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21章 第十七章:重掌乾坤(八十四节)(121)(2 / 3)
  而对于朝鲜李淏,除了电报告知停止敌对行动,另择使臣带易铭密信前往,宣慰安抚,不得拖延。
而吴能奇、钱虎乙,则宣布自接到命令,立即去职,押解回京。所任职务由陈步明、褚正烈分别代替,如若不从,则命令前方各部,予以锁拿。
对于吴三桂,易铭亦宽宏大量、仁义相待,电告吴三桂知晓,申明吴三桂西南称王,实属吴琦玉逼迫,乃走投无路,不得已而为之。只要吴三桂退回四川、去除帝号、上表臣服大秦,他就还是大秦之臣,还可以为四川之长,还能称周兴侯。
以上安排,众臣满意,对易铭胸襟,莫不佩服,所以感恩戴德,又跪了山呼万岁,这才算完。
易铭安排完毕,下朝已是中午,他进了午膳,带着杨明义到了养心殿,那里是他先前居住的地方。才进去,想起怡晴,于是又往怡晴住处长乐宫赶去,到了长乐宫,但见里面住着些宫女,怡晴旧物,均踪影全无。
这是一个两进的院落,长乐宫前院正殿面阔五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正殿有东西配殿各三间,后院正殿五间,东西有耳房,殿前东西也有配殿各三间,院落东南有井亭一座。
想到当年入京时,易铭让怡晴住慈宁宫,而怡晴不允,她说慈宁宫为皇后所在,她为妃子,不敢僭越,易铭见她谦逊,不好强求,就随了她。
时值深秋,但见眼前景象,万物飘零,了无生气,易铭怅然若失,心情抑郁,一时悲从中来,闷闷不乐。问了旁边宫女,禀告易铭,说怡晴就是在后院正殿悬梁自尽的,易铭又细问,因在场宫女不知,易铭无法了解当时情况,只得作罢。
出了长乐宫,易铭又赶往静思宫,这里原来叫钟粹宫,那是思沅修行之所。想到思沅,易铭心情多少好受了一些,想着自己带着她去了自己的年代,听韩知礼、杨明义说过,思沅到了现代社会,就住进了医院,几个月下来,病也已经好了。只是易铭一直奇怪,思沅及秦会,怎么不和韩知礼、杨明义两个一起回来。
随后,易铭随便看了看其它宫殿,这儿原来住着魏如是等八艳,想到魏如是几个人被琦玉赏给了范旷等人,易铭心里既惋惜又窝火,心疼得只骂娘。
易铭在宫里漫无目的地走着,到了下午,随行太监秦草禀报说秦任、蒋赤信等在养心殿候着求见,易铭听了,只得回身赶往住处。
易铭到了养心殿,这秦任、蒋赤信、卫好才、顾炎武、韩知礼五位内阁成员,行过了大礼,易铭赐了平身,照几年前惯例,给几个搬来椅子坐了。
这几个见易铭还是如同先前一样体谅臣工,歌功颂德,又道谢了几回,方才又坐下。不及易铭垂询,秦任内阁之首,早将这日大事,一并报来。
原来散朝后,按照易铭旨意,这几人于内阁大堂,召集朝会文武百官,搞了个人人过关。
但凡与吴琦玉扯上点关系的,轻则监视居住、停职反省,重则就地免职、关入刑部大牢,严肃查办。杨明义还带过来上千禁军,会同刑部差役,举凡秦任、蒋赤信、卫好才、顾炎武、韩知礼等,以琦玉、李侔为主犯,范旷、王夫之、钱谦益、方光琛等乃胁从,按图索骥、顺藤摸瓜,凡与以上人等能够牵扯得上关系的,扯出萝卜拔出泥巴,当场定了嫌疑。不管其官儿有多大?功勋多显著?文才有多好?武艺多高强?均即刻控制。经此大网一张,大秦朝众臣工,竟牵连了十之五六。又传令苏飞虎处,将这些罪臣家眷,要么押解有司集中关押,或安排百八十人四面围了,外头进不去,里面出不来。京城一地,因此被搞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朝廷上下自然惶恐万分、人人自危,相互间又彼此揭发、栽赃陷害,甚或有不少被构陷蒙冤的,酷刑之下,张嘴如同疯狗,一般乱咬。如此一来,满朝文武,牵连者众,居然没有几个是清白的了。到了后来,甚至还有人检举说就连朱信,也勾结吴琦玉加害赵龙甲。
这几人越加感觉事情难办,又不敢私自做主,所以几个一商议,只得前来求易铭圣断。
易铭早就料到会是这种结果,他看了看这几个,好半天才说道:“朕不是说过吗?首恶必惩、胁从不究,你这几个都当耳边风啦?”
