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34(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闲散宗室的日子总是清闲的,夏日长寂寥,封荣就宣王府里的戏班子品评。
  唱的是出凤求凰。
  王府里得脸的姬婢聚得齐,也没心思认真听戏,三三两两,嘤嘤切切、絮絮哝哝,婀娜如燕子晓春。时,丝竹戏笙歌中,繁花满眼,脂粉成荫,又是番莺声燕语的光景,倒是比戏台子上还要热闹。
  只有封旭静神地注视着戏台上。扮着文君的小旦,身姿极柔,仿佛蝴蝶舞花般,单单就少文君的秀雅刚毅。不自觉的封旭就想到莫姬,那段由平洲到东都的段日子,几乎像是上辈子的事
  正在怅望,从北边泛泰匆匆的小跑过来,他本是个胖子,跑起来时头颤颤巍巍,肚子则摇摇摆摆,嘴还似咕咕哝哝,抓耳挠腮,招得随侍姬婢大笑不止。
  泛泰颠到封旭身边,抹把头上的汗,躬身他在耳旁道:“杜阁老来。”
  封旭静片刻,仍是动不动望着戏台。泛泰几乎以为他没听到,还要再回禀边时,封旭轻轻开口:“请他去凝霞亭。”
  泛泰才长吁口气,又颠颠的去。
  重檐方亭设在池中央,题名“凝霞”花大手笔请名师所设置,与尊经阁唯有三节木板桥相接,放眼出去池水荷花,再无物,绝不可能有人窥听的所在。
  封旭在亭中白玉凳上铺锦毡,设席,请杜江坐在上首。泛泰遣内侍传膳,侍婢打扇,偌大的凝霞亭里里外外伺候的人,有十数个之多,但趋奉行走,声息全无。杜江眼风左右扫,封旭马上挥挥手,亭中诸人瞬时退得干干净净,便只剩下他们。
  池中夏风清凉飒飒,沙沙地打在水面荷花上,如春蚕噬桑般阵阵轻响。
  杜江缓缓露出笑意,但开口间不过是先拣些起居的日常琐事,封旭吃不准杜江的来意,回答时不免有所顾忌。
  其实,陈瑞回漠北前已经交代过,杜江绝对是他的良师。然而他虽有意结交,但终究不愿落趋炎附势的形迹,渐渐的就变成杜江,他默然聆听。样拘束着,封旭手握酒杯,只怔怔地望着厅外水波荡漾。
  杜江突地问话停,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触目所及,池面碧波荡漾,云影翩跹着掠过花阴,荷花迤逦近千株,盘盘绿荫如盖,缓缓顺流而生。铺陈开来的是卷绿茎红艳两相映,繁花更似锦的图轴。
  静默良久,忽然“咚”的声,两人都微微惊。原是几条鱼影游戏荷叶中,偶尔跃波,锦影如烟溅起水花,如被顽劣的孩子扔颗石子般,惊起小荷尖角上的蝴蝶。
  杜江不觉笑道:“王爷池荷花别样多姿,称得上‘翠盖红幢耀日鲜’,可惜眼前少样。”
  封旭知道他话中必有深意,不敢怠慢,谨慎接口问:“敢问阁老,少什么?”
  杜江看看他,方缓缓地:“池边少块石头。”
  封旭奇道:“石头?”
  “举凡池边都应有石碑,最妙是陈在湖底十载以上的石头打磨而成,碑上题字,以此为池名,方能相映成趣。”
  封旭心中动,摇金铃,待守在岸上的杜管家上来,吩咐道:“拿纸笔来。”
  然后。起身对杜江揖礼道:“那就请阁老赐名。”
  纸笔呈上来,杜江也不推辞,信手提下“经池”两字。字力苍劲,每字直径尺余,非数十年刻苦沉淀,不能成的功力。
  封旭看之下,飞长眉眼间现出惊愕神情,忍不住望杜江眼,察言观色时但见杜江并不看自己,只依旧望着眼前的池水。
  此时虽已过午后最热的时分,但暑气还没有消散,即使水风习习吹在身上,仍是身的灼热烦躁。封旭忍不住题字轻轻推:“到底愚钝,不知‘经’字,阁老要做何解?”
  杜江没有作声,抬手将杯酒倾入口中,封旭忙亲自满上。
  风过处,蝉声蛙鸣。日光照在封旭的脸上,掺杂胡人血脉的脸庞异常白皙,那双蓝得惊人的眸子,如凝着冰刃,似乎可以直直的刺进人心底去。
  杜江转开脸去,几乎是无声的叹口气。前朝的蓝王性情暴烈,虽遇事勇于机敏,但到底难成大器。
  而他终究忘不先朝那个大雪绵绵下数日的冬日,寒地冻得连他两个儿子的热血,刚洒下就已经被凝住。那双头颅落在雪上,睚眦欲裂,仿佛在质问自己的父亲是不是有着比虎还要毒的心肝肺腑。
  人老总是忍不住回顾往事,往事也总是容易触动衷肠,杜江直望着池水的眼慢慢转望向身边恭谨而立的封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