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人情世故我也懂(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不明白程知节为何对自己这么友好,但何乐为没有错过这个机会。"兄台身为高官,还需要来都水监谋职位吗?"这话一出,程知节也有些惊讶。人情世故中,太直接的问题往往容易显得交情不深或情商低。程知节更愿意相信前者,毕竟何乐为还未满二十,就已得到了给事郎的官职。
  在这些官二代中,给事郎虽不算什么,但程知节听说过何乐为的故事,他知道这绝非易事。
  "如果没有意外,老夫接下来会去蒋王府当长史,帮圣人照看孩子。总得为自己的孩子找条出路..."
  何乐为明白了,没等程知节再说什么,他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我有三个亲生儿子,还有三个庶出的。大儿子程处默年纪大些,已经在军队里了。其他的弟弟们还小,只有二儿子成家了,但还没个正经事业,整天在京城里晃荡……"
  何乐为好奇地问:"这么早就结婚了?"
  程知节笑着挥手:"二儿子程处亮也不小了,再说,他娶的是清河公主,现在是驸马,要是没点成就,面子上也过不去啊……"
  "清河公主?"
  "嗯,皇帝的第十一个女儿……"
  "第十一个女儿?那她才多大啊!"何乐为有些吃惊,虽然他不了解清河公主,但他记得李治是第九个儿子,现在应该也就九、十岁左右。
  程知节尴尬地笑了笑:"清河公主十岁就嫁给了我儿子……"
  "十岁就嫁人了?"何乐为对这个时代婚姻的早龄有所了解,但公主十岁出嫁还是让他颇感意外。
  正说着,通报的小吏回来了,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每个人都伸长脖子等着听自己的名字。小吏走到何乐为面前,脸色很难看,像是嘴巴被胶水粘住了,好一会儿才沙哑地说:"李……李给事,杨公请您进去……"
  何乐为早已预料到这一幕,并不感到惊讶,而周围那些曾经嘲笑他的人此刻都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能塞进拳头。
  他们看着程知节,不禁啧啧称奇,心想程知节能坐到如此高位并非偶然,如果没有这种识人之明,恐怕也只能像他们那样狗眼看人低,哪里能成为将相?
  何乐为向程知节拱手致意:"大哥,我有急事需要找杨公处理,真的很抱歉……"
  程知节摆手笑道:"没事,没事,你去吧。"
  何乐为点点头,然后走进去见杨续。
  "杨公,我遇到点麻烦,需要一份短番渔师的名单。"
  何乐为直接说明了自己的调查经过和结果,他必须掌握可用的人,否则无法继续下去。
  杨续听完他的分析,频频点头,放下笔,看着何乐为说:"整个长安城的短番渔师至少有一千多人,这股力量比一个地方上的折冲府还要强大。如果你掌握了他们,就像一个三岁的孩子拿着一把锐利的长刀,很容易伤人伤己……"
  杨续很理智,何乐为当然也知道短番渔师的大致规模,但他是个商人,懂得讨价还价的技巧,开价要高,对方还价自然会低,最后的折中价才是他期望的。
  "这样吧,东南各坊的名单先给你。等这次事情调查清楚,长上渔师的人事安排妥当后,我们再重新安排差遣。"
  杨续起身,踱步到书架旁,仔细搜寻,终于找出一本册子,匆匆瞥了几眼,勾画出几个名字,递给何乐为。
  "名单不能带走,你现场记一下吧。"
  名单上的信息不多,只有几个人的名字和简单的资料,何乐为当场记下,杨续则迅速将纸撕毁,保密意识十足,颇有几分神秘特工的意味。烧毁名单后,杨续低下头,专心致志地继续书写,何乐为犹豫了一下,没有立刻离开。
  "还有什么事情吗?"
  何乐为忍不住开口,"刚才在外面认识了程知节,宿国公,没想到杨公您竟然把他晾在外面,我有些惊讶和不解……"
  杨续皱了皱眉,随即笑了笑,"这就是你不适合官场的原因了……"
  何乐为只提了一句,没再多说,转身离去。外面的人看到何乐为出来,都转过头,担心他会去找程知节理论。然而,何乐为只是简单与程知节告别,并没有回去找茬,大家这才松了口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