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百态(1 / 2)
第二天一早,甄嬛去给皇后请安。
她本想去景仁宫,却被告知皇后现在搬进了永寿宫。甄嬛不禁一愣,梦里自己住的永寿宫,如今搬进去的却是皇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莫非不只是自己有那样一个奇怪的梦境吗?果真如此的话,自己就要更加小心行事了。
甄嬛到的时候,人已经来了不少,有人识的,也有不认识的,那些人看到甄嬛,什么目光都有。
甄嬛也没私下去见皇后,献什么供奉在佛前开了光的佛珠,什么珍珠养容丸和白术增颜膏,去暗讽皇后人老珠黄。她这次灰溜溜的回宫连名分都还没有,哪里有底气像梦里一样去向皇后炫耀。再说现在她手里除了那佛珠,什么珍珠养容丸和白术增颜膏,统统没有,又有什么可炫耀的?
眉庄看到甄嬛突然出现,十分吃惊,正要过来说话的时候,皇后出来了。
一众妃嫔向皇后行礼之后,皇后命人宣旨,大意是宫人甄氏贤良淑德,如今有孕在身,今册封为贵人,赐住钟粹宫配殿;宫女子刘氏,有孕,册封为常在,赐住永寿宫配殿;宫女子张氏,册封为答应。
刘氏被安排在永寿宫,是特意让宜修照看的。张氏倒没有另外安排,还是在养心殿原来做官女子时的住处。
看到一下子册封了三个人,几个不善隐藏心思的眼里就露出了不善的目光。不只是甄嬛,连看向刘氏张氏的目光都是冷冷的。
四爷不曾想到,当初他后宫的女子其实并不是很少,只不过位分高的除了弘曕的生母谦嫔之外都是当年潜邸的老人。登基之后只有谦嫔生子进了嫔位,其他的最高不过是贵人,常在、答应加起来倒是有十几个的,不过是位分太低,没人在意罢了。
这个后宫的规矩和前世大不相同。在前世,答应、常在,其实都是宫人侍寝后册封的的位分,贵人以上大都是秀女入宫后册封的。而这里,大选进宫的秀女居然会被册封为答应、常在。不过这里奇怪的事情太多了,这点小事根本不算什么。
原来他不认为别人会把刘氏张氏的位分看的多重,不过叶澜依当初只册封为答应,就被人视为眼中钉了。现在有甄嬛在前,刘氏、张氏倒是不显眼了。
看到甄嬛,端妃、敬妃、安陵容几个倒是不是很吃惊。她们消息灵通,甄嬛在甘露寺侍寝并且怀有身孕的事她们早就知道了,也就知道甄嬛回宫不过是早晚的事。甄嬛本就曾经十分得宠,是甄嬛坚持要出家,当初皇帝其实是不肯的,甄嬛自己倒十分坚持。换了别人做下这种事,皇帝不把她打入冷宫才怪,只有甄嬛皇帝居然由着她出家了。
甄嬛的手段也果然十分了得,出宫三年还能在寺庙勾引上皇帝并怀了身孕。她们听说皇帝原来打算大张旗鼓的迎她回宫的,后来却又没了消息。
她们吃惊的是甄嬛这么无声无息的回宫,还改了身份,封了个贵人。想当初甄嬛就曾经得过盛宠,也曾经两度失宠。如今不知道又出了什么事,反正与她们无关,不如作壁上观。
沈眉庄本以为甄嬛会风风光光的回宫,却不料这样不声不响的回来了,她居然都不知道甄嬛什么时候回来的。她十分为甄嬛不平,甄嬛不但如今只是个贵人,连官家小姐的身份都没了,那宫人可都是包衣出身的。可是一来这不是说话之地,二来她虽然是嫔位,却是早已不受宠爱,不但在皇上那里,在皇后这里也没她说话的余地。
再说皇后的懿旨自然是经过皇帝准许的,也就是说那其实是皇帝的意思。皇帝果然是凉薄无情之人,当初她自己不就是如此吗?自己被人冤屈,皇帝曾那么宠她,可是居然不相信她,那么无情的命人把她幽禁、降位。虽然后来自己沉冤得雪,可是哪还有当初的心境?
