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皇后殿下做的媒(2 / 3)
这不是虚假之言,皇后殿下确有心撮合何乐为和齐婉言,虽然没有正式做媒,但如果此事真的闹到皇后殿下那里,以皇后殿下的公正,一定会为何乐为和齐婉言这对苦难情侣主持公道。
然而尉迟敬德等人却一脸惊愕,接着哄然大笑。
“皇后殿下?你怎么不说圣人给你们做的媒?就凭你这种卑贱之人,还能请得动皇后殿下做媒?”
尉迟敬德也露出淡笑:“你还真有点本事,明知我不可能去找皇后殿下核实,却偏要说这样的话。可惜你伤了我的儿子,否则我还真想收你为部下。”
李弘节也十分失望,因为他也认为这事不太可能。齐婉言是皇上钦赐的赛雪芙之名,这是不能伪造的,但没有册封文书,只是口头赐名。就算齐婉言能出入宫廷,得到皇后赏识,但何乐为只是一个朝散郎,恐怕连皇帝都没见过,皇后怎么可能为他说媒呢?
如果真是皇后殿下做媒,尉迟敬德不敢去求证,因为这会让皇后殿下了解详情。齐婉言是女子,皇后殿下必然要保护她,尉迟敬德去求证无疑是“自投罗网”。
但这太像儿戏了,你这个小小的朝散郎,这样的借口实在太不现实。
然而,何乐为接下来的话,让包括李弘节在内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何乐为并非盲目自信,而是懂得如何利用优势,李孝恭这张牌,只有在关键时刻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在玄武门之变中,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功绩卓着,这是李世民的最终评价,还赏赐了尉迟敬德一万匹绢。尉迟敬德自视甚高,目中无人,这已是众人皆知的事实。
然而,尉迟敬德拳击李道宗之后,李世民也曾以刘邦斩韩信、彭越的故事警示他,因此尉迟敬德心中也有忌惮。
事情闹到雍州府已经是底线,尉迟敬德绝不会因尉迟宝玠这孽子而在金殿上嚣张。
何乐为的猜测没错,提及李孝恭,尉迟敬德的脸色果然变得阴郁。
“你想仗着皇后殿下的威势压我?”
何乐为淡笑道:“我只是说皇后殿下能为我作证,难道吴国公不相信皇后殿下?”
尉迟敬德脸色铁青:“你究竟想怎样?”
“我并无他意,朝廷自有法律,我只想让尉迟宝玠得到应有惩罚,还齐婉言一个公正!”
“李弘节,你有何打算?”尉迟敬德微微眯眼,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李弘节身上。
李弘节在成为雍州别驾前,曾任大理寺少卿,也就是乔洮阳现在的职位,因此对朝廷法规了如指掌。
尉迟敬德的问题意图明显,他在向李弘节求助。
他不敢直接找皇后,如果尉迟宝玠接受审判,量刑轻重就得看李弘节的决定。
六品上的起居郎齐遂良和他这个吴国公尉迟敬德,谁更值得结交,明眼人一看便知。李弘节是政界中人,不会因公正无私而得罪尉迟敬德。
只要判决不至于太重,尉迟敬德就忍气吞声,承受这次损失,等待日后找机会整治何乐为这个小子。
何乐为听出了他的话中之意,李弘节虽与齐遂良有些交情,但在这种事情上,恐怕不得不和稀泥,不敢把事情做得太绝,也不想得罪尉迟敬德。李弘节短暂地沉默后,终于开口:“何乐为出手反击,是为了救他的未婚妻,也是为了自保,属正当防卫,应无罪。尉迟宝玠的奸罪已定,依据《武德律》,应判两年徒刑。”
“奸罪非死刑,尉迟宝玠未受父亲荫庇,无继承权,也没有官职,无法减免罪责。当然,如果认为不公,吴国公可以请求皇上裁决。”李弘节说。
“李弘节,你疯了吗!”尉迟敬德万万没想到李弘节真的会依法办理,尉迟夫人立刻焦急起来:“郎君,千万不可啊,宝玠还小,怎能承受牢狱之苦!”
尉迟宝玠听到要坐牢,也开始哭泣:“父亲,我不要坐牢,我不要坐牢,父亲救我,救我!”何乐为也十分惊讶,难道李弘节也是宗室子弟,因为同姓李,所以不顾得罪尉迟敬德,不留任何转圜余地?
大唐虽统一仅二十多年,许多开国功臣已在享受安逸,但如李靖这样的猛将仍在边境拓展疆域,也有不少清廉官员。但雍州府是个极其敏感的机构,李弘节不可能仅凭公正无私就能坐上这个位置。
“李弘节,你一点情面也不留吗?”尉迟敬德怒容满面,李弘节却摊手道:“我只是依法行事,来人,先将尉迟宝玠收监审问!”
