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教授书籍(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再接再厉啊……”
  “……”
  来此的人,无论是记者,学生,还是老师,对此事都极为佩服。拼命地鼓掌,同时也不忘打趣,一时之间,气氛颇为热闹。
  待声响息下,张斯才开口笑道:“诸位也实在缺德,如今生活窘迫,大家不如捐些给我,如何?”
  顿时一片嘘声,此起彼伏。
  “今天招诸位来此,与此有些相关,”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前些日子,有位先生写文章批评我,说我‘锦衣夜行’,只顾爱惜羽毛,没什么大局观。我从善如流,于是就把诸位请来,谈谈自己的功绩,好显摆显摆。”
  又是一阵哄笑,他们都看了那篇文章。
  说的颇有些道理,没想到张斯或提及此事,更做出一副“我很了不起”的姿态,以表示迎合,实在令人忍俊不禁。
  “就知道搞怪……臭小子,说重点。”身后的张相文笑骂了一声。
  “校长大人发话了,我们重头开始,”他微笑着,整了整面容,说道:“有人推算,我筹建‘秋枫书院’大概花了五千万,其实不准确”,他捏了个手势,“我花了八千万,剩下的身家,只够每天早上吃根油条,喝碗豆浆。一切得靠母亲大人养着,又变回了‘啃老族’,所以我每天都表现良好,请示问安,端茶递水,好生伺候着,就怕她嫌弃我,将我赶出家门。”
  虽然说的俏皮,还是令大家吃了一惊。
  不曾想,他竟然做的如此绝决,将老底都花了。大家同时也在疑惑,这多出的三千万,又花哪了呢?
  “其中的两千万,依然花在了建筑上,”张斯开始解释,说道:“我在各个学校附近,修建了精致的屋舍,以作教室居住之所。虽然比不得富贵人间在山上的别墅,也看不出奢华的影子,但可以保证清新宜人,风景秀丽。”
  媒体人越发疑惑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目中全是不解。
  希望小学修建不易,既然如此艰苦,怎么又花那么多钱建精致屋舍?有这许多银子,不若多修几所学校的好。老师既去任教,当然也要过些艰苦日子的。
  “我知道大家的疑惑,”他看了看,淡然地微笑,说道:“贫困区教育落后,非一两日可以改变,须得放慢脚步,踏踏实实地走。外间的议论,想必大家也很清楚。师资力量跟不上,一切都是白搭。”
  等大家反应了一会儿,明白了意思,他才继续开口:“而贫困区底子薄,可以说完全没有基础。底蕴要慢慢积累,所以我想请一批厚重的人,去主持大局,将底子打好。这也是我反对随便派人前往的原因,我要做的是真切的教育,而非糊弄人的把戏!”
  豁然一惊,许多人兀地抬起头,向他看去。
  张斯面色淡然,与方才并不多大区别。但大家能感受到话中的严肃意味,现场的氛围也不禁变化,一些人下意识地坐直了腰,静静听他说。
  “桃源中学这两年的成就,大家都见识过了,”他缓了缓语气,说道:“我们摸索之下,也积累了一些心得。所以在兴办义学的时候,将这一模式,考虑在内,希望能做出一些成绩,不至令贫困区的孩子失望。
  那些精致的屋舍,都是为一些退休的老教授准备的。因为年纪大了,行动不便,他们的生活必须比别人精致些。
  找诸位来,也是为了此事。请大家尽力宣传,就说我等兴办义学,缺厚重人物主持具体事宜。若是一些赋闲的教授、学人有帮忙的意思,尚请早日联系在下,以便共为贫困区的教育出些气力。”
  记者至此恍然,原来这场发布会,是为了这个缘故。
  小学需教授,岂非大材小用?但桃源中学的成绩摆在那儿,大家想想,又默然起来。这一模式,似乎真有些作用。
  “这不单是为学生考虑,”张斯续道:“也是为了老师考虑,许多教授学人,都在做学问。可惜都市通邑,太过喧嚣,实在不是什么好地方。穷乡僻壤不同,人情淳朴,景色秀丽,既可静心研究学术,也可修身养性,延年益寿。”
  他偏转过身,让大家可以看清后面。
  椅上的许多老师站起身来,都拱了拱手,微笑着又坐了回去。许多人不解其意,被这一举动搞糊涂了,相互间窃窃私语。
  张斯也向几位拱拱手,转回头来,说道:“方才共有十二位,均是我校老师,至于以前的职位,不是教授,就是研究员……在我校这段时间,贡献很大,彻底改变了一个浮躁中学的气质。此次,他们将踏上新的旅程,成为第一批进义学的老师。”
  许多人不约而同地“哦”了声,心下了然。
  方才就觉得古怪,为什么要请那么多人上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