宜修并没有多留,宣旨完毕,甄嬛三人向宜修行礼,向众妃嫔行礼之后,册封礼就算完成了。不过几个小小的贵人、常在、答应,根本不用大张旗鼓。
礼成之后,众人纷纷向甄嬛、刘氏、张氏祝贺,而宜修就离开了。皇帝说的还不明白吗,无论谁的孩子当皇帝也越不过自己去,可是如果自己选错了人,反倒会得罪人,如今就一边看戏吧。
宜修一走,众人就活跃起来。
端妃很是同情的看了看甄嬛,不过如今她也感觉到皇帝变得更严厉了。她跟了皇帝多年,自然可感觉出皇帝变得更加的冷漠。既然甄嬛和自己没多大关系,自己也没有必要为她出头,也就只是说了几句关心的话就离开了。反正她向来不理世事的。
敬妃妃身边跟着陇月,陇月和甄嬛梦中的一模一样,也一样的聪明伶俐,可是也一样排斥甄嬛的亲近。
皇后自从被四爷训斥之后,虽然有了很大改变,可是对甄嬛依然是怀恨在心的,让她什么也不做那是不可能的。甄嬛腹中的孩子是不能动的,那么陇月呢?
于是皇后就对四爷提起:“皇上,菀嫔是胧月的生母,如今菀嫔要回宫了,母女天性,那要不要让胧月回到菀嫔身边呢?”她觉得皇帝正厌恶甄氏,想必不会如她的意,其实她也是借机试探一下皇帝对甄氏的真实态度。
“菀嫔?废妃菀嫔不是暴毙了吗,宫里哪还有菀嫔?敬妃是胧月的生母,一直对胧月疼爱有加,朕心甚慰。可胧月一直没有上玉碟,朕明天就命宗人府给胧月正式记上玉碟。你把此事告诉敬妃吧,让她也高兴高兴。”
四爷其实是知道皇后的心思的,但是他觉得甄嬛单单是为了和皇帝不睦,就抛下刚出生凡人孩子不管不顾的出家去了。孩子还远远及不上自己的面子和爱情,这样一个女人哪里还配做孩子的母亲?于是四爷大笔一挥,直接命人改了玉蝶将陇月记在了敬妃名下,陇月真正成了敬妃的女儿。
敬妃听说自然是十分的高兴,因此她现在很不乐意甄嬛和陇月接近,如今这孩子可是自己的了。
如今她和甄嬛之间已经没有缓和的余地了,皇帝夸赞她将胧月照顾的很好,甄嬛会不会认为是自己在皇帝面前进言,皇帝才将胧月记到了自己名下?如果甄嬛回宫之后十分风光,她也许会让胧月亲近甄嬛,可如今甄嬛不过是个贵人而已。于是她虚应几句之后,就带着陇月离开了。
祺嫔看了看甄嬛,她冷笑一声转身离开。就算又回了宫又如何,也不过是一个贵人罢了。如果皇帝真的那么宠爱她,又怎么会失宠离宫出家?就算有孩子又如何,那胧月公主还不是被记到了敬妃名下。这甄嬛原来是出身大家,可是甄家倒台之后,还不是成了罪臣之女,如今又以宫女的身份得以晋封。不知道是该祝贺她还是该怜悯她。当然祺嫔心里还是不安的,毕竟现在瓜尔佳氏和甄家结了仇,甄嬛如果真的再起来了,可是对自己不利的,还是要好好盘算一下。
皇宫最近改了很多规矩,小到后宫侍卫的值守,宫女太监的职责,妃嫔身边太监宫女的等级人数。大到妃嫔不得抚养亲子,嫔位以上才有资格抚养皇子,而她恰恰具有资格。
本来刘氏有孕让很多人妒火中烧,但这道旨意一下,就有更多人盯着刘氏的肚子了。却不是以前那样盘算着怎么除掉这个孩子,而是都盼着她能安安稳稳生下来。只要是有资格抚养皇子的妃嫔差不多都盘算着,这个孩子是不是能自己抱过来养呢? ↑返回顶部↑
她本想去景仁宫,却被告知皇后现在搬进了永寿宫。甄嬛不禁一愣,梦里自己住的永寿宫,如今搬进去的却是皇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莫非不只是自己有那样一个奇怪的梦境吗?果真如此的话,自己就要更加小心行事了。
甄嬛到的时候,人已经来了不少,有人识的,也有不认识的,那些人看到甄嬛,什么目光都有。
甄嬛也没私下去见皇后,献什么供奉在佛前开了光的佛珠,什么珍珠养容丸和白术增颜膏,去暗讽皇后人老珠黄。她这次灰溜溜的回宫连名分都还没有,哪里有底气像梦里一样去向皇后炫耀。再说现在她手里除了那佛珠,什么珍珠养容丸和白术增颜膏,统统没有,又有什么可炫耀的?
