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三先”(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醒来是第十六次,其实在之前,竹中直人就已经耍起了小聪明,这蓑衣武士的招式是不是固定的?要不然为什么每次都是割自己喉咙呢?
  现实就狠狠打了他的脸,蓑衣武士的招式完全不固定,竹中直人的每次挥斩,他都会有不同的变化。
  有时会躲闪,有时会抽出剑来格挡,更有时会以命搏命。
  认清楚事实之后,竹中直人也毫无办法,只能依靠自己的实力了。
  但进步也不是没有的,他已经能从最开始的毫无还手之力,变的能和对手互相缠斗一两个回合了。
  乱拳打死老师傅,在面对真正有实力的人的时候,是不起作用的。就算有,那也是个例凭着运气罢了。
  死了这么多次,竹中直人也已经稳住了心态,这时的脑海里却突然想到了《一刀流》之中的内容——
  “先先之先”、“先前之先”、“后之先”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无论在兵法上还是在武术上,天朝里都有个词语叫“先发制人”,在RB同样也有这种术语。
  上面的三先,就是剑道里面的三种战术。
  “先先之先”——指的是掌握战斗的主动权,在对手举刀之即就看穿对手的意图,并抢先攻击对手。它是“三先”战术中最高级的战术。
  但同时,它也是最难的战术,没有极高的洞察力和剑法,是很难完成的。
  “先前之先”——双方战斗时,对手即将攻击时,看出对方的意图,并在攻击过来时躲闪同时攻击对手。
  “后之先”——对方攻击,我格挡、挑格、敲击打落对方的刀,这叫后之先。
  这三种战术,看样子只是在技术的要求上略有高低,但其心理意愿上都是主动强攻,不存在很大的差异。
  竹中直人凭着自己过目不忘的本领,没有花上几秒,就在脑海里反复的将这段内容想了几遍。
  蓑衣武士的第十六次出现,依旧是那副样貌,看不清脸庞。
  再次面对蓑衣男,竹中直人只是抽出刀来,摆出中段的架势,并没有想之前一样无脑冲向对手拼刀。
  对面的蓑衣武士面对这样的竹中直人也是第一次,摆出了和竹中直人同样的姿势。
  蓑衣武士的刀尖不断晃着,像是喝多了酒拿不稳一般,可竹中直人知道,对面的人并不是醉鬼,更不是帕金森综合征。
  风一阵吹过,竹中直人的手心因为紧张甚至渗出了汗渍。
  两人之间的距离,也在蓑衣武士和竹中直人的共同滑步下,不足三米。
  就在距离即将再次接近的这么一刻,蓑衣武士突然切换了姿势,双手握刀,高高举起,同时大步迈向前狠狠一劈。
  与之而来的不光是力度,更有其威势。
  竹中直人不躲不闪,同样的用刀横斩,直接拿刀的最底部抵住了对方的攻势。
  蓑衣武士的体型相比竹中直人来说,可以说略有些矮小,但力道却很夸张。
  刀刃互相抵住,正是角力的时刻。
  两人的身体向前倾倒,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可蓑衣武士的力量明显比竹中直人要更大,对方的刀刃就这么一点一点的接近竹中直人的面部。
  这个时候,后退者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