那秦任颇感为难,对易铭道:“皇上,自陛下西方云游在野期间,吴琦玉误国乱政,自然首恶之人。但其夫李侔,所作所为,不好定性,而其人又身为陛下皇兄,这该如何办?微臣等没有主意,请陛下示意。”
易铭从来以为他这李侔祖宗,谦谦正人君子一个,他断断不会乱来的,可能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吴琦玉独揽大权,他这个太上皇有名无实的情况发生。否则,他为什么不自立为一国之君,而要让自己襁褓中的婴儿当皇帝呢?
所以易铭早就有了意见,他对这几个说道:“唐王与朕,实为兄弟,从来情谊深厚,他在这件事情上过错不多,所以就不要追究了,以后朕还要待他如初,绝不怪罪于他。”
秦任听了,虽然知道易铭历来宽宏大量、宅心仁厚,但对唐王李侔免于处罚,一句话就给定了性,也还是感到意外。他哪里知道李侔和易铭的这种关系,远非他心里想象的那样简单,以为就两人就堂兄弟而已!
易铭对于如何处置李侔、吴琦玉和印生,其实也左右为难,他想过:既然李侔和吴琦玉是自己直系祖先,那么印生是不是自己的祖先,对于这个可能性,他没有时间和机会详加了解。所以他想:假如要治吴琦玉、李侔和印生篡逆之罪,多半是死。然而这就麻烦了,自己岂不是亲手杀了祖宗先人板板,把自个儿存在的理由也给灭掉了,到后来,如何交代,这事儿复杂又难办。
秦任在那儿还在恭维易铭,见易铭一时沉思无语,又问道:“皇上,那范旷呢?还有钱谦益、王夫之怎么处置?”
易铭早就考虑好了,这范旷无非是和吴琦玉走得近,伤天害理之事,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出。这段时间,易铭早就对琦玉一党作了细致了解,其中各色人等所作所为,早就一一盘算清楚,所以对于范旷的处置,易铭早就有主意。
他考虑好了,就对秦任几个说道:“至于忠谏侯范旷嘛!他的为人朕很清楚,这老夫子直脾气,大嘴一张,什么都敢说,也曾经数度给我难堪。虽然迂腐不可救药,但要说他有什么大罪,这可谈不上。只是话虽如此,他当什么辅政大臣,位及台阁,却是高看他了。朕也不想办他,就让他一门心思去修书吧!反省反省,将来把一些事情想明白了,我还要用他。而钱谦益这老混蛋,从来小人一个,属屈膝谄媚之徒。更可恨的是,他居然敢要老子的陶小小,还逼死老子的义妹柳如是。你们说,此人该当何罪?”
秦任见易铭说到这儿,咬牙切齿一般,他心里也被吓得不轻,于是心想:还好还好,当年幸亏我把邹湘兰给供着养着,视为娘亲一般,一个指头也不敢碰,否则,老夫今日死无葬身之地……。
秦任明白了其中利害,战战兢兢地回答道:“皇上,陶小小已经接回,如何处置,请皇上示下。钱谦益小人嘴脸、狼子野心,又作恶多端。微臣认为,当诛灭九族、凌迟处死,皇上以为妥否?”
易铭听他说陶小小接出来了,他颇为关切问道:“她和钱谦益,怎么样?”
