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改变(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半大女尼正要开口,示意苏真在功德簿上写名字,静江连连摇头,“道长慈悲,阿弥陀佛!”
  苏真笑了一下,出得公主庙。
  半大女尼道:“二师姐……”
  “这道长口不能言,还不能识字,你让他写名字岂非是难为他。”静江解释道。
  半大女尼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半年前捐了二千一百两银票的小道士;今儿又来了,难怪如此大方,原来是这样,只不知他的钱是怎么来的。
  上次来时还叫“公主庙”这次再来,就易名“公主庵”,似乎庵堂又大了一些,前头有了正殿、偏殿,后头有了正院,还有东香客房、西香客院,就连花园都有了。
  苏真心里暗暗想着,下次过来时,再给多捐一点。
  祖孙三人的乞丐很厚道,将她买的小院打扫很干净,连库房也给清扫了。
  苏真看了一下,赏了这家的大孙子三两银子。
  “东家,为何给银子?”
  “你们将我的库房清扫干净,这是谢你用心,给你买糖吃的。”
  不是赏钱,而是谢他给的银子。
  大娃果然很是欢喜,“谢东家赏!”
  “你差办得好,库房又打扫得干净,这是你应得的。”
  苏真问道:“你祖父不在?”
  “祖父带我妹妹出去买糖人了。”
  “糖人?”
  “我祖父会做糖人,每次带我妹妹出门,就能多卖一些,因着今儿药铺上送了药材过来,祖父便让我在家守着,说是能遇到东家。”
  苏真问道:“家里能过得不?”
  “现在挺好,就是未找到我嫁到岳阳的姑母。”
  家里的父母都没了,但他们有个姑母嫁在这里,来了一年多,打听了不少人,硬是没问到下落。
  好在遇到好心的东家,把院子借给他们住不说,还给看守门户的月例,一下子给了十二两,可解了他们祖孙的燃眉之急。
  旁人要是住这样的院子,一个月没有二两银子下不来,他们不仅不给钱,还能得银子,邻里都说他们遇上好心人了。
  因为早前东家给的银子,他们祖孙三人才有现下的安稳日子。
  祖父做糖人,带着他们弟弟、妹妹一起,虽赚得不多,但一家三口的吃食问题解决了。
  苏真坐等第二家药铺来送药,半个时辰后,送药的人押着板车过来,将草药袋子搬到库房。
  大娃要去寻李翁。
  苏真将库房的药材收入储物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