时,几家出版社纷纷找上门来,要为韩晟昊出书。韩晟昊与鲜于辉商量,最后选定在东西文化出版社出版,第一次发行了三万册,供不应求,立即再版,一年之内发行了五十万册。这在仅有四千万人口的小小韩国来说,不能不是一个惊人的印数。后来,市场上竟发现许多没有韩晟昊印章的“盗版书”(韩国出版书籍要有著者的印章)。
一年之内,韩晟昊出版了一百万多字的五卷本《食品秘方》,分别为《植物篇》、《动物篇》、《调味料篇》、《美容篇》、《疾病治疗篇》。
又三年,他与韩国教授、汉医丁海哲、郑太赫、李文洙、申载镛等人合作,出版了十二卷的《益寿千金方·汉方医药大全集》。
轰动全韩的新闻人物 ↑返回顶部↑
还算幸运,到汉城不久,他就遇到了任韩国共和党(执政党)中国研究所所长的崔圭廷,两人是多年的朋友。崔圭廷一见到他就说:“我们研究所要成立医疗研究院,干脆你来当院长吧。我介绍党内干部来这看病,你看怎么样?”
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韩晟昊正愁一家老小生活无着落呢。
于是,他被聘到韩国共和党所属的中国研究所医疗研究院当院长,一边给韩国官员们出诊看病,一边潜心研究他的食品秘方。
三年时间里,他编著了一百二十多万字的《食品秘方》。其中包括《植物篇》、《动物篇》、《调味料篇》、《美容篇》、《疾病治疗篇》等。
他这次的转机是随着一位朋友的到来引起的。
这天,他的陋室里来了一位红脸红鼻身材魁梧的壮汉,进门就喊:“哎,老朋友,走,喝酒去!”
此人叫鲜于辉,是个怀才不遇的正直人,常常借酒浇愁,因此得了酒精中毒症。他曾是韩国国防部政训局的大校军官。朝鲜战争期间,在板门店时,他经常同韩晟昊住在一起,两人从此结为忘年交。退役后他到《朝鲜日报》当了主笔,因一篇揭露文章差点把朴正熙搞倒,因此受了一年牢狱之苦。但一年铁窗却换来了群众的爱戴,被群众称为英雄。从监狱出来以后,他仍然当他的主笔。这天,出狱不久的鲜于辉来请老朋友吃饭,刚坐到高丽炕上,那双主笔的眼睛就盯上了满桌子满炕的文稿,不禁惊疑地问韩晟昊:“你在写什么东西?这么多?”
“啊,自然食品保健秘方。”
一听是自然食品保健秘方,鲜于辉通红的脸庞顿时大放光彩,他正言道:“我告诉你,这篇稿子谁也不要给!在我们报上连载,你一下子就会成为全韩的显赫人物!”
说罢,饭也不请了,拿起文稿就要走人。他知道,当今韩国人对自然食品保健最感兴趣,这份自然食品保健秘方肯定会成为走俏文章。
“哎哎,不行啊!”韩晟昊忙拦住他,“这是中国文字你怎么发表啊?”
“我找人翻译。”鲜于辉说。
“可我没钱付翻译费!”
“啊,这就不用你管了。报社负责!”
两人饭也没吃,鲜于辉拿着文稿走人了。
一个月后,也就是一九七四年五月二十三日,一篇由《朝鲜日报》社找人翻译,配有韩国著名漫画家金星焕漫画的《自然食品秘方》,第一次出现在《朝鲜日报》上。
这篇每周刊登四次、每次两千字的连载文章,顿时引起大韩臣民的轰动!一时洛阳纸贵,《朝鲜日报》成为抢手货,印数猛增了几十万份。
时机常常是造就成功的秘诀。
当时的韩国,已经脱离了贫穷开始走向富裕,刚刚奏响了“亚洲四小龙”的序曲。而且,世界性的自然食品保健方兴未艾。这篇《自然食品秘方》的出笼,恰恰迎合了大韩国民的心理需求以及延年益寿的生理需要,当然会走红无异了。
于是,这个小小中国人在大韩国民中掀起了一阵狂热。
一时,《朝鲜日报》编辑部的电话络绎不绝,都来打听韩晟昊的下落。就连韩国一些上层人物也来电话询问,韩晟昊是何许人?家住何处?电话多少?编辑们只好把韩晟昊的电话写到黑板上,以免再费口舌。卢泰愚就是从《韩鲜日报》上认识韩晟昊的。
但没人知道,这位轰动全韩的学者当时正蹲在高丽小屋里,开水泡白饭、吃着朝鲜辣白菜呢。
按照韩国有关法律规定,凡是报刊连载学术性的文章,不得超过三十次,否则就有广告之嫌。这部《自然食品秘方》连载到三十次时,《朝鲜日报》社为此召开了一次会议,研究怎么办?是按规定停载,还是继续刊登下去?研究结果是,大家一致同意继续登下去,一直登到文章结束为止!理由是:“韩晟昊既不卖药又不制造食品,没有广告之嫌!他的文章只是给广大群众送去了无偿的知识。我们不怕批评干涉!”
于是,《自然食品秘方》在《朝鲜日报》上连载了一年半,首创韩国连载学术文章的最长纪录。
不仅如此,《东亚日报》也要求连载此文,来与《朝鲜日报》交涉。《朝鲜日报》不肯让权,《东亚日报》只好来找本文作者。韩晟昊当然希望连载的家数越多越好,但碍于《朝鲜日报》首发的面子,不好直言。经双方商量最后达成协议:《东亚日报》连载美容秘方,《朝鲜日报》连载食品秘方,都连载了一年半。《女苑》杂志连载了三年。
与此同时,几家出版社纷纷找上门来,要为韩晟昊出书。韩晟昊与鲜于辉商量,最后选定在东西文化出版社出版,第一次发行了三万册,供不应求,立即再版,一年之内发行了五十万册。这在仅有四千万人口的小小韩国来说,不能不是一个惊人的印数。后来,市场上竟发现许多没有韩晟昊印章的“盗版书”(韩国出版书籍要有著者的印章)。
一年之内,韩晟昊出版了一百万多字的五卷本《食品秘方》,分别为《植物篇》、《动物篇》、《调味料篇》、《美容篇》、《疾病治疗篇》。
又三年,他与韩国教授、汉医丁海哲、郑太赫、李文洙、申载镛等人合作,出版了十二卷的《益寿千金方·汉方医药大全集》。
轰动全韩的新闻人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