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边塞才子(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似是在表功,其实确实在说他的心。
  在西北这么长时间,除了为百姓做事以外,唐伯虎心里面最坚定的想法就是,自己不能够给太子在下丢脸,自己可是太子殿下的人。
  他有这种想法,皆是因为太子殿下对他的看重。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在唐伯虎看来,太子殿下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足够让自己以死相报了。所以他心里面时时刻刻都念着这个。
  听到唐伯虎的话,朱由校的表情也严肃了起来,伸出手轻轻地拍了拍唐伯虎的肩膀,说道:“你在西北的事情做得很好,本宫也一直有收到奏报。你没让本宫失望,本宫没有看错人。”
  听到朱厚照的这句话,唐伯虎的眼圈有些发红,随后躬身道:“臣不敢让太子殿下失望。”
  “好,做得好。”朱厚照又笑着说道,同时转头看向刘瑾,吩咐道:“让人去准备一桌酒菜,本宫要和唐伯虎好好喝一杯。”
  刘瑾答应了一声,然后转身出去安排了。
  “来,坐下说。”朱厚照拉着唐伯虎坐下,说道:“虽然奏报上也都有说辞,但是很多事情还是要你亲自来说。来,把西北的事情说给本宫听听。”
  唐伯虎自然不敢怠慢,把自己在西北的所见所闻和所做全都详细的向朱厚照进行汇报。
  朱厚照则是一脸认真的听着,不时还开口和唐伯虎说上几句。
  咸阳宫的一座宫殿里面,太子妃看着眼前的宫女问道:“太子殿下不过来用膳了吗?”
  “回太子妃,刘公公刚才来交代过了,太子殿下今日不过来了。”宫女说道:“据说前面来了一位叫做唐伯虎的官员,太子殿下要和他一起饮酒。”
  “唐伯虎?”太子妃有些迟疑的问道:“可是那位边塞才子?”
  “回太子妃,正是那位边塞才子。”宫女脸上带着几分希冀说道:“人家都说大明朝的这位边塞才子,乃是当今第一才子,诗书画都是当时第一,尤其是他做的边塞诗,颇有盛唐之风。”
  太子妃点了点头,有些赞赏的说道:“我也读过一些,的确如此。可是我却不知道太子殿下和他有这么深厚的交情,居然还要把他留在宫里面饮酒,这可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情。你去找一个人来问问,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是。太子妃。”宫女答应了一声,然后赶忙出去找人了。
  很快一位稍微上了些年纪的太监就被带了进来。
  听到了太子妃的问话之后,太监连忙说道:“这件事情好像很多年了,当初唐伯虎被卷入了一场科举弊案,虽然最后查无实据,但因为他做事放荡,陛下还是治了他的罪,想要削了他的功名,永世不得参加科举。”
  “那个时候是太子殿下救了他,把他发配到了西北去。奴婢记得很清楚,当时太子殿下和那个唐伯虎说,要让他用笔来画大明的万里江山,用诗词来写大明的边塞风光。”
  “于是唐伯虎就去了西北,原本只需要在西北待三年,谁想到他一待就是五年。这五年来,唐伯虎走遍了西北的很多地方,写了很多诗,画了很多画。回到京城之后,他苦读一年,一举就考上了进士,然后就跟在了太子身边。”
  “很多人都说太子殿下慧眼识人,说的就是这个唐伯虎。这个唐伯虎也没有让太子殿下失望,这些年做官一向都是勤勤恳恳,名声也非常好。这一次调回到京城,肯定是朝廷要重用他了。”
  老太监说到这里,脸上也带着喜色,然后说道:“这个唐伯虎算是太子殿下的潜邸之臣,如果非要说谁比他更得太子殿下的信任,那也只能是王守仁王大人了。”
  太子妃听到这里,心里面也有了一个大概。
  太子和王守仁的事情,她当然知道的更清楚。
  这位王守仁也是一开始就跟着太子的,跟着太子练兵,跟着太子四处征战,可以说把太子的领兵本是学的很好,现在已经也有大明军方第一人的气势了。
  “不知道他今日来是不是会给太子殿下送来一些诗词或者书画?”太子妃的心里面带着这样的期望,喃喃地说道。
  事实上太子妃猜的没错,唐伯虎的确带来了一幅画,此时正在展示给朱厚照看。
  这是一副很长很长的画,上面画的就是大明朝的边塞之景,雄浑的沙漠、孤立的城墙以及所谓的士卒,看起来如此的真实。
  朱厚照一点一点的看着这幅画卷,脸上的表情也逐渐兴奋了起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