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22章 第十七章:重掌乾坤(八十五节)(122)(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八十五节:天下乱局尚未平,二吴呼应费精神。
  (122)
  秦任见了来人,就吩咐道:“情况如何?快报与皇上。”
  那人跪在地上,神色慌张,上气不接下气说道:“禀皇上,东南、东北、西南前方回电……。”
  易铭关切说道:“不要急,慢慢说。”
  那人接着道:“东南吴中侯褚正烈将军来电,说他已率军杀了钱虎乙,稳定了东南局势,又通电全国,拥护皇上重登大位、再造大秦、铲除乱党……。”
  众人听了,都兴奋不已,易铭连声说:“好好好!”
  原来东南江南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都在钱虎乙控制之下。褚正烈等大秦旧臣,知道了易铭发动政变、重掌乾坤的消息,因此不等钱虎乙有所动作,他联系信得过的军官,采取决绝手段,激起兵变,攻杀了钱虎乙,迅速平定了东南半壁。所以难怪易铭等人喜形于色了,只是易铭心情激动之余,还是觉得可惜了钱虎乙。
  那人又报告道:“南平侯郑成功、威远侯云中飞、彰义侯刘国轩等将军等也来电祝贺,说不日将北上叩见陛下……。”
  易铭更是兴奋,只是转而问道:“东北如何?有没有消息报来?吴三桂呢?这厮反应如何?”
  那人答道:“成兴侯陈步明将军密电,说吴能奇抗命不遵,看样子已是铁了心要造反,陈将军说他会相机行事……。”
  易铭等听了都急了,这吴能奇坐拥东北,麾下近五十万大军,要是他造起反来,事情就麻烦了。
  吴能奇可不是等闲之辈,放眼大秦,能和他一较高下的帅才可没有几个。
  易铭看了看眼前众人,秦任、蒋赤信、卫好才、顾炎武、韩知礼等,甚或陈步明、王定国、孙象丙、李马丁、褚正烈,感觉都不是吴能奇的对手,用兵征战,战场决胜,似乎还差得很远。
  易铭见几人面面相觑,听闻吴能奇不遵王令、意欲造反,都被吓着了。他想了半天,心里仍旧没主意,只得又问道:“你们说:眼下怎么办?他要是反了,这仗怎么打?我大秦有多少军队?打不打得过?”
  几个人没有主意,只韩知礼道:“皇上,是不是要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对策?”
  易铭只得说:“好!你快去安排,至于什么人参加,你自己看着办。”
  韩知礼听了,怔了片刻,想不到这么大的事情,安排叫他做。只是他不敢推却,只得答:“是!”就风风火火告退安排去了。
  易铭见他走远,又问跪在地上那厮道:“吴三桂什么情况?快说!”
  那地下跪着之人,此时顾不得腰酸腿疼、四肢麻木,答了一声:“是!”又禀告道:“吴三桂也拒不奉召,说皇上如顾念往日情分,他同意去帝号,但要皇上答应他永为西南之主,并要挟皇上正式封他为周王,不然、不然……。”这厮不敢说下去。
  易铭急问道:“老子被你急得半死,不然什么?不然他要造反?”
  那人答:“是!”又禀告道:“吴三桂说要兴百万雄兵,打进北京,灭、灭了大秦……。”
  易铭生气骂道:“妈的!他口气不小。”但骂倒是骂了,这吴三桂也着实不好对付,易铭想到:要是西南东北,同时闹将起来,这天下谁执牛耳,鹿死谁手、尚难预料。
  易铭问秦任几个道:“他手底下都有哪些人?郭云龙?马宝?王屏藩?胡国柱?方光琛呢?方光琛抓到没有?”
  秦任一听就傻了眼,因为他还未来得及报告的就是方光琛,自早上事变,其他乱党都几乎一网打尽,就只有方光琛碰巧未上朝。可能泄露了消息,这方光琛居然留下一家老小,他自个儿跑掉了,城里关门收查大半天,连人影都没有见到。所以秦任以为,方光琛身在大秦,而其心思无疑在千里之外的吴三桂那里,看来吴琦玉也给他忽悠了。
  秦任如是想,易铭同样何曾不是。方光琛从来自视甚高,往往自比诸葛孔明、管仲夷吾。自大秦立国,易铭对他素来不甚器重,所以方光琛有意见。好不容易易铭一走,他在琦玉这里,反而得到重用、位及台阁,琦玉一倒台,方光琛自然前途暗淡,所以易铭断定方光琛肯定是投靠吴三桂去了。
  想到方光琛,易铭又对琦玉用人感到难以理喻,这家伙明显是吴三桂安插在朝廷里的耳目,吴琦玉连这个都未曾料到。想到这里,易铭不禁摇了摇头,心情颇为沉重。
  御前军事会议在乾清宫召开,除了前头琦玉通知来京开会的上百重要将领,还有大秦各级重要官员,当然,周文秀、杨明义、赵元成、苏飞虎、奚大才、范宏志、彭良臣、郎佑君、鲁尚义等功臣,均赫然在列。
  会议一直开到晚上十来点钟仍未结束,这种疲劳战术搞得易铭咬牙切齿痛恨不已,要不是事关大计,他早就拂袖而去了。
  原因在于与会文武百官,对于如何处理吴能奇、吴三桂二吴的对策,表面上积极建言献策,你方说罢我登场。然而众说纷纭、场面热闹,但好计良谋、措施手段,却是乏善可陈。议了几个小时,依旧久议不决,易铭无奈,传旨御膳房安排大宴,准备宵了夜继续开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