尉迟敬德面色铁青,尉迟宝玠则颓然坐下。尉迟敬德一脚将儿子踢开:“没出息的东西!老子现在就打断你的腿,让你连牢狱都不能进!” ↑返回顶部↑
然而尉迟敬德等人却一脸惊愕,接着哄然大笑。
“皇后殿下?你怎么不说圣人给你们做的媒?就凭你这种卑贱之人,还能请得动皇后殿下做媒?”
尉迟敬德也露出淡笑:“你还真有点本事,明知我不可能去找皇后殿下核实,却偏要说这样的话。可惜你伤了我的儿子,否则我还真想收你为部下。”
李弘节也十分失望,因为他也认为这事不太可能。齐婉言是皇上钦赐的赛雪芙之名,这是不能伪造的,但没有册封文书,只是口头赐名。就算齐婉言能出入宫廷,得到皇后赏识,但何乐为只是一个朝散郎,恐怕连皇帝都没见过,皇后怎么可能为他说媒呢?
如果真是皇后殿下做媒,尉迟敬德不敢去求证,因为这会让皇后殿下了解详情。齐婉言是女子,皇后殿下必然要保护她,尉迟敬德去求证无疑是“自投罗网”。
但这太像儿戏了,你这个小小的朝散郎,这样的借口实在太不现实。
然而,何乐为接下来的话,让包括李弘节在内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何乐为并非盲目自信,而是懂得如何利用优势,李孝恭这张牌,只有在关键时刻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在玄武门之变中,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功绩卓着,这是李世民的最终评价,还赏赐了尉迟敬德一万匹绢。尉迟敬德自视甚高,目中无人,这已是众人皆知的事实。
然而,尉迟敬德拳击李道宗之后,李世民也曾以刘邦斩韩信、彭越的故事警示他,因此尉迟敬德心中也有忌惮。
事情闹到雍州府已经是底线,尉迟敬德绝不会因尉迟宝玠这孽子而在金殿上嚣张。
何乐为的猜测没错,提及李孝恭,尉迟敬德的脸色果然变得阴郁。
“你想仗着皇后殿下的威势压我?”
何乐为淡笑道:“我只是说皇后殿下能为我作证,难道吴国公不相信皇后殿下?”
尉迟敬德脸色铁青:“你究竟想怎样?”
“我并无他意,朝廷自有法律,我只想让尉迟宝玠得到应有惩罚,还齐婉言一个公正!”
“李弘节,你有何打算?”尉迟敬德微微眯眼,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李弘节身上。
李弘节在成为雍州别驾前,曾任大理寺少卿,也就是乔洮阳现在的职位,因此对朝廷法规了如指掌。
尉迟敬德的问题意图明显,他在向李弘节求助。
他不敢直接找皇后,如果尉迟宝玠接受审判,量刑轻重就得看李弘节的决定。
六品上的起居郎齐遂良和他这个吴国公尉迟敬德,谁更值得结交,明眼人一看便知。李弘节是政界中人,不会因公正无私而得罪尉迟敬德。
只要判决不至于太重,尉迟敬德就忍气吞声,承受这次损失,等待日后找机会整治何乐为这个小子。
何乐为听出了他的话中之意,李弘节虽与齐遂良有些交情,但在这种事情上,恐怕不得不和稀泥,不敢把事情做得太绝,也不想得罪尉迟敬德。李弘节短暂地沉默后,终于开口:“何乐为出手反击,是为了救他的未婚妻,也是为了自保,属正当防卫,应无罪。尉迟宝玠的奸罪已定,依据《武德律》,应判两年徒刑。”
“奸罪非死刑,尉迟宝玠未受父亲荫庇,无继承权,也没有官职,无法减免罪责。当然,如果认为不公,吴国公可以请求皇上裁决。”李弘节说。
“李弘节,你疯了吗!”尉迟敬德万万没想到李弘节真的会依法办理,尉迟夫人立刻焦急起来:“郎君,千万不可啊,宝玠还小,怎能承受牢狱之苦!”
尉迟宝玠听到要坐牢,也开始哭泣:“父亲,我不要坐牢,我不要坐牢,父亲救我,救我!”何乐为也十分惊讶,难道李弘节也是宗室子弟,因为同姓李,所以不顾得罪尉迟敬德,不留任何转圜余地?
大唐虽统一仅二十多年,许多开国功臣已在享受安逸,但如李靖这样的猛将仍在边境拓展疆域,也有不少清廉官员。但雍州府是个极其敏感的机构,李弘节不可能仅凭公正无私就能坐上这个位置。
“李弘节,你一点情面也不留吗?”尉迟敬德怒容满面,李弘节却摊手道:“我只是依法行事,来人,先将尉迟宝玠收监审问!”
尉迟敬德面色铁青,尉迟宝玠则颓然坐下。尉迟敬德一脚将儿子踢开:“没出息的东西!老子现在就打断你的腿,让你连牢狱都不能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