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历史使命(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行,就让伍廷芳去吧,正好他在琉球王国已经回来,琉球王国的事情已经都基本完成了,正好他不忙了!正好也让他邀请沙俄参加下一次亚欧共同体的会议!争取将沙俄也拉到亚欧共同体中来!”吴绍霆倒是对这些并不介意什么,自己才不不会管那么多事情呢,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蔡锷啊,我想在国会中进行一场改革!”吴绍霆沉默了一会儿,严肃的说了一句。蔡锷作为一个很坚定的中间派,吴绍霆觉得要是能得到蔡锷的支持,最好不过了,所以决定跟蔡锷商量一下。
  “改革?”蔡锷有点疑惑的看着吴绍霆,其实蔡锷最怕的就是吴绍霆跟自己谈论这个,吴绍霆又不是不知道,蔡锷对这些事情向来不是表达任何态度的,更不可能站队的,所以他也怕吴绍霆给自己压力,让他表态。
  “对!‘还权于民’!渔父兄说的对,国家是人民的,民主政治势在必行!”吴绍霆说完这几个字,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一般。
  “‘还权于民’?”蔡锷有点不相信的看着吴绍霆,没想到吴绍霆竟然这么简单的答应了宋教仁的提议,竟然会答应还权于民。
  “对,可是上次北洋公党的事情不能再发生了!”吴绍霆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担心自己一个人释放权利不怕,可是国内一些包括自己的一些心腹都很有可能因此作乱,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恩,元首打算怎么做?”蔡锷知道吴绍霆说这些肯定心中已经想好了做法。
  “扩大国会两院的权利,修改宪法,宪法高于一切权利,确定宪法的至尊地位!”吴绍霆很清楚,一切东西都了明确的条文规定,就不怕一些人玩所谓的规则游戏了,所以最重要的就是确定宪法至尊的地位。
  “依法治国,不错的选择,不过元首应该很清楚,这样一来你会面对巨大压力的。”蔡锷虽然不参与国内的这些势力的竞争,可是他对这些竞争还是很清楚的,蔡锷已经说的够委婉了,其实很明显的这些风暴的中心自然而然是吴绍霆了。
  “只要能给中国一个好的发展的政治环境,我个人的得失不算什么!”吴绍霆自然也清楚这些,不过这些东西对吴绍霆个人而言倒不是什么,中国能发展到的今天,吴绍霆已经很满意了,吴绍霆认为自己已经做的够好了,是时候放权了。
  “我已经照会过各个方面了,可是还是有一些人存在异议,这是很正常的,但是为了确保没有人趁机犯乱,所以我需要军队的绝对的稳定,这个是你要做的!”吴绍霆一脸威严的说到,其实改革不怕什么,有人不满,是正常,可是要是各个势力动用军队,那事情就大了。
  “好,我会关注各个集团军的动向的,其它小股部队我想即使有也不可能有多大能耐的!”蔡锷很自信的说到,一直想着国防强国,可是国防不但是面对国外的侵略,更是对国内要保持国内绝对的稳定!
  “另外还有就是,欧洲战场的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了,各国都在忙于谈判和捍卫最后的利益了,你也要时刻关注着这些国家的动向,尽量不要把冲突引到中国身上,尤其是美国,这次在沙俄的行动虽然美国没有出面,可是我们不知道美国到底在打什么主意,越是没有任何动静,越是要更加注意!”吴绍霆可不想在这么关键的时刻,美国再出来给中国找任何麻烦。
  “这个我跟王云交流过,现在中情局的特工已经全部行动起来了,时刻关注各国的动向,还有国内一些势力的动向,并严防美国的一些阴谋家的行动!”蔡锷很自豪的回答道,上次让赖茵施钻了空子,蔡锷心中早就憋着一口气了。
  “很好!你先去忙吧!”吴绍霆看看时间,宋教仁几个人应该快到了,就吩咐蔡锷先出去了。
  蔡锷出去了,宋教仁几个人正好也来了。
  “元首!来的几个人分别是:宋教仁、孙中山、梁启超、师景云、岑春渲。
  吴绍霆找这几个人的目的很明显,他们都是各个势力的代表人物,这次改革自然需要他们的鼎力支持了。
  “诸位,请坐!”吴绍霆从办公桌后面走了出来。
  “震之啊,你把我们几个都找来,这是要干什么呢?”宋教仁一直在上海负责华盛顿计划,现在华盛顿计划几乎所有的合作都已经走上了正轨了,加上跟美国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合作的的基础变得差了好多,所以宋教仁也就放弃了更多的合作了,正好吴绍霆召自己回南京述职,就回来了。
  “渔父兄,幸苦了,这次找大家来,就是今年开年我就说了的,还权于民,我想诸位都已经很清楚的我的意思,我现在想知道诸位真实的看法!并希望得到诸位大力的支持,这不是为我个人,而是我在为国家请求各位的支持!”吴绍霆坐在众人的对面,很真诚的说到。
  “震之,你清楚我的态度,我是无条件支持!”宋教仁一听是这事,立马表态,表示支持。
  “我也是!”孙中山也赶紧表态。
  “我不支持!”岑春渲厉声说到,现在他已经是副总统了,而且还是国民共进会的总理,是吴绍霆的心腹,竟然表态不支持?
  “为什么?”吴绍霆一听竟然是自己的心腹岑春渲反对自己一时不但脸面上有些挂不住,心里也是很不高兴的,竟然被自己的心腹当面给反驳了放到谁身上,谁也不会高兴的吧。
  “不好意思,我激动了,我的意思是现在还不到时候吧?”岑春渲知道自己的表达的方式让吴绍霆误会了,赶紧解释。
  “差不多了,无论是从国际形势上来看,还是从国内来考虑,现在都是最好的时机了!”梁启超淡淡的说到。
  一战即将结束,但是各国还在忙于战争的收尾工作,当然不会有过多的精力来管中国的内政,而国内则是各个势力又回归到了制衡的状态,现在提出改革再合适不过了。
  “时机已经成熟了!我想知道诸位的对这次还权于民的改革的有哪些建议!”吴绍霆没有继续让大家讨论改革的时机的问题,因为无论是时机成熟还不是成熟,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的,所以现在就是要确定改革的关键问题。
  宋教仁看了一下众人,“其实,现在的元首已经做得很民主了,现在只不过是一个的形式问题,到底中国是实行什么样的一个国家制度,这个必须确定下来,这对以后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