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水淹?(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瑜毫不客气的出招,可是彻底激怒了太史慈,将彭城事务暂交副手,自己带着裁剪后的四万泰山兵马,直奔下邳城。不过周瑜给丁奉的指示,便是打下下邳后就死守着城池即可。是以不管太史慈如何愤怒,如何谩骂,丁奉完全不与理会。
  而这时,作为州牧的董昭得到两郡被夺的消息后,立刻写了两封信,让麾下兵卒带给了太史慈与臧霸。信件内容很简单,就是让两人不必计较眼下的失利,先撤兵回东海,严阵以待江东兵马到来便是了,只要东海不失,江东就一日无法全领徐州。
  太史二将名义上还是徐州的守将,自然要听从州牧的调派,先后领兵回撤,让还在后续布置的周瑜哑然失笑,心知战局的顺利恐怕到此为止了,接下来不得不苦战。
  “玲绮妹妹,兵马出征在外,一定要好好照顾夫君。”毋极城内,张瑛几女连番对吕玲绮叮嘱念叨着。无他,毋极城内的兵马已然整装待发,再过一日就是甄尧亲征出城的日子。
  “姐姐放心便是,玲绮省得。”吕家小妞自从生过小孩后,性子也不像以前那般大大咧咧,不过骨子里的好战依旧没变,虽然甄尧不想她跟着出征,但耐不住家中众娇妻的坚持。
  将张瑛几女的愁眉模样看在眼底,甄尧不禁摇头:“你们啊,尧出征也不是一次两次,与曹孟德交手更是从未有过败绩,此番他要战,某家亲往还不是手到擒来!”
  甄尧在家中从不会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暴露,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的确让张瑛几女情绪舒缓。再说夫君出征,她们也不会去说些不吉利的话,自然是带着笑的附和。
  第二日寅时,甄尧与吕玲绮来到军营,阎柔已经将兵马点齐,而且郭嘉也罕见的出现在出征人马队列中。因为征讨蜀中,毋极调出了不少兵士。但好在并非太多,而且真正的精锐都在城中,是以此番亲征,兵马气势依旧强盛。
  一万枪骑,一万轻骑,八千精锐近卫兵,五千刀盾兵,五千元戎弩兵,五千大戟士,五千钩镰兵,这便是此番南下的所以出征兵马。兵士不差,倒是领将稍微少了点,只有阎柔、阎志兄弟,与调回毋极的周仓、管亥。当然,还有一员女将,吕玲绮。
  行军军师自然是郭嘉,郭奉孝已经有很长时间不曾随军走动了,但这不代表他那妖孽般的临战决策能力减弱,反而因为多年身处毋极,眼界变得更加宽阔。
  一番兵营誓师是免不了的,慷慨激昂的一番演讲结束,甄尧才高喝下令:“全军,出发!”
  “姐姐,甄大哥此番亲征何时才能回来?”甄尧领兵离开毋极,但城内的谈论依旧离不开他,在某家小院内,有一对姐妹正低语着。
  “我如此知晓,妹妹若是想着,不如与他同去好了。”作为年长者,大乔没好气的在自家小妹的脑门上点了点。自从甄尧出征后,妹妹乔婉就像丢了魂一样。
  “哼。”小乔不以为意的嘟起小嘴,看着大乔不服说道:“姐姐就不想了?我怎么听到夜里有人说梦话来着,说什么了?让我想想~~”
  “你,你这妮子!”大乔面色一囧,就要让小妹闭嘴,可小乔哪会听她的,起身跑跳开,口中还碎碎念道。
  一大一小两个丫头还在玩闹,却不知乔老头子已经在旁边站了有好一会了。自家两个女儿的心思他如何不知道,而甄尧也的确是大汉几百年来少有的俊杰。
  若能将女儿嫁入甄府,他倒不是十分反对,但现在问题是两个女儿心系一人,而甄尧家中妻室已经不少了,这些问题都让乔老头子不由皱眉。
  但是若这般拖下去也是不行的,眼下自家二女年岁不小,大乔都几近双十,再不出嫁,可就得孤老一身。毋极才俊很多,乔老中意的也有那么几个,但到目前为止,还没人敢上门提亲。归其原因,还是自家两女与甄家走的太近。
  “罢了,若甄尧当真能度过眼下难关,老夫也就随她们小辈的意了!”乔老头子虽然没有出仕,但也是听说了前段日子司隶大战的,也知道此番危机应当是甄尧最后一次困境,若能挺过去,大汉以后也没人能拦住他的脚步。
  甄尧依旧不急不缓的顺路南下,不过在邺城,战事已经展开两日了。曹操领兵于东郡穿行时,就得到曹纯、夏侯渊二人引兵败退的消息。之后到达魏郡,也知道曹仁同样建树不大。
  如此两只先驱兵马都未能达到出征时的目的,曹操自然心底急躁。眼下他唯一的机会就是自己打下魏郡,然后依靠城池阻挡甄尧本部兵马,并再派援兵,奔驰司隶再战。
  没有退路的曹操,刚到邺城就下令强攻,好在麾下兵马不是临时征召的农夫,而是训练有素的兵将,虽然尚有不适,但攻城依然有板有眼。
  不过曹操碰上的是李历,李历作为此次中原大战最早准备的人,如何会被曹操那势必破城的气势给吓到。冷笑着安排布防,麾下将士有条不紊的接受调令。
  连日攻城,器械没少动用,兵力同样投入不少,可就是不见成效,而此时哨探来报,甄尧的大军,离魏郡也不过两日的行程。
  “主公,若想短日内攻下邺城,强攻已是无用。”曹操愁眉,程昱同样忧虑,但眼下战事容不得推迟。来到主公身边,程昱低声道:“邺城依水而建,主公可以水淹之。邺城以北,有魏国西门豹所开凿的漳河。如今正值雨季,只需将漳河水渠打开,邺城再有防备亦无用。”
  程昱老头依旧如史实那般,给曹操献上了水淹邺城的计策。说是计策,不如说是一个战略计划。而曹操在听完后,一阵沉默久久不语。
  开闸放水不难,但洪水过处,必然是无数死伤。说不定,邺城因此消亡也有可能。这种有违天理的计策,并不是想用就用的,即便是曹操,也需要三思后行。
  程昱也只是把计策说出,至于用或不用,就不是他能管的了。而以曹操的个性,决策从来不会被手下左右,再怎么多说也是枉然。
  曹操不想输给甄尧,他有他的野心和抱负,在这种野心下,邺城一地的存亡,终究占不了上风。半个时辰过去,曹操将夏侯淳找来,并嘱托他,首先拿下漳水的掌控权,随时准备听令,只要自己下达水淹命令,就立刻动手。
  夏侯淳是单纯的将领,他不会去考虑水淹的后果,抱拳领命而去,丝毫不显拖拉。而在夏侯惇走后,曹操不禁低叹:“仲德,若水淹邺城,操有几分胜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