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为保住使馆与?(5 / 1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了解那段血泪史的人,是不会理解韩晟昊这番话的真正含义的,还以为他在故弄玄虚为自己壮脸呢。
  其实,这已经是第三次企图变卖这块价值连城的中国使馆了。
  几十年来,为了保住这块寸土寸金的使馆区,这里曾发生了数起催人泪下的故事。为此,有的人命归黄泉,有的人锒铛入狱,有的人竟为此罢官丢职……
  这座大使馆的馆址所以价值连城,关键是它位于汉城明洞二街最繁华地段的中心区,占地七千六百坪(约相当于中国的四十亩),历来有寸土寸金之说。韩国政府很早就想把汉城的明洞区,变成日本的银座,但因东有天主教堂,中间有中国大使馆,因此一直未能如愿。
  另外,历届任职的大使官员们,都心如明镜似的,一旦出手这块馆地就会受益匪浅,甚至够他们终生吃喝享用的了。
  因此,几十年来,馆内馆外,多少双眼睛都盯着这块宝地!
  
  第一次卖地发生在汪精卫掌权的日伪时期……
  当时,大使馆领事范汉生为了自饱私囊,勾结日、韩人员企图把整个大使馆全部卖掉。中华商会会长王公温先生得知此事后,率领广大侨民奋起阻止,百般抗争,致使范汉生的阴谋一时难以得逞。
  后来,范汉生竟对王公温下了黑手,秘密联络日本警察来捉拿王公温,企图借日本警察之手害死他。恰巧王公温有一个日本刑警朋友,提前十分钟给王公温打来电话,要他十分钟之内必须跑掉,否则就没命了。
  无奈,王公温只好带着儿子王明耀连夜跑到仁川,从仁川过海去了中国上海。这才保住了父子性命。但从此搞得妻离子散,家财破败,一家人搞得很惨。
  王公温父子一走,范汉生自以为这回大患已除,可以畅通无阻地大卖馆产了。可他美梦只做了一半,汪精卫政府顷刻间垮台了。“自命难保”的范汉生,只好望馆哀叹自己命中无财,抱憾终生地被召回国了。后来,他因汉奸罪成了阶下囚。这才保住了这份馆产。
  第二次卖地发生在六十年代,这次搞得更惨,酿成一起轰动全韩的血案。
  当时,戎马半生的海军退役大将梁序昭,出任台湾驻韩大使。此人胆大包天,神不知鬼不觉,把大使馆七千六百坪的龙头卖掉了一千坪,据说得款五百万美金,报到台湾国库却为二百五十万,余下的二百五十万不知去向。
  此事传出去之后,广大侨胞顿时大哗,义愤填膺。王公温的儿子王明耀和宋振武二人,率领几百名华侨冲进大使馆,对其大打出手,把梁序昭打得头破血流……大使馆急忙向韩国警察局报警求救,韩国出动了一千多名警察,当场抓走了几十名侨胞,这才平息了这场血案。
  当时,王明耀和宋振武当即被押送台湾,关进了铁窗。后来虽被宣判无罪,但身陷囹圄的宋振武却心灰意冷,在台湾悬梁自尽了。
  梁序昭也因此被台湾当局罢免了大使职务。
  为了保住这块祖产,王家父子两代人惨遭迫害。
  这次搞的最惨,死的死,关的关,撤的撤,没一个有好下场。
  但是,买去了一千坪馆址的旅日韩侨丁某,却在此地建起了一座考斯毛斯大商场,从此坐收暴利。
  据悉,这次要买中国使馆的买主也是一个旅日韩侨巨富,据说双方已在暗中签定了合同,据韩方透露售金是十亿美元,传言报给台湾的却是五亿……
  几十年来,为了保住这座价值连城的中国使馆,广大华侨与大使官员之间,发生了数起流血事件……
  笔者亲眼看到,坐落于汉城繁华区域的中国大使馆,确是一块无价之地。它闹中求静,自成一体。外面熙来人往,十分热闹,院内却幽雅安静,难得的一块清静天地。庭院左侧是一座青松掩映亭阁的小花园。庭院中间有花形水池。宽敞的庭院里,除了两条行车的柏油路外,到处都是葱郁的草坪。一座雄伟壮观颇具中国风格的六层楼,就坐落于庭院的最里端。这就是中华民族延伸到朝鲜半岛南部的中国领土——中国驻韩国大使馆。
  一份震惊台湾的《保产救土声明》
  此刻,正是中韩建交的前夜……
  这时候的台湾当局,在国际政坛上屡遭惨败,他们当然不会甘心把这样一座馆产拱手让给共产党。因此就千方百计想把它转手卖掉,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进驻韩国时,仍然像进驻美国时一样,给他来个物移他主的无奈……
  但是,他们的如意算盘却被一个小小老头给打乱了。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一篇“呼吁保产救土”的声明,以醒目的篇幅出现在《韩华》杂志上……
  其声明如下:
  “亲爱的旅韩华侨父老兄弟姊妹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