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李乾顺和李仁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西北干旱还在持续。
  不过大宋百姓并不惊慌,没有出现大量逃亡的情况。
  因为市面上一下子出现大量便宜的米粮,官府还提供免利息的贷款。
  如果你有一把子力气,就去工赈,修路修城都行。官府还组织百姓去挖虫卵,同样有工钱。
  在朝廷的劝分下,大户人家也纷纷开设粥棚。
  在朝廷一系列措施下,秦凤路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骚乱。
  相比大宋,毗邻的西夏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这一场大旱同样发生在西夏的西平府和夏州,甚至连兴庆府都受到了影响。
  这些地方都是西夏的主要产粮区!
  西夏一下子慌了!
  要是这些地方绝产,西夏这一年就难熬了啊!
  本来自从横山之战和宋国停战以来,经过这些年的积累,西夏也算是有了点余粮。
  可是这点余粮在年初二十万大军攻宋的时候就挥霍得一干二净,一朝回到解放前。
  至于迫在眉睫的赈灾,西夏更是没有办法可想。
  西夏贫瘠之地,不像宋国那样有整个南方的鱼米之乡提供源源不绝的米粮。
  以往,西夏也不是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往往,他们只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起兵攻宋,从宋国身上薅羊毛!
  一来可以转移国内矛盾,二来可以消耗养不活的人口,三来还能得到战争的红利,一举三得。
  然而,李乾顺这一次迟疑了。
  很简单,此刻的宋国边境上可是汇集了二十五的骄兵悍将啊!何况宋国刚刚打败金国,士气正盛。
  就算他让整个西夏的老女老少都撞死在城下,也休想攻下兰州城。
  要是宋军主动来攻,他还有办法可想。可宋军要是缩在城墙后面,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要不他也不至于派出使团求亲了。
  可恨的是,宋国竟然回绝了他的求亲,说要把仁福帝姬下嫁给晋王,还嘲讽他不是英雄好汉,气得他把回报的使者斩了。
  更可恨的是,晋王听闻了这个消息,竟然开心得在府里大摆宴席了三天,载歌载舞,整个都城都听得到。
  这不是在打他的脸吗?
  正恼怒间,使者来禀说濮王求见。
  李乾顺淡淡道:“请濮王进来吧。”
  濮王李仁忠,同样是李乾顺的一位皇弟。不过他对统兵打仗并无兴趣,反而对治理国家有一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