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悄然攻击(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不很了解,宣传不信任政府,不信任公司,不信任朋友……这竟也能得到别人的赞誉,令我感到莫名其妙。这种题材,根本不应当出现。一部好电影,应该给人以触动,使人更加积极,更加乐观……《活埋》只是一部低俗的惊恐片,不符合这些要求。
  此外,我不明白张斯为何要拍一部美国片。
  美国与华夏建交多年,向来友好相处,而片中对彼邦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究竟是为了什么?这分明是在给国家抹黑,使得彼邦误会我国民众的意思,影响两国关系……”
  忽然冒出这么一篇影评,而且流传甚广,令人惊奇。
  民众非常不解,张斯也非常不解,一些此片的爱好者,立即发文反驳:“作者脑子大概是被驴踢了,电影的好坏只在于导演的才华,与题材有什么关系?
  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另类的导演,竟然‘不符要求’来评价。
  美国人高价买走《活埋》,民众对其中的内容反应热烈,一片好评。人家都没说什么,你拍什么马屁,‘给国家抹黑’‘影响两国关系’这类话都说出来了。这一副崇洋媚外的嘴脸,看着令人恶心。
  至于不予上映的话,最好慎言。
  国内的检查制度被救严格,电影人苦不堪言,观众也大苦其事……经过许多人的努力,好不容易才取得了少去进步。若是因你的一言,而又退回去,你真可算华夏电影的罪人了!
  言尽于此,多说无益……”
  而议论并未因反驳而停止,大批地出现,仿佛是预谋好一般。
  “张斯借《活埋》说桃源高架桥之事,用意是讽刺政府……”
  “保罗的原型据说是被埋的某某,正是桃源……”
  “影片愿意是在挑动民众情绪,借此引发对政府的议论……”
  “这种指桑骂槐的方法,在华夏电影上,倒是首次……”
  “……”
  议论纷起,开始对影片抹黑,一轮接着一轮。
  影迷们气愤地反驳,开始还在讨论影片的质量,谈论它的灯光如何精准,布景怎么真实,镜头如何灵活……被无理攻击的时间一长,也忍不住坡口大骂。
  “桃源高架桥本来就是政府的错!”
  “他们不过是一群阴险的小人,哪会管百姓的死活……”
  “就如近来新出的条例,分明是为了保护达官显贵,无耻之极……”
  “草菅人命,他们向来擅长……”
  “……”
  话题越来越露骨,影迷们脑袋发热,早忘了“莫谈国事”的习惯。由向对方反驳,转向攻击政府,文章连篇累牍,声势浩大。
  “看你还嚣张……”张泽浩捧着报纸,得意地笑了笑。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