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朱元璋的禁忌(2 / 4)
正在翻阅典籍的冯胜抬头看了一眼,笑着问了一句,虽然看似平静,其实双眼之中已经满是期待。
他认得眼前的这名青年,正是金吾卫副指挥使,平安,更是陛下多年前收养的其中一名义子!
“卑职平安,奉都督之命,特将此信交给冯公。”
平安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入怀,取出了一根手指粗细的竹筒,恭敬的递给了冯胜。
“别那么拘谨,你是陛下养子,又非旁人,无须这般客气。”
冯胜笑着起身接过了竹筒,但却并不着急打开,而是一脸慈祥的看着平安,语重心长的说道。
“正因如此,反而更该谨言慎行。”
平安面色恭敬,一脸认真的说道。
“好吧,孺子可教。”
“东西老夫收下了,你可以回去了,有劳了。”
冯胜笑着点了点头,缓缓说道。
平安拱手拜别,不再逗留,在薛本的陪同之下,缓缓离开了宋国公府。
待平安走后,冯胜这才迫不及待的打开了竹筒,从里面取出了一张卷起来的字条,字条上只有简短的两个字,燕王!
可光是这两个字,就立刻让冯胜瞬间露出了满脸笑容。
“家主,颖国公到了。”
正在这时,随着薛本的声音传来,颖国公傅友德已经超过了薛本,快步走入了书房。
与冯胜相同的是,傅友德此时的脸上,也是满面春风。
“看来傅兄是带来好消息了。”
冯胜看到傅友德脸上的笑容,笑着开口说道。
“哦?莫非冯兄这边也有惊喜?”
傅友德愣了一下,饶有兴致的看向了冯胜手中的字条,好奇的问道。
冯胜没有说话,而是直接将手里的字条递给了傅友德。
傅友德接过字条,看着上面简短的“燕王”二字,不由得眼前一亮,不过很快却又露出了些许疑惑。
“这是何意?”
傅友德一边端详着字条上的字,一边坐了下来,有些疑惑的问道。
“这是金吾卫刚刚送来的,上面的‘燕王’二字虽然没头没尾,但那意思就是告诉老夫,金吾卫在那二人的府中搜到了他们与燕王来往的书信!”
“一旦陛下看到那些信,他们二人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冯胜一边端起茶杯兴致勃勃的轻抿了一口,一边胸有成竹的说道。
“原来如此!”
“陛下最忌朝臣与藩王之间结党,他们这是在玩火自焚!真想看看那信上写了什么内容!” ↑返回顶部↑
他认得眼前的这名青年,正是金吾卫副指挥使,平安,更是陛下多年前收养的其中一名义子!
“卑职平安,奉都督之命,特将此信交给冯公。”
平安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入怀,取出了一根手指粗细的竹筒,恭敬的递给了冯胜。
“别那么拘谨,你是陛下养子,又非旁人,无须这般客气。”
冯胜笑着起身接过了竹筒,但却并不着急打开,而是一脸慈祥的看着平安,语重心长的说道。
“正因如此,反而更该谨言慎行。”
平安面色恭敬,一脸认真的说道。
“好吧,孺子可教。”
“东西老夫收下了,你可以回去了,有劳了。”
冯胜笑着点了点头,缓缓说道。
平安拱手拜别,不再逗留,在薛本的陪同之下,缓缓离开了宋国公府。
待平安走后,冯胜这才迫不及待的打开了竹筒,从里面取出了一张卷起来的字条,字条上只有简短的两个字,燕王!
可光是这两个字,就立刻让冯胜瞬间露出了满脸笑容。
“家主,颖国公到了。”
正在这时,随着薛本的声音传来,颖国公傅友德已经超过了薛本,快步走入了书房。
与冯胜相同的是,傅友德此时的脸上,也是满面春风。
“看来傅兄是带来好消息了。”
冯胜看到傅友德脸上的笑容,笑着开口说道。
“哦?莫非冯兄这边也有惊喜?”
傅友德愣了一下,饶有兴致的看向了冯胜手中的字条,好奇的问道。
冯胜没有说话,而是直接将手里的字条递给了傅友德。
傅友德接过字条,看着上面简短的“燕王”二字,不由得眼前一亮,不过很快却又露出了些许疑惑。
“这是何意?”
傅友德一边端详着字条上的字,一边坐了下来,有些疑惑的问道。
“这是金吾卫刚刚送来的,上面的‘燕王’二字虽然没头没尾,但那意思就是告诉老夫,金吾卫在那二人的府中搜到了他们与燕王来往的书信!”
“一旦陛下看到那些信,他们二人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冯胜一边端起茶杯兴致勃勃的轻抿了一口,一边胸有成竹的说道。
“原来如此!”
“陛下最忌朝臣与藩王之间结党,他们这是在玩火自焚!真想看看那信上写了什么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