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轰动全韩的新闻人物?(4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美国所以发展得快,就因为它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它把世界上最聪明的人都弄到美国去了,去为自己服务!在美国搞尖端科学的科学家中,有很多是华人!
  做为一名旅韩华侨,我希望你们有博大的包容性,能给华侨提供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今天,我把你们后脑勺上看不见的东西告诉你们,这才有利于你们大韩民族的发展!”
  这番话,令在场的许多有识之士叹服不已。韩国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自然缺少包容性。
  韩晟昊的演讲看似信口开河,甚至是胡说八道,其实,在他幽默调侃妙语如珠的讲话中,却常常蕴育着很深的哲理。
  “晴天送伞,雨天收伞,这是什么买卖?银行还能有什么威望?反之,我们要把客户当成是养育我们的父母,凡是进银行的都视为父母,你就会不分亲疏,一律热情相待了!这样才能招徕顾客!过去银行的门坎造得高高的,一般人都进不来,现在应该把它砍掉,让人们随便进出!你们想想,如果客户都不来存款,你们银行还靠什么发展?”
  这是他被汉城江南区韩一第一银行,选为名誉银行支店长以后,第一次演讲时讲的一番话。这番讲话后来成了这家银行职员的座右铭,做为他们工作的准则。
  名誉银行支店长是被银行请来的社会知名人士。他们每月到银行坐班一天,以检查银行职员的工作态度,一两个月给全体员工做一次演讲,以其自身的人格及威望,给全行职工做出榜样与指导。
  
  迟来的爱情,苦苦追他三年的韩国少女
  在一帮青年妇女的鼓掌队伍中,有一双美丽而文静的眼睛一直紧紧地追随着韩晟昊。无论他到哪里去讲演,那双动情的目光都像团火似的包围着他,一刻都不肯离去。他每次讲演,她都坐在第一排。
  可是对于站在台上侃侃而谈、已过不惑之年的韩晟昊来说,这位姑娘的目光却过于微弱,过于不合乎情理了,完全淹没在众多掌声之中,丝毫没能引起他的注意。
  直到有一天,这位纤细文静、长着一头金黄色头发的年轻姑娘,满脸羞怯地出现在他的陋室里,他这才恍惚记得,在光州朝鲜大学讲演时,就曾见过这张少女的脸……
  “你怎么找到这里的?”他感到十分惊讶。
  “我……去朝鲜日报社问到你住址的。”
  “你来汉城做什么?”
  “大学毕业了,来参加就业考试……”她没有说出是为他而来的。
  她早在光州大学读书时,第一次听到他演讲,就被他那妙语如珠的演讲所深深地吸引了。她那颗情窦未开的少女之心,竟被这个异国男人第一次打动了。她不知多少次地幻想过,要跟这样一个男人过一辈子,生活该是多么丰富多彩,多么富有情趣啊?后来,她得知他在自然食品研究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功,就越发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了。因此,她从光州追他而来,成为他演讲啦啦队中的一名吹鼓手,为他的每次演讲手都拍得生疼。
  对于这一切,韩晟昊当然是一无所知的。
  他问她:“就业考试考得怎么样?考上哪了?”
  “考上太平洋皮奥莱斯化妆株式会社了……”她双目低垂,不敢抬眼看他。
  “挺好,好好干吧。女孩子谋到一份职业不容易!”他鼓励她说。
  但,韩晟昊万万没有想到,这位看似文静甚至柔弱的姑娘,却突然冒出一番令他始料不及的话……
  “韩先生,我是为您而来的。我爱您,我很早就爱上您了!我不会破坏您的家庭。我愿意协助您一辈子!”姑娘连珠炮似的说完了这番话,脸颊胀得绯红,眼泪都快涌出来了。
  这突来的爱情着实令韩晟昊大吃一惊,也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尽管韩晟昊结过两次婚,但“爱情”两个字却从没沾过他的婚床。第一次婚姻是父母包办的,自不必说了。第二次婚姻太草率,双方过于看重了对方的“郎才”与“女貌”,都没有深层的了解,一旦走到一起,那种文化的差异,那种不同个性的人生追求,都显示出了南辕北辙的距离。他满怀鸿鹄之志,却又屡遭磨难。她却是个很务实的女人,只希望丈夫安安稳稳过个富裕日子,不愿让他上天入地般地瞎折腾。当他被人算计破产之后,她对他的嗔怨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她与他的关系,也随着韩家公馆的破落而名存实亡了。她在他内外交困最痛苦的时候,给予他的不是为妻的安慰,而是无休止的嗔斥与埋怨。因此他才只身一人来到汉城,租了一间小房子,一头扎进自然食品研究之中。
  他承认自己是个“爱情盲”,在他四十五岁的生涯中,只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却没有一次爱情。
  多年来,他也曾多次渴望过那种销魂动魄、多少文人墨客屡赞不衰的爱情,也曾无数次在妻子的嗔怨声中,幻想过美满和谐的生活,但每次都在自嘲中自消自灭了,都快五十岁的人了,四个孩子,还有一个疯不疯傻不傻、扔不下割不断的妻子,还谈什么爱情?嗨,算了,苦度春秋吧。
  然而今天,当爱情突然来到他面前,却使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它。瞬间,众多心理障碍像小山似的横亘在他面前……
  “不,咱俩不行!你还年轻,我比你大二十多岁,再说我有妻子,还有四个孩子……我不可能离婚!这样吧,虽然人们都说男女之间没有朋友,只有爱情,就让我们成为好朋友吧。你看好吧?”
  可是,这个年仅二十一岁、貌美情柔的小女子,却表现出一种死心塌地、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劲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