秦任听了,只得如实相告,答道:“禀皇上,皇上息怒,小孩都快半岁了。” ↑返回顶部↑
			
			
			
			
			
		而吴能奇、钱虎乙,则宣布自接到命令,立即去职,押解回京。所任职务由陈步明、褚正烈分别代替,如若不从,则命令前方各部,予以锁拿。
对于吴三桂,易铭亦宽宏大量、仁义相待,电告吴三桂知晓,申明吴三桂西南称王,实属吴琦玉逼迫,乃走投无路,不得已而为之。只要吴三桂退回四川、去除帝号、上表臣服大秦,他就还是大秦之臣,还可以为四川之长,还能称周兴侯。
以上安排,众臣满意,对易铭胸襟,莫不佩服,所以感恩戴德,又跪了山呼万岁,这才算完。
易铭安排完毕,下朝已是中午,他进了午膳,带着杨明义到了养心殿,那里是他先前居住的地方。才进去,想起怡晴,于是又往怡晴住处长乐宫赶去,到了长乐宫,但见里面住着些宫女,怡晴旧物,均踪影全无。
这是一个两进的院落,长乐宫前院正殿面阔五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正殿有东西配殿各三间,后院正殿五间,东西有耳房,殿前东西也有配殿各三间,院落东南有井亭一座。
想到当年入京时,易铭让怡晴住慈宁宫,而怡晴不允,她说慈宁宫为皇后所在,她为妃子,不敢僭越,易铭见她谦逊,不好强求,就随了她。
时值深秋,但见眼前景象,万物飘零,了无生气,易铭怅然若失,心情抑郁,一时悲从中来,闷闷不乐。问了旁边宫女,禀告易铭,说怡晴就是在后院正殿悬梁自尽的,易铭又细问,因在场宫女不知,易铭无法了解当时情况,只得作罢。
出了长乐宫,易铭又赶往静思宫,这里原来叫钟粹宫,那是思沅修行之所。想到思沅,易铭心情多少好受了一些,想着自己带着她去了自己的年代,听韩知礼、杨明义说过,思沅到了现代社会,就住进了医院,几个月下来,病也已经好了。只是易铭一直奇怪,思沅及秦会,怎么不和韩知礼、杨明义两个一起回来。
随后,易铭随便看了看其它宫殿,这儿原来住着魏如是等八艳,想到魏如是几个人被琦玉赏给了范旷等人,易铭心里既惋惜又窝火,心疼得只骂娘。
易铭在宫里漫无目的地走着,到了下午,随行太监秦草禀报说秦任、蒋赤信等在养心殿候着求见,易铭听了,只得回身赶往住处。
易铭到了养心殿,这秦任、蒋赤信、卫好才、顾炎武、韩知礼五位内阁成员,行过了大礼,易铭赐了平身,照几年前惯例,给几个搬来椅子坐了。
这几个见易铭还是如同先前一样体谅臣工,歌功颂德,又道谢了几回,方才又坐下。不及易铭垂询,秦任内阁之首,早将这日大事,一并报来。
原来散朝后,按照易铭旨意,这几人于内阁大堂,召集朝会文武百官,搞了个人人过关。
但凡与吴琦玉扯上点关系的,轻则监视居住、停职反省,重则就地免职、关入刑部大牢,严肃查办。杨明义还带过来上千禁军,会同刑部差役,举凡秦任、蒋赤信、卫好才、顾炎武、韩知礼等,以琦玉、李侔为主犯,范旷、王夫之、钱谦益、方光琛等乃胁从,按图索骥、顺藤摸瓜,凡与以上人等能够牵扯得上关系的,扯出萝卜拔出泥巴,当场定了嫌疑。不管其官儿有多大?功勋多显著?文才有多好?武艺多高强?均即刻控制。经此大网一张,大秦朝众臣工,竟牵连了十之五六。又传令苏飞虎处,将这些罪臣家眷,要么押解有司集中关押,或安排百八十人四面围了,外头进不去,里面出不来。京城一地,因此被搞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朝廷上下自然惶恐万分、人人自危,相互间又彼此揭发、栽赃陷害,甚或有不少被构陷蒙冤的,酷刑之下,张嘴如同疯狗,一般乱咬。如此一来,满朝文武,牵连者众,居然没有几个是清白的了。到了后来,甚至还有人检举说就连朱信,也勾结吴琦玉加害赵龙甲。
这几人越加感觉事情难办,又不敢私自做主,所以几个一商议,只得前来求易铭圣断。
易铭早就料到会是这种结果,他看了看这几个,好半天才说道:“朕不是说过吗?首恶必惩、胁从不究,你这几个都当耳边风啦?”
