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勤王(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嗯,回去,必须要回去!”赵构斩钉截铁地回道,“这笔血债必须姚永学才能偿还,我要为战死的兄弟们讨一个公道,不然兄弟们都白白枉死了,我绝对不答应!”
  众人沉默了,他们都心知肚明,这一次赵构回去不是那么简单地处理问题。以他这样的态度回京,只怕是又会引起朝廷震荡。虽说他们也不甘心那些人在京城之中呼风唤雨,自己等人却在生死搏斗。
  但是,赵构真的那样做了,就会背负谋逆之罪。另外,赵构身上的杀气一直没有收敛,也可以看出他内心深处的恨意。只怕赵构回京后,那真的是一场大屠杀。
  吴用皱着眉头,道:“但是,没有皇上的圣旨或是口谕,贸然回京,那便是叛乱的罪名。”
  “叛乱又如何?他们还能拿我怎么样?”赵构杀气腾腾地说道,“既然他不仁,那就休怪我不义。我在前方大战,他却在京城饮酒作乐,枉顾将士的生死,不顾大宋江山社稷,这样的人留之何用,干脆一刀杀了!”
  “王爷,此事万万不可草率行事!”吴用被赵构吓到了,他急忙说道:“如果真的斩杀了他,只怕大宋将会大乱,王爷得民心也会失去民心,这样做的结果便是被百姓唾弃,还有谁愿意支持王爷呢?”
  “这些都不重要,只要为兄弟们的死讨个公道,哪怕是我死了,也在所不惜!”
  种师道劝谏道:“王爷,军师所言甚是啊!若是您真的那样做了,别说兄弟们战死也是白死,那个时候金兵来袭,又有谁来抵挡住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兄弟们又为何死守古北口?”
  “种老说的是啊!还请王爷从长计议!”岳飞等人也纷纷劝说。
  “难道你们忘了他们的死吗?”赵构怒吼一声,“如果不是朝廷不派援兵,我们又怎么会选择这样下下之策。既然不顾将士们的生死,那就让他亲自下去谢罪吧!”
  “兄弟们战死,我心里也很痛苦!”吴用叹息一声,“但是,兄弟们是光荣战死,是为了大宋江山,为了天下黎民百姓而死,他们死的重于泰山。身为将领战死沙场在所难免,现在我们要想的是如何稳住局面,如何让朝廷派兵增援,要是金兵卷土重来,我们根本就无力抵挡了。”
  “王爷,我们兄弟跟随在你的身后,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保家卫国。现在他们死了,也算是达成了自己夙愿。如果这个时候王爷不顾一切真的做了谋逆之事,那兄弟们的死又有什么意义?”
  “可我心有不甘啊!”
  赵构仰天大喊一声,他的眼睛满是血丝,这些日子他的脑海中都是死去的兄弟模样,还有那些默默无闻的士兵们全部倒在血泊中的画面,他根本就无心睡眠,满脑子都是要为他们讨回公道。
  原本赵桓是自己的大哥,赵构也不想同室操戈,更不想真的将他杀了。因此,他屡屡退后,也知道赵桓是历史上宋钦宗,这是历史不能改变太多。但是,他的退缩居然付出了这样惨痛的代价,这让赵构反思自己的行为了。
  如果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赵构宁愿同室操戈,夺得皇位,也不会让兄弟们白白战死了。卢俊义、林冲等人都是自己的师兄,林冲更是传授他武功的第一位师傅,倾囊相授,这些年来林冲也没有过上好日子,居然就这么死去了,这让他无颜面对他们。
  “王爷,我有一个建议!”吴用接过话,一字一句的说道:“勤王!”
  原本吴用想说的是‘清君侧’,只是这个词是用在反叛大军的身上,这样做的话也就宣布赵构起兵造反,给了朝廷更好诛灭的借口,故而才用‘勤王’二字,这样名正言顺一点。
  “勤王?”众人面面相觑,他们不明白的看着吴用。
  吴用接着说道:“‘勤王’乃是唯一的名正言顺的借口,以皇上身边有小人、奸佞之人等,都可以用这个理由回京,要不然的话贸然进京便是真的犯上作乱了,只怕王爷还未到京城便被朝廷的大军俘获了。”
  赵构是明白人,吴用说的话他哪有不懂得道理。如果他回京的话,在没有圣旨的情况下是犯了死罪。若是以此为借口,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回京,而且还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因为他第一个要杀的人便是国师。
  若非他从中作梗,也不会是这样惨痛无比的代价。可以说,赵构对他的恨那真的是恨之入骨,恨不得立即将他杀了。(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