眉庄看到甄嬛突然出现,十分吃惊,正要过来说话的时候,皇后出来了。
一众妃嫔向皇后行礼之后,皇后命人宣旨,大意是宫人甄氏贤良淑德,如今有孕在身,今册封为贵人,赐住钟粹宫配殿;宫女子刘氏,有孕,册封为常在,赐住永寿宫配殿;宫女子张氏,册封为答应。
刘氏被安排在永寿宫,是特意让宜修照看的。张氏倒没有另外安排,还是在养心殿原来做官女子时的住处。
看到一下子册封了三个人,几个不善隐藏心思的眼里就露出了不善的目光。不只是甄嬛,连看向刘氏张氏的目光都是冷冷的。
四爷不曾想到,当初他后宫的女子其实并不是很少,只不过位分高的除了弘曕的生母谦嫔之外都是当年潜邸的老人。登基之后只有谦嫔生子进了嫔位,其他的最高不过是贵人,常在、答应加起来倒是有十几个的,不过是位分太低,没人在意罢了。
这个后宫的规矩和前世大不相同。在前世,答应、常在,其实都是宫人侍寝后册封的的位分,贵人以上大都是秀女入宫后册封的。而这里,大选进宫的秀女居然会被册封为答应、常在。不过这里奇怪的事情太多了,这点小事根本不算什么。
原来他不认为别人会把刘氏张氏的位分看的多重,不过叶澜依当初只册封为答应,就被人视为眼中钉了。现在有甄嬛在前,刘氏、张氏倒是不显眼了。
看到甄嬛,端妃、敬妃、安陵容几个倒是不是很吃惊。她们消息灵通,甄嬛在甘露寺侍寝并且怀有身孕的事她们早就知道了,也就知道甄嬛回宫不过是早晚的事。甄嬛本就曾经十分得宠,是甄嬛坚持要出家,当初皇帝其实是不肯的,甄嬛自己倒十分坚持。换了别人做下这种事,皇帝不把她打入冷宫才怪,只有甄嬛皇帝居然由着她出家了。
甄嬛的手段也果然十分了得,出宫三年还能在寺庙勾引上皇帝并怀了身孕。她们听说皇帝原来打算大张旗鼓的迎她回宫的,后来却又没了消息。
她们吃惊的是甄嬛这么无声无息的回宫,还改了身份,封了个贵人。想当初甄嬛就曾经得过盛宠,也曾经两度失宠。如今不知道又出了什么事,反正与她们无关,不如作壁上观。
沈眉庄本以为甄嬛会风风光光的回宫,却不料这样不声不响的回来了,她居然都不知道甄嬛什么时候回来的。她十分为甄嬛不平,甄嬛不但如今只是个贵人,连官家小姐的身份都没了,那宫人可都是包衣出身的。可是一来这不是说话之地,二来她虽然是嫔位,却是早已不受宠爱,不但在皇上那里,在皇后这里也没她说话的余地。
再说皇后的懿旨自然是经过皇帝准许的,也就是说那其实是皇帝的意思。皇帝果然是凉薄无情之人,当初她自己不就是如此吗?自己被人冤屈,皇帝曾那么宠她,可是居然不相信她,那么无情的命人把她幽禁、降位。虽然后来自己沉冤得雪,可是哪还有当初的心境?
