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你再胡闹,咱就把你送到吕宋岛去挖矿!(3 / 4)
这时,队伍中的一人突然停下脚步,指着路边的一家奢丝绸店说道:“大家快看,这家的丝绸衣服好漂亮啊!”
众人闻言纷纷转头看去,只见那家奢丝绸店门口摆放着各种颜色鲜艳的丝绸衣服,眼睛一亮,纷纷饿狼扑食一般,涌进店里抢购起来。
不一会儿工夫,店里的丝绸衣服就被抢购一空。
店家见状大喜过望,连忙吩咐伙计们加快进货速度。
这些移民出手阔绰,简直就是他们的财神爷啊!
抢购完丝绸衣服后,他们又涌进了一家酒楼。
只见他们一个个穿着崭新的丝绸衣服,胸前挂着银锭子,手腕上套着银镯子,脖子上挂着银链子,活脱脱一副土财主的模样。
他们大声吆喝着店家上最好的酒菜,仿佛要把这段时间在吕宋岛的辛苦都补回来似的。
酒楼里的客人们见状纷纷侧目而视,心中暗自嘀咕:“这些人到底是哪里来的?怎么这么有钱?”
就在这时,一个胆大的客人走上前去搭讪道:“敢问诸位是从哪里来的富商啊?怎么一个个都这么阔气?”
一个移民闻言得意洋洋地说道:“我们是从吕宋岛来的!在那边做些小买卖,发了点小财,现在回来就是要享受生活的!”
“哦,我想起来了,你们不就是半年前移民到吕宋到的那批人吗?能透露一下赚了多少钱吗?”客人一脸讨好道。
移民漫不经心道:“也没多少,就小一万两吧。”
“什么?!”客人失声大喊,缓了半天押住激动得颤抖的手,问道:“你是做什么生意的?”
“我们专注于地质表层纹理研究工程,并致力于民众基本生存保障工作。目前,我们团队仅有两千余名雇员,这只是小本经营,不值一提。”移民一脸自信答道。
作为首批移民至吕宋岛的大明居民,提督府慷慨地赠予他们每人一百亩田地。这么多田地,即使他们夜以继日地耕作,也难以全部耕种完毕。
多亏官府用鞭子逼着那数千个专门种田的土着帮忙,否则就算是累断了他们的腰也根本种不完这么多地。
码头周边的酒楼,类似的晒命之声此起彼伏,高达五百多人参与其中,甚至一些从吕宋岛归来的官员家属也加入了这场炫耀的行列。
毕竟,每成功忽悠一个人迁移到岛上,他们就能获得一两银子的报酬,忽悠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两银。
只需轻松动动嘴皮,不仅能赚到白花花的银子,还能在外人面前风光一把。
这种既轻松又体面的赚钱机会,错过了这次,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好事呢?!
……
在回江宁的路上,朱瞳就开始写奏折,大体内容与自己所见所闻所经历大差不差。
当然,官场的惯例弄虚作假、谎报政绩、隐瞒问题这些肯定少不了,报喜和为了好处而报忧是少不了的。
奏折由寇徽,再到朝会转给老朱之后。
看着眼前的奏折,老朱忍不住热血沸腾,差点一激动就脑溢血了!
“荒无人烟,土地贫瘠,完全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要求朝廷免除吕宋岛十年赋税?!”朱元璋看着奏折上那醒目的描述,露出了一丝冷笑。
这小王八蛋为了好处可真是敢写啊!
要不是都尉司在岛上有一百多人,自己还真的给他骗得一愣一愣的,关键被骗了还要为他着想啊!
不过,接下来的内容却让老朱的眉头紧锁。 ↑返回顶部↑
众人闻言纷纷转头看去,只见那家奢丝绸店门口摆放着各种颜色鲜艳的丝绸衣服,眼睛一亮,纷纷饿狼扑食一般,涌进店里抢购起来。
不一会儿工夫,店里的丝绸衣服就被抢购一空。
店家见状大喜过望,连忙吩咐伙计们加快进货速度。
这些移民出手阔绰,简直就是他们的财神爷啊!
抢购完丝绸衣服后,他们又涌进了一家酒楼。
只见他们一个个穿着崭新的丝绸衣服,胸前挂着银锭子,手腕上套着银镯子,脖子上挂着银链子,活脱脱一副土财主的模样。
他们大声吆喝着店家上最好的酒菜,仿佛要把这段时间在吕宋岛的辛苦都补回来似的。
酒楼里的客人们见状纷纷侧目而视,心中暗自嘀咕:“这些人到底是哪里来的?怎么这么有钱?”
就在这时,一个胆大的客人走上前去搭讪道:“敢问诸位是从哪里来的富商啊?怎么一个个都这么阔气?”
一个移民闻言得意洋洋地说道:“我们是从吕宋岛来的!在那边做些小买卖,发了点小财,现在回来就是要享受生活的!”
“哦,我想起来了,你们不就是半年前移民到吕宋到的那批人吗?能透露一下赚了多少钱吗?”客人一脸讨好道。
移民漫不经心道:“也没多少,就小一万两吧。”
“什么?!”客人失声大喊,缓了半天押住激动得颤抖的手,问道:“你是做什么生意的?”
“我们专注于地质表层纹理研究工程,并致力于民众基本生存保障工作。目前,我们团队仅有两千余名雇员,这只是小本经营,不值一提。”移民一脸自信答道。
作为首批移民至吕宋岛的大明居民,提督府慷慨地赠予他们每人一百亩田地。这么多田地,即使他们夜以继日地耕作,也难以全部耕种完毕。
多亏官府用鞭子逼着那数千个专门种田的土着帮忙,否则就算是累断了他们的腰也根本种不完这么多地。
码头周边的酒楼,类似的晒命之声此起彼伏,高达五百多人参与其中,甚至一些从吕宋岛归来的官员家属也加入了这场炫耀的行列。
毕竟,每成功忽悠一个人迁移到岛上,他们就能获得一两银子的报酬,忽悠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两银。
只需轻松动动嘴皮,不仅能赚到白花花的银子,还能在外人面前风光一把。
这种既轻松又体面的赚钱机会,错过了这次,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好事呢?!
……
在回江宁的路上,朱瞳就开始写奏折,大体内容与自己所见所闻所经历大差不差。
当然,官场的惯例弄虚作假、谎报政绩、隐瞒问题这些肯定少不了,报喜和为了好处而报忧是少不了的。
奏折由寇徽,再到朝会转给老朱之后。
看着眼前的奏折,老朱忍不住热血沸腾,差点一激动就脑溢血了!
“荒无人烟,土地贫瘠,完全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要求朝廷免除吕宋岛十年赋税?!”朱元璋看着奏折上那醒目的描述,露出了一丝冷笑。
这小王八蛋为了好处可真是敢写啊!
要不是都尉司在岛上有一百多人,自己还真的给他骗得一愣一愣的,关键被骗了还要为他着想啊!
不过,接下来的内容却让老朱的眉头紧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