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香皂和海贸(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米格尔先生。”
  徐晋招了招手,示意对方借一步说话。
  “你可能弄来技艺熟练的欧洲匠人?”
  “如果可以,我绝不会吝啬银子。”
  “领主阁下,恕我冒昧...”
  米格尔露出疑惑的表情:
  “这个 弄 是什么意思?”
  “这个...”
  “就是拐卖,或者诱骗也行,反正就是你给我人,我给你银子。”
  徐晋尴尬的摸了摸鼻子,看来这米格尔也不是货真价实的中国通啊。
  “明白!明白!”
  米格尔恍然大悟,心道这不就是贩卖黑奴嘛,跟自己属于专业对口了。
  “我会留意这件事的...”
  随后,徐晋又令人跟这夷人舵手谈好,准备将其雇佣两三个月。
  在此期间他们负责带着水师的人熟悉船只操作。
  裴山县大将军府。
  赵元基恭敬的站在原地,向大将军徐晋报告着商队的详细状况。
  他本是裴山县有名的豪绅,其家族以海上走私发家,颇有家姿。
  后保乡军占据裴山县后,大肆搜刮官绅,这赵元基十分果决,还没等兵勇上门拜访,便自行献上八成财产,名曰犒军。
  徐晋很是满意,亦对其投桃报李。
  不仅令此人继续运营海贸事项,并赐了个“千户”的名头,赵家的两个儿子也被吸纳到军中当两个吏员。
  而随后的日子里,赵元基亦兢兢业业,并无异心。
  通过赵家在海上的路子,为保乡军搞来了许多诸如“硫磺”.“硝土”.“铁锭”之类的紧俏货。
  “赵千户,如今海贸的怎样,利润几何?”
  听到大将军问话,赵元基连忙道:
  “回大将军,小的手下商队约有三百来号人,大小船十五艘。”
  “主要靠倒卖物资和走私茶.丝.盐.皂这四样盈利,尤其是后两样。”
  徐晋点了点头,这盐场每年产出不少,仅靠陆路运输已经很难消化,并且运费成本极高。
  因此,其中有六七成都是靠通过海运走私到两京等地。
  “南澳雪盐”这个商品已经在内地站稳了脚跟,其鲜美洁白.入口没有一点苦涩,已赢得大明达官贵人.豪绅富商们的青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