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打开中韩通道的秘密使者???(19 / 21)
山东代表团的十四名成员全部在座。
韩方参加洽谈的有:内务部、外交部、法务部、劳动部、交通部、安企部等几大部门的课长及十大企业的代表,共十几名实权在握的人物,都参加了洽谈。
韩晟昊仍然参席陪同,在中间做些“调和”工作。
洽谈进行得极其顺利,六项决议全部落实完毕,接下来就看如何实施了。
这次中国商贸团的到来,对于韩国人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各大企业的总裁们,都纷纷争抢着要与山东商贸团洽谈。中国商贸团成了韩国各大企业的抢手货。
一位国际有识之士很早就曾预言:有一天,韩国要靠中国来“养活”!
这话说得可能过于武断,言过其实。但韩国这一“弹丸”之地,其资源的贫乏程度并不比日本强多少。韩国不能不考虑中国是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它在各方面消费的吞吐量都是不可估量的。
就说日本吧,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日本好多濒临倒闭的企业,靠连唬带骗,把一些过时的徐娘半老的旧设备,重新包装粉饰一番,然后羞羞答答地装做“淑女”嫁到中国,从而救活了多少企业?
聪明过人的韩国企业家们,岂能没有这番眼光与心计吗?
山东代表团的这次来访,无异是为中韩双方刚刚架起的经贸桥梁,铆上了最后合拢的一颗铆钉,致使多少年来一直渴望过桥的中韩两国人民,欢呼雀跃着冲上桥去,奔向互惠互利的合作彼岸……
作为打开中韩通道的使者,韩晟昊先生也将载入中韩外交的史册。
难为好人
韩老先生这一生,最大的优点是认真,最大的缺点也是认真。
他的人生特点是,不干则罢,要干就干得轰轰烈烈,干得有声有色,干得大功告成!
而且,他的缺点在于有求必应。
但是,人世间的好多事情,并非都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所能左右的。因此,他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扮演着费力不讨好的角色。他在总结自己人生教训时,也谈到了这点。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韩通道的各个关节,韩晟昊一连三次飞山东,飞北京,除了那次随团出访之外,全是他自己掏腰包(他不愿为几个小钱跑到青瓦台去报账)。不仅如此,他还要充当两面难为“好人”的角色……
自从中(山东)韩双方签属了经贸合作六项决议之后,韩国的好多企业都盯上了中国这块宝地,自然就盯上了这位打开中韩通道的牵线人。中韩双方都看中了他的通天能量,都想让他为自己促成一些事情。
韩星企业会长来找他,要他帮助联络北京一家老牌制药厂,意在获得该厂的韩国代理权。他扔下半年多没好好开业的医院,带领韩星企业会长及给朴正熙当过主治医的金博士,一同飞往北京。
到北京后,在一位老朋友的引见下,见到了该医药集团总经理,同他谈及代理权一事,对方却说:“我们厂的设备老化,需要更新。你们如果愿意合作,先出资一千万(美元),帮助我们更新设备,然后再谈合作问题!”
于是,双方应付了事地草签了一份意向书。签完意向书,中方拿出价值二百万韩币的药物样品,不是奉送,而是要当场交币子。碍于脸面,韩晟昊只好拿出相当于二百万韩币的人民币垫上……
后来,韩国最大一家集团公司总裁一连几次来找韩晟昊,说要与中方合资在香港成立一家公司,投资三百万美元,要包揽山东和汉城的全部贸易业务,请韩晟昊出任董事长,要他出百分之十的股份资金。
韩晟昊说:“不行!我既不会做生意,又不懂英文,连个英文名字都不会签!怎么当董事长?我不可能把医院扔下跑到香港去做生意!我是医生,离开医院我毫无用处!再说,我也没有那么大一笔款子啊!”
韩老先生确实没有那么大一笔款子,他说过,“我不缺钱,但我没有大钱!”
他确实没有大钱。他有了钱也不看重,东一笔,西一笔,像天女散花似的。这种大手大脚的人,当然是攒不住钱的。但没人相信他没有大钱,连中国不少想拉他投资的人都背他而去,说他不爱国,说他是守财奴,不肯出钱投资!
他心里只能叫苦不迭,冤枉。
出请中国残奥会代表团
一九八八年,对于只有四千万人口的小小韩国来说,是幸运的一年,是把它的光辉形象推向世人瞩目的一年。是年,在汉城举办了第二十四届奥运会,紧接着,又要在汉城举办残疾人奥运会。
但最近一段时间,韩国残联主席高贵男和残奥会主席朴世直两位长官,却显得寝食无安,心焦如焚。
还有二十几天就要点燃残奥圣火了,可是中国这个体育大国却一直杳无音讯,去信、去电报都概不回答。如果中、苏两个体育大国都不参加这届残奥会,就等于举办了一次盛大宴会,却没有请来最重要的客人。这不能不是天大的遗憾,这会使残奥会声势大减的。两位主持此项工作的长官,当然要坐不住了。 ↑返回顶部↑
韩方参加洽谈的有:内务部、外交部、法务部、劳动部、交通部、安企部等几大部门的课长及十大企业的代表,共十几名实权在握的人物,都参加了洽谈。
韩晟昊仍然参席陪同,在中间做些“调和”工作。
洽谈进行得极其顺利,六项决议全部落实完毕,接下来就看如何实施了。
这次中国商贸团的到来,对于韩国人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各大企业的总裁们,都纷纷争抢着要与山东商贸团洽谈。中国商贸团成了韩国各大企业的抢手货。
一位国际有识之士很早就曾预言:有一天,韩国要靠中国来“养活”!