宜修并没有多留,宣旨完毕,甄嬛三人向宜修行礼,向众妃嫔行礼之后,册封礼就算完成了。不过几个小小的贵人、常在、答应,根本不用大张旗鼓。
礼成之后,众人纷纷向甄嬛、刘氏、张氏祝贺,而宜修就离开了。皇帝说的还不明白吗,无论谁的孩子当皇帝也越不过自己去,可是如果自己选错了人,反倒会得罪人,如今就一边看戏吧。
宜修一走,众人就活跃起来。
端妃很是同情的看了看甄嬛,不过如今她也感觉到皇帝变得更严厉了。她跟了皇帝多年,自然可感觉出皇帝变得更加的冷漠。既然甄嬛和自己没多大关系,自己也没有必要为她出头,也就只是说了几句关心的话就离开了。反正她向来不理世事的。
敬妃妃身边跟着陇月,陇月和甄嬛梦中的一模一样,也一样的聪明伶俐,可是也一样排斥甄嬛的亲近。
皇后自从被四爷训斥之后,虽然有了很大改变,可是对甄嬛依然是怀恨在心的,让她什么也不做那是不可能的。甄嬛腹中的孩子是不能动的,那么陇月呢?
于是皇后就对四爷提起:“皇上,菀嫔是胧月的生母,如今菀嫔要回宫了,母女天性,那要不要让胧月回到菀嫔身边呢?”她觉得皇帝正厌恶甄氏,想必不会如她的意,其实她也是借机试探一下皇帝对甄氏的真实态度。
“菀嫔?废妃菀嫔不是暴毙了吗,宫里哪还有菀嫔?敬妃是胧月的生母,一直对胧月疼爱有加,朕心甚慰。可胧月一直没有上玉碟,朕明天就命宗人府给胧月正式记上玉碟。你把此事告诉敬妃吧,让她也高兴高兴。”
四爷其实是知道皇后的心思的,但是他觉得甄嬛单单是为了和皇帝不睦,就抛下刚出生凡人孩子不管不顾的出家去了。孩子还远远及不上自己的面子和爱情,这样一个女人哪里还配做孩子的母亲?于是四爷大笔一挥,直接命人改了玉蝶将陇月记在了敬妃名下,陇月真正成了敬妃的女儿。
敬妃听说自然是十分的高兴,因此她现在很不乐意甄嬛和陇月接近,如今这孩子可是自己的了。
如今她和甄嬛之间已经没有缓和的余地了,皇帝夸赞她将胧月照顾的很好,甄嬛会不会认为是自己在皇帝面前进言,皇帝才将胧月记到了自己名下?如果甄嬛回宫之后十分风光,她也许会让胧月亲近甄嬛,可如今甄嬛不过是个贵人而已。于是她虚应几句之后,就带着陇月离开了。
祺嫔看了看甄嬛,她冷笑一声转身离开。就算又回了宫又如何,也不过是一个贵人罢了。如果皇帝真的那么宠爱她,又怎么会失宠离宫出家?就算有孩子又如何,那胧月公主还不是被记到了敬妃名下。这甄嬛原来是出身大家,可是甄家倒台之后,还不是成了罪臣之女,如今又以宫女的身份得以晋封。不知道是该祝贺她还是该怜悯她。当然祺嫔心里还是不安的,毕竟现在瓜尔佳氏和甄家结了仇,甄嬛如果真的再起来了,可是对自己不利的,还是要好好盘算一下。
皇宫最近改了很多规矩,小到后宫侍卫的值守,宫女太监的职责,妃嫔身边太监宫女的等级人数。大到妃嫔不得抚养亲子,嫔位以上才有资格抚养皇子,而她恰恰具有资格。
本来刘氏有孕让很多人妒火中烧,但这道旨意一下,就有更多人盯着刘氏的肚子了。却不是以前那样盘算着怎么除掉这个孩子,而是都盼着她能安安稳稳生下来。只要是有资格抚养皇子的妃嫔差不多都盘算着,这个孩子是不是能自己抱过来养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