那秦任颇感为难,对易铭道:“皇上,自陛下西方云游在野期间,吴琦玉误国乱政,自然首恶之人。但其夫李侔,所作所为,不好定性,而其人又身为陛下皇兄,这该如何办?微臣等没有主意,请陛下示意。”
易铭从来以为他这李侔祖宗,谦谦正人君子一个,他断断不会乱来的,可能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吴琦玉独揽大权,他这个太上皇有名无实的情况发生。否则,他为什么不自立为一国之君,而要让自己襁褓中的婴儿当皇帝呢?
所以易铭早就有了意见,他对这几个说道:“唐王与朕,实为兄弟,从来情谊深厚,他在这件事情上过错不多,所以就不要追究了,以后朕还要待他如初,绝不怪罪于他。”
秦任听了,虽然知道易铭历来宽宏大量、宅心仁厚,但对唐王李侔免于处罚,一句话就给定了性,也还是感到意外。他哪里知道李侔和易铭的这种关系,远非他心里想象的那样简单,以为就两人就堂兄弟而已!
易铭对于如何处置李侔、吴琦玉和印生,其实也左右为难,他想过:既然李侔和吴琦玉是自己直系祖先,那么印生是不是自己的祖先,对于这个可能性,他没有时间和机会详加了解。所以他想:假如要治吴琦玉、李侔和印生篡逆之罪,多半是死。然而这就麻烦了,自己岂不是亲手杀了祖宗先人板板,把自个儿存在的理由也给灭掉了,到后来,如何交代,这事儿复杂又难办。
秦任在那儿还在恭维易铭,见易铭一时沉思无语,又问道:“皇上,那范旷呢?还有钱谦益、王夫之怎么处置?”
易铭早就考虑好了,这范旷无非是和吴琦玉走得近,伤天害理之事,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出。这段时间,易铭早就对琦玉一党作了细致了解,其中各色人等所作所为,早就一一盘算清楚,所以对于范旷的处置,易铭早就有主意。
他考虑好了,就对秦任几个说道:“至于忠谏侯范旷嘛!他的为人朕很清楚,这老夫子直脾气,大嘴一张,什么都敢说,也曾经数度给我难堪。虽然迂腐不可救药,但要说他有什么大罪,这可谈不上。只是话虽如此,他当什么辅政大臣,位及台阁,却是高看他了。朕也不想办他,就让他一门心思去修书吧!反省反省,将来把一些事情想明白了,我还要用他。而钱谦益这老混蛋,从来小人一个,属屈膝谄媚之徒。更可恨的是,他居然敢要老子的陶小小,还逼死老子的义妹柳如是。你们说,此人该当何罪?”
秦任见易铭说到这儿,咬牙切齿一般,他心里也被吓得不轻,于是心想:还好还好,当年幸亏我把邹湘兰给供着养着,视为娘亲一般,一个指头也不敢碰,否则,老夫今日死无葬身之地……。
秦任明白了其中利害,战战兢兢地回答道:“皇上,陶小小已经接回,如何处置,请皇上示下。钱谦益小人嘴脸、狼子野心,又作恶多端。微臣认为,当诛灭九族、凌迟处死,皇上以为妥否?”
易铭听他说陶小小接出来了,他颇为关切问道:“她和钱谦益,怎么样?”
秦任听了,只得如实相告,答道:“禀皇上,皇上息怒,小孩都快半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