这话说得可能过于武断,言过其实。但韩国这一“弹丸”之地,其资源的贫乏程度并不比日本强多少。韩国不能不考虑中国是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它在各方面消费的吞吐量都是不可估量的。
就说日本吧,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日本好多濒临倒闭的企业,靠连唬带骗,把一些过时的徐娘半老的旧设备,重新包装粉饰一番,然后羞羞答答地装做“淑女”嫁到中国,从而救活了多少企业?
聪明过人的韩国企业家们,岂能没有这番眼光与心计吗?
山东代表团的这次来访,无异是为中韩双方刚刚架起的经贸桥梁,铆上了最后合拢的一颗铆钉,致使多少年来一直渴望过桥的中韩两国人民,欢呼雀跃着冲上桥去,奔向互惠互利的合作彼岸……
作为打开中韩通道的使者,韩晟昊先生也将载入中韩外交的史册。
难为好人
韩老先生这一生,最大的优点是认真,最大的缺点也是认真。
他的人生特点是,不干则罢,要干就干得轰轰烈烈,干得有声有色,干得大功告成!
而且,他的缺点在于有求必应。
但是,人世间的好多事情,并非都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所能左右的。因此,他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扮演着费力不讨好的角色。他在总结自己人生教训时,也谈到了这点。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韩通道的各个关节,韩晟昊一连三次飞山东,飞北京,除了那次随团出访之外,全是他自己掏腰包(他不愿为几个小钱跑到青瓦台去报账)。不仅如此,他还要充当两面难为“好人”的角色……
自从中(山东)韩双方签属了经贸合作六项决议之后,韩国的好多企业都盯上了中国这块宝地,自然就盯上了这位打开中韩通道的牵线人。中韩双方都看中了他的通天能量,都想让他为自己促成一些事情。
韩星企业会长来找他,要他帮助联络北京一家老牌制药厂,意在获得该厂的韩国代理权。他扔下半年多没好好开业的医院,带领韩星企业会长及给朴正熙当过主治医的金博士,一同飞往北京。
到北京后,在一位老朋友的引见下,见到了该医药集团总经理,同他谈及代理权一事,对方却说:“我们厂的设备老化,需要更新。你们如果愿意合作,先出资一千万(美元),帮助我们更新设备,然后再谈合作问题!”
于是,双方应付了事地草签了一份意向书。签完意向书,中方拿出价值二百万韩币的药物样品,不是奉送,而是要当场交币子。碍于脸面,韩晟昊只好拿出相当于二百万韩币的人民币垫上……
后来,韩国最大一家集团公司总裁一连几次来找韩晟昊,说要与中方合资在香港成立一家公司,投资三百万美元,要包揽山东和汉城的全部贸易业务,请韩晟昊出任董事长,要他出百分之十的股份资金。
韩晟昊说:“不行!我既不会做生意,又不懂英文,连个英文名字都不会签!怎么当董事长?我不可能把医院扔下跑到香港去做生意!我是医生,离开医院我毫无用处!再说,我也没有那么大一笔款子啊!”
韩老先生确实没有那么大一笔款子,他说过,“我不缺钱,但我没有大钱!”
他确实没有大钱。他有了钱也不看重,东一笔,西一笔,像天女散花似的。这种大手大脚的人,当然是攒不住钱的。但没人相信他没有大钱,连中国不少想拉他投资的人都背他而去,说他不爱国,说他是守财奴,不肯出钱投资!
他心里只能叫苦不迭,冤枉。
出请中国残奥会代表团
一九八八年,对于只有四千万人口的小小韩国来说,是幸运的一年,是把它的光辉形象推向世人瞩目的一年。是年,在汉城举办了第二十四届奥运会,紧接着,又要在汉城举办残疾人奥运会。
但最近一段时间,韩国残联主席高贵男和残奥会主席朴世直两位长官,却显得寝食无安,心焦如焚。
还有二十几天就要点燃残奥圣火了,可是中国这个体育大国却一直杳无音讯,去信、去电报都概不回答。如果中、苏两个体育大国都不参加这届残奥会,就等于举办了一次盛大宴会,却没有请来最重要的客人。这不能不是天大的遗憾,这会使残奥会声势大减的。两位主持此项工作的长官,当然要坐不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