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小李飞刀(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寻欢与以往任何武侠人物都不同,显得颓废又悲伤,仿佛只有睡梦中才能安稳些。不停地喝酒,不停的咳嗽,就像一个痨病鬼。这样的人,如何得到读者的喜爱?若是主人公得不到读者喜爱,它的下场已可以预见。
  所以我的担心,并非全无必要。
  但翻了几章之后,我的想法又改变了。这实在是个有魅力的人,胸怀宽广,相貌英俊,尽管病怏怏的,却也带着一种苦涩的潇洒。每当写到他那双修长的手时,我脑中就会浮现他的形象,确实有种别样的美感。
  至于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书,我一时之间似乎难以下结论。因为与张斯的风格差的很远,仿佛出自两个不同人之手。而里面的描述,又是闻所未闻的,根本找不到参照之物,甚而令人怀疑,这是否为武侠……”
  这是最早的评论,言语有些凌乱,这也在意料之中。
  大部分的读者,脑袋中都非常错乱,被这种全新的写法震住了。依着阅读的惯性,他们对新生的事物,会有排斥的心理,但《多情剑客无情剑》却是那样出色,尽管初看时百般别扭,之后则不知不觉地陷入其中。
  台湾著名作家曹正群曾经评价说:“《多情剑客无情剑》不仅是一部阐明武学真谛的书,还是一部写尽人世间世态炎凉的人情历史画,更是一部触动社会现实,探索人生的警世名著。”
  一望可知,是极高的评价,由此也能想象出它的质量。
  作为古龙的巅峰之作与最高成就,尽管有人不喜爱李寻欢这个人物,但不能否认这部小说的价值。无论是情节,或是人物,无论是细节,或是风格……这都是一部无可挑剔的杰作,简直会令读者欣喜若狂。
  刚开始的时候,一些读者发表评论,说“不喜欢这本书,颜色一直是阴暗的,看不见丝毫阳光的地方。这样的武侠实在太古怪了,那么主观的笔法,莫名其妙的语句,简直没有丝毫以前的影子。尽管有人夸,但我仍认为,这是一部实验作品,如此而已……”
  这能代表一种意见,毕竟习惯金庸那种古典柔和的味道,对眼前这种极具风格化的东西,短时间内确实难以接受。外界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有高声叫好的,也有表示失望的。对于张斯的转变,大家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支持与反对,都是大有人在。
  而当第三个星期过去的时候,情况终于开始改变了。
  这是一个适应期,最终的定论,在这段时间中形成的印象十分重要。图书依然在发行,势头不单未见,竟还稍稍攀升了些。作为一本起点绝高的书,这种事是非常难得的。而《多情剑客无情剑》并不像《神雕》那样,可以通过现实中的舆论影响造成轰动,它的一切,须得凭借本身的质量。
  “环环相扣,**迭起,这是一部精彩的武侠小说,也是给我惊喜最大的一部。张斯的前三部,我是极喜爱的,浩瀚博大,无声无息,是一种大师的风采。将各类庞杂的知识,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悄悄放进武侠小说中,再没人能比他做的好。
  许多孩童,都在其中得到了好处,了解了许多东西。这与作者的个人修养有关,反观一些纯文学作家,却显得很贫瘠。所以前段时间,会有‘作家学者化’的说法,有了深厚的底蕴,对一位作家而言,绝没什么坏处。
  我们知道,张斯精通历史,这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历史与武侠的嫁接中,几部作品都做出了良好的表率,树立了一个标杆。可以说,这是他极为擅长的东西。武侠也借此机会,增加了自己的厚重。而今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却放弃了自己的优势,要重新开辟一条新路。
  江湖就是江湖,江湖也是所有。
  用最直接的描述,甚而连旁白都去掉,只凭对话就可营造跌宕起伏的情节。用最精炼的语言,或者说是在用优美的短时,写作了这部长篇。而他也不再藏着掖着,锋芒毕露,导致全书的语言极度哲学化,竟有那么多的文字给人一波又一波的震撼。
  这是一代通俗小说大师的自信,丢开所有的依恃,重头再来。
  在‘射雕三部曲’中,他的才华被学识掩盖,以至于许多人看不出了。现在去掉了遮蔽的外表,那精致灿烂,流光溢彩的才华,就在眼前,看的人惊心动魄。
  个性而唯美,阴暗又深沉,这是我对这部书的评价。在心里的排行,我将它放到《神雕》与《倚天》的前面,与《射雕》并列。因为这一开创新的著作,就要掀起新的浪潮,成就新的流派……”
  这是截取的评价,可以看出,读者经过了短时的震惊,已经恢复了平静。
  这是一个好兆头,因为现在不用担心书质的问题,只要读者的心态正常,给它一个顶级的评价,当属意料之中。而且也没有必要因为“射雕三部曲”而攻击这一部,尽管前世的读者,也是各有喜好,但大部分的武侠读者,对于金古两人都是同样喜爱的。
  “张斯想为武侠添一条新路,在他提拔几位个性作者的时候,就有明确的表态。因为效果不大明显,他终于亲自出手了。
  可以说,这一招真如天外飞仙,潇洒灿烂。
  一般作者的变化,都是循序渐进的,他却来了一个绝地翻转。从《多情剑客无情剑》上,看不见任何以往的痕迹,仿佛一下子就出现在了地球上。而从文字到结构,从人物到对话,竟也没有丝毫的相似处。
  由内而外,全是崭新透亮的。
  武侠重打斗,以时下的习惯,要写到分毫毕现,栩栩如生才算好的。而‘小李飞刀’却只有一招,甚而连怎么发出去的都不知道。大家只知道,李寻欢总在需要的时候出手,并且绝不虚发,出手必见血。
  这样一部长篇,自始至终却只有一招,这在之前谁能想象得到?张斯是有意将事情做绝,把传统打破,以与时下的潮流区别开。而且,我必须要说一句,这是我见过的最帅的一招,神秘而伟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