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生疑(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胤禛是多疑的,而且心中还带着对他的亏欠,所以洪羚一直都没有再打开过这个匣子。
  其实洪羚还有一个不敢打开的原因,那就是对子谦的歉疚。虽然子谦已经不在了,可是她总觉得自己接受了胤禛,是对子谦的背叛,因为她的心里已经接受了胤禛,或许是很多年以前就已经接受了,只是自己一直在抗拒这个事实。
  怎么会同时爱上两个男人呢?洪羚觉得自己好下贱,身体上的不适,更让她显得整个人都是恹恹的。
  已经到了中秋,一月之期马上要到了,洪羚派出的那个人还不见回来复命。洪羚觉得有些蹊跷,平时他们办事都很得力,怎么这次会这样的麻烦呢?
  心中有种不太好的预感,胤禛说是让这几个人听凭自己的派遣,可说到底还是皇上的人,难道是胤禛不让他们回来吗?难道李卫隐瞒的事情和他有关吗?洪羚又把手捂上了脖子,一种压迫感由心底升了上来,压得她喘不上来气。
  洪羚等得有些心焦,可是又不好去问胤禛。正在着急的时候,派出的人回来了。带给了洪羚一个蓝皮本子,上面详述的记录了李卫为官这些年的经历。
  洪羚的阅读速度非常快,虽然古人记录没有标点的习惯,但是毕竟在这里已经生活了这么多年,足有几十页的记录,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洪羚就已翻阅完。
  不过是一些流水账式的记录,并没有什么可让洪羚惊奇的发现。不过是记录了康熙末年,李卫捐了个小官,后来在胤禛的提拔之下,一路升迁,逐渐成为了朝中重臣。
  虽然时不时的会犯点儿小错误,不过到并未影响胤禛对他的宠信,依然委以重任。不知道是因为自己的关系,还是胤禛真的很欣赏李卫这个人才,他居然能容忍李卫这么多的小毛病,洪羚看过之后,不禁莞尔。
  洪羚躺在美人榻上,翻来覆去的,总觉得自己的怀疑不会有错,可是却没有任何的证据在手。于是她只好又重新翻那个蓝本子。
  ‘雍正四年,李卫进京述职。’洪羚又看到了这一句,雍正四年,她曾和子谦偷偷到过保定,潜进大牢,毒杀了胤禟,也是在那里碰上了王汉。
  想起王汉,他好像就是京城人氏,他曾是粘杆处的头领,胤禛说他已经请辞了,因为年龄大的缘故,他想在家养老了。洪羚想想胤禛给他的遣散费一定不少,辛苦了这些年是应该去养老了。
  自从见过王汉,洪羚才知道胤禛一直都没有断了找她,可是自那之后,就再没有人去找过她的。直到胤祥重新遇到了她们,才把胤禛找来。
  洪羚总觉得哪里有什么是不对的,可是又想不出有什么不对。她又翻了一个身,感觉这好像不太符合胤禛的性格,他既然已经纠缠了那么多年,怎么会突然因为自己那晚的一番话而就断了找她呢?不应该的啊。
  洪羚觉得自己有必要出宫去找那个王汉问问当年详细的情形。(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