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美人计(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美人计,或为邀宠,或为避祸。或为求利,归根到底一言以蔽之,从古到今盛行不衰的美人计,究其实质都是如假包换的性贿赂。
  在战国时期,张仪就假献美人,从而获重用!
  战国时的辨士张仪,思维敏捷。有三寸不烂之舌。他为了出人头地,跑过很多国家。有一次,他到楚国去碰运气,可是住了很久也没有得到楚王的重用,极为潦倒。
  张仪想改变这种困窘局面。心生一计。
  那时候,楚怀王正宠爱着两个美人:一个是南后,一个是郑袖。
  张仪那天见到了楚怀王,就说:“我到这里已经很久了,大王还不给我一官半职。如果大王真的不想用我的话,请准我离开这里,去晋国跑一趟,可能会碰上好运!”
  “好吧,你只管去吧!”楚怀王巴不得他快离开,便一口答应。
  张仪说:“我还要回来一次,请问大王,需要从晋国带些什么譬如那边的土特产,您若喜欢我可以顺便捎些回来,献给大王。”
  楚怀王漫不经心地说:“金银珠宝楚国有的是,晋国的东西没什么可稀罕的。”
  “大王就不喜欢那边的美女吗”
  这话像电流一样,使楚王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眼睛一亮,问:“你说什么”
  “我说的是晋国的美女。”张仪一本正经地解释,“晋国的女人,哪一个不像仙女一样白白的肌肤,粉红的脸蛋,杨柳细腰,婀娜多姿,真是美极了。”这一番话把楚王的完全勾起来了,高兴地说:“你马上给我去办,要多带些这样名贵的‘土特产’回来!”
  “不过,大王……”
  “那还用说,货款是需要的。”楚王立即命人给了张仪很多银子,叫他从速去办。
  张仪出宫后马上把这消息传开,直传到南后和郑袖的耳里。两人听了,大为恐慌,连忙派人去向张仪疏通,告诉他说:“我们听说先生奉楚王之命,到晋国去办土特产,特送上盘缠,望先生笑纳!”这样,张仪又捞了一把。
  过了几天,张仪向楚王辞行了,装出依依不舍的样子,说:“这次去晋国,路途遥远,不知哪一天可以返回,请大王赐酒给我壮胆吧。”
  “行!”楚王亲自赐酒给张仪。张仪
  张仪饮了几杯,脸红起来,又下跪拜请楚王,说:“这里没有外人,敢请大王特别开恩,请王后和贵妃再赐我几杯,给我更大的鼓励和勇气。”
  楚王看在张仪要采办“土特产”的分上,把最宠爱的南后和郑袖请了出来,让她们轮流给张仪敬酒。
  这时,张仪扑通一声跪在楚王面前,说:“请大王把我杀了吧,我欺骗大王了。”
  楚王见状连忙问:“为什么”
  张仪说:“我走遍天下,实在没见到过像南后、郑袖般的美人。过去我对大王说过要找土特产,那是没有见过贵妃之故,如今见了,方知把大王欺骗了,真是罪该万死!”
  楚王松了口气,对张仪说:“这没什么,你也不必起程了,我明白,天地间就根本没有谁比得上我的爱妃。”
  南后和郑袖听到楚王这样称赞她们,不由得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同时向张仪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从此,楚怀王改变了对张仪的态度,张仪在楚国的待遇也逐渐好转起来。
  像张仪这样聪明的人实际上早就掌握了楚怀王的嗜好,所以以女色来打动楚王贪婪的心,使其对张仪有所求也。最后又以“实在没有见到过像南后、郑袖般的美人”的话。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打消了其寻美的念头,又实现了南后、郑袖所要求的结果,没有欺骗。又白得了金钱,这样一个完满的大结局何乐而不为呢
  古今中外所实施的美人计里面,西施是最漂亮的。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香径尘上鸟自啼。履廊人去苔空绿。撸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洲,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日夜东南流。”
  西施艳色天下重,是个不折不扣、倾城倾国的大美人,相传她出身贫寒。曾靠在溪头浣纱度日,可是她的美却惊动了水里的游鱼,它们因自惭形秽而躲藏到水底,不敢浮出水面换气,后世因此流传了“沉鱼”的典故。而她因体质娇弱。常作捧心之态,世人皆以为美,更引得邻家女子“东施效颦”,这段趣闻也流传至今。
  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有杀父之仇、灭国之恨,为了赢得养精蓄锐、砺兵秣马的时机,听从大夫范蠡的妙计,四处寻访美人献给好色成性的夫差,西施因其天下无双的美色,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复国大计中举足轻重的棋子,顺理成章地被送入吴宫,做了吴王的妃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