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终究不能免俗(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李显政的父亲李永盛早早脱离体制,又远离受行政操控最深的那些行业,也尽可能不去运用李家的人脉,跑到相对纯粹的市场竞争中摸爬滚打,尽管起步艰难,最终还是闯出了一片天地。
  要不是罹患癌症,英年早逝,今天的魔都商界,必有他李永盛一席之地。
  有时秦凡忍不住猜测老李祖上这一支,是不是李鸿章宗族里的偏支。可每次都被李显政支吾过去。
  ......
  “收藏这一块是你的强项,既然你有这心,我支持你!”秦凡肯定道。
  “不要炒,只限于收藏。”像是想到了什么,秦凡又说了一句。
  “知道了。”李显政拖长了音回道。
  秦凡的最后叮嘱,主要是提醒老李不要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比如老李拿100万买入一堆石头,只要花10万佣金给拍卖行,就可以炒到2000万,这时就可以信托抵押贷出1000万。
  再花几十万佣金给拍卖行,就可以炒高到4亿,这时就可以信托抵押贷出2亿。当然了,炒高后的石头就不能再叫石头了,改个名字叫做XX玉,这样雅一点,马甲都不用换,改个名字就身价万倍了。
  只要炒高石头价格的速度高于贷款利息和佣金等综合成本,就可以源源不断创造新财富。
  如果炒高石头的价格速度低于贷款利息和佣金等综合成本,或者信托不认可它的价格没人接盘,就面临崩盘。
  文物艺术石头炒家合法洗钱创造的财富来自于哪里?当然是来自自己的口袋里。艺术品这些东西没有实质性的经济效益,即使炒高1万倍,它还是个没有实质经济效益的石头。
  正是因为艺术品背后的利益,一些艺术品会被故意炒到天价。当艺术品进行拍卖时,一些人会做局,联合拍卖公司在拍卖时把价格哄抬到高价,买高的人再卖高,一次一次,天价就出来了......
  .................................................................
  唐月对李显政的提议,并不感冒,往好里说:投资艺术品是一种 隐藏财产的方式,符合了国人财不外露的处事原则,比较低调。艺术品还是稀缺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
  而往坏处说:就是击鼓传花,最后一位接盘手,非死即亡。
  “以后国内股市不稳定,房产限购,人民币贬值,有限的投资渠道会变得更加狭窄,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必须要进行资产配置。”秦凡笑道。
  “累不累啊。”唐月撇了撇嘴道。
  “艺术品收藏还没玩过呢。下月京都拍卖会去瞅瞅?”秦凡仍旧笑道。
  “再说吧,你现在还不去找找你的小姨子?”唐月调侃道。
  ......
  轻蓝酒吧。
  包厢内几对开始掷骰赌酒的小游戏,还有几人则坐到一起热络地高谈阔论着。不时有人进进出出,董欣安静地待着,偶尔与孔斯嘉聊上几句。
  董欣其实长于交友,但今晚并没有哪个特别值得结交的,自然懒得与人应酬。
  要不是答应了孔斯嘉,要陪她过来参加闺蜜聚会,想着至少得陪她到午夜聚会结束才算完成承诺,董欣可能早就托词逃席了。
  没过多久,孔斯嘉的表哥拉着她一道出去,说是去见几个朋友。然而他们去得快回来得也很快,斯嘉的脸上还添了几分不悦。表哥在旁不住劝着。听她们话里的意思,似乎是撞上了某个不太想见的人,好像又口角了几句。
  表哥在孔斯嘉坐下后,凑到她耳边轻轻说了两句,瞬间令她转嗔为喜,哈哈笑了起来。
  小小不快像是不起眼的插曲,很快话题又转到了别处。
  突然有人提起了某位不在场的闺蜜,董欣好奇地问她今天怎么没来。孔斯嘉叹口气说道:“失恋了!傻丫头都难过好几个星期了,叫她几次都不肯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