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产学研结合(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你年纪轻轻,心眼儿还挺多的,这个才是你的真实目的吧。
  不过你说你收购了贝尔实验室的硅晶体管专利使用权,恕我眼拙,不知道你是哪家的公子,我最近怎么没有听到这方面的风声。”
  见对方这样问,许国估计是他是怕自己是跑到这里来忽悠的,于是解释道。
  “哪家的公子倒是说不上,不知道冠军澳那边现在新建的拆船厂和已经动工了的钢铁厂你知道吗?那个就是我的产业。”
  听许国这样一说,曾教授马上把许国和已经在香江传了一阵子的许四爷给联系起来了,没办法,许四爷的名头实在是太响了。
  香江人大多迷信,拜关二爷的太多了,许四爷本来就是借着关二爷的名声起来的,因此没费多少时间,就已经传得香江尽人皆知了。
  只不过在这个时代,狗仔队还没有兴盛起来,因此许国的形象还没有上过报纸,大多数人都只是听闻其名声而不知其相貌。
  “我就是在想,谁这么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家财,还能在美国买到先进的技术,原来是当世财神爷啊!”
  虽然曾教授不信关二爷,但是人的名树的影,对方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家财,当然值得他好生接待。
  “财神爷不敢当,那是关二爷的位子。今天我们还是来聊一聊合作研究硅晶体管这件事吧。
  在我看来,未来的电子产业硅晶体管必将淘汰现在的电子管,无论是在体积还是在能耗硅晶体管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潜力的发展方向,而香江大学理学院物理学系要想办出特色,选择这个发展方向作为突破口可以说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因为在香江有我的公司购买了这个方面的基础专利,我们可以合作在这个方面开展研究,争取把科研上的进步化作实际的商业价值。
  再把获取得的商业价值中得一部分,继续投入到科学研究当中,继续推动物理学在这一方面的进步。
  如果我们能够制造出大量廉价的半导体元件,香江还可以在这些半导体元件者基础上开发更多的新式电子产品。
  据我所知,贵校也有电子工程方面的专业,到时技术的滚雪球式进步,也可以推动贵校电子工程方面专业的提升。
  通过这些互动,说不定我们今后还可以把香江的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做到世界闻名。
  我把这种模式归纳为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
  如果要简单点说,我把它称作产学研结合,我认为这是今后的产业主要发展模式。”
  曾教授听了许国的话觉得有一定的道理,并且这样合作对于自己院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不过谁又会嫌自己得到的好处多,于是曾教授开始了与许国商讨起学校与新大陆半导体有限公司的合作具体事宜。
  至于向春妍的借读问题,那完全是顺带一句话的事,根本不值一提。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除了经费上达成了一致以外,许国还同意在学校周边选址,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实验室以便进行相关的研究。
  从物理学系办公室出来后,向春妍都忍不住问许国。
  “老公,值得花这么大代价吗?”
  许国搂住她的腰,一边走一边回答道。
  “值,怎么不值。
  这完全是让香江大学的教授为我打工,应该具备的工作条件由我来提供有什么不对的。
  再来我还可以通过香江大学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为企业工作,总有些人喜欢学校象牙塔里的环境。”
  听了许国的解说,向春妍好像明白了一点,却有不完全,但这有什么关系呢,以后时间还长着,有时间在老公身边多看看就了解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