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国学泰斗的愤怒(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名校官微的运营一般都是普通的教职员工,未必是治学之人,所以给伪作点赞也正常。
  网友们则一片茫然,他们觉得那篇伪作很真啊,写得很好啊!
  这只能说明,创作伪作之人也是个牛人,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准。
  师范大学陈教授看到微博后,瞬间拍了下桌子:“我特么还傻傻地在这研究呢,原来是伪作啊,我就觉得这个作文有个别论点有问题,难怪啊!就是因为网上吵得太凶,我就一直忍着没说李亦儒作文有问题。我一直想说,虽然值得满分,但内容并不完全正确。幸亏没在网上发表这样的观点啊,好悬。”
  他老婆瞪眼问道:“既然内容不完全正确,那为什么值满分呢?”
  陈教授解释:“首先满分不代表作文完美无缺,而是在所有作文中,这么一小部分作文处于第一梯队。而这篇伪作明显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
  至于李亦儒的水平,他并不是和学生一个档次的,不能和他们对比。”
  “我觉得也是,他是你这个级别的。”
  “呃……”陈教授抬起手指了指天。
  “他在你之上?”老婆一惊。
  “不,我隐约觉得,他很可能在所有人之上。”
  ……
  因为是成稿,所以李亦儒很快就把2万字的论文挂在了网上。
  网友们纷纷下载,文化界众人更是连忙挑灯夜读。
  高考作文事件闹得太大了,文化界众人对此关注极高,京城大学国学泰斗张鸣瑞教授第一时间就下载了论文,这篇论文便展示在了他的电脑屏幕里:
  【《《庄子》内篇的成书年代研究》
  摘要:根据内含的字词只可以确定一个文本的晚出,而无法确定它的早出。对《庄子》内篇内含字词的实证研究表明:“神人”作为复合词在《庄子》内篇中多见,表明其成书在《淮南子》之后;“野马”作为一意象词出现,表明其成书当在汉末佛经《道行般若经》之后。
  一、文本内含的字词只能确定一个文本的晚出。
  自唐宋以来,《庄子》内篇被认为是战国庄子自己的作品,外杂篇是庄子后学的续貂,从而内篇在前,外杂篇在后。近代以来这种认识几成定论。
  但是,根据汉文字的演化特点来确定古代文本的成书年代,我认为这是文本考证学的一个新的尝试。
  ……
  因此,笔者这里对《庄子》内篇所含的“神人”和“野马”“鲲鹏”“蝴蝶”等词的发生学进行讨论,从中可以显示出《庄子》内篇并不像人们所习惯认为的那样早出。
  二、“神人”作为一复合词出现于《淮南子》以后,主流观点在《庄子》部分外杂篇中找出了“道德”、“性命”、“精神”这几个复合词从而证明这些外杂篇相对《孟子》或相对战国中期而后出,这一点上他们或许是正确的。
  但他们因此认定这些外杂篇相对《庄子》内篇而后出,则经不起考验。因为我们发现,《庄子》内篇中还有比“道德”、“性命”、“精神”这些复合词更晚出的一个复合词─“神人”。
  ……
  “神人”“野马”“鲲鹏”“胡蝶”等在《庄子》内篇中的出现,即可证明《庄子》内篇的成书当在汉代以后,我这一结论虽十分新奇,但并不失理据,可供大家讨论。
  参考文献:
  [1]徐复观.华国人性论史·先秦篇[ M]. 三联书店, 2001.
  [2]汤用彤.印du哲学史略[ M]. 载《汤用彤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2000.
  [3]闻一多.周易与庄子研究[M].巴蜀书社, 2003.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