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哈佛大学驾到(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褚芸芸啪地一敲桌子:“既然是极个别极个别的个例,为什么就不能就事论事特事特办呢?”
  一个观众突然站起来了,激动地挥手要麦克风。
  马东东道:“工作人员,给那位观众一个麦克风。”
  这位大哥接过麦克风,义愤填膺地道:“我实在听不下去了,那些说不能破例录取的人,我想问问你们,你们没有孩子么?
  当你孩子试卷被误判了,你怎么想?!26分的错误是你们的,不是李亦儒的错误!26分是你们才华不济阅卷不认真的耻辱,不是李亦儒的耻辱!
  如果李亦儒有什么错误,那他错就错在,参加了一场压抑天才的考试!
  未来20年后,如果再谈到今天的这幕,人们只会说曾经有个考生在高考作文里提出了学界新观点,但作文只被判了26分。
  20年后的人们笑话我们支持李亦儒的还是笑话你们顽固派,我们且看!
  如果破格录取李亦儒,20年后的人们究竟对此是褒是贬,我们且看!
  而且我认为,高考相对严肃古板,然后才诞生了高校自主招生,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作为高考制度的补充,不就是应该有更大的权利和自由度么,不就是在面对特殊情况的时候,招生能够更灵活更多变么?
  如果默守陈规,那还搞什么自主招生?
  而今天26分作文事件,是高考体系下的错误,那为什么不通过富旦大学的自主招生方式,来弥补高考的错误呢?
  有人说名校不能打破规则,容易让名校失去公信力。但我想说的是,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想法,如果富旦大学打破规则,特招了李亦儒,这何尝不是一种壮士断腕的改革呢?
  这何尝不是推进自主招生改革乃至高考制度修正的关键的第一步呢?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学校,难道没有重大意义么?”
  越说越激动的大哥,猛地一甩衣袖,铿锵有力地道:“默守陈规,掩耳盗铃,熟视无睹,装聋作哑,我说的不是你们,我在对我的教学生涯进行自我反思,谢谢!”
  大哥猛地往椅子上一坐,把椅子坐得咯吱一声。
  紧接着,全场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马剑激动地道:“陶老师,您说得真好!”
  “没想到会站起来发言,早知道写个稿子了。”老陶意犹未尽。
  掌声停歇,柳依依终于发言了,她道:“其实,在我们还在谈论是否应该打破常规特招李亦儒的时候,内地以外的很多名校,已经决定对李亦儒特招了。
  李亦儒没报考香江的大学,但香江大学的会谈昨晚结束了,香江中文大学的邀请也在今早发出。
  李亦儒连新嘉坡国立大学都没概念,但并不妨碍他们打来越洋电话。
  而且最不幸的消息告诉你们,哈佛大学此时此刻应该已经敲开了李亦儒的家门,拿着他们的最高奖学金。”
  三棵树一惊:“啊?李亦儒是国学生,哈佛特招他干嘛?”
  枫林晚白他一眼:“打你们这些顽固派的脸呗!”
  三棵树:“……”
  柳依依缓缓地道:“有的人在谈论26分作文,有的人在谈论破格录取的问题,有的人在谈公正,有的人在谈现实。
  我想谈的是,贡献!”
  柳依依拿出一张纸,上面是打印出来的聊天记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