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见状,李承衡满意地点了点头。
  吴成仁和周鹤擎也顺势将刚才对李承衡提起过的问题向赵宏轩问了出来。
  赵宏轩在心里略微组织了一下语言,答道:“回圣上,自从多年前契丹被我大成打败后,经济后退,人口减少,剩下的也多是老弱妇孺,实力有所下降;
  不过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契丹增加了不少青壮年劳动力,若是此时与我大成开战,这些人一定会被征兵。
  这样算起来的话,契丹的兵力大致会在三十万左右。”
  赵宏轩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至于我军兵力,别的地方小臣不了解,但是边关将士从未有过一天放松训练。
  近一年来,有小股契丹人不断骚扰我朝边关百姓,臣等多次对其进行围剿,在这个过程中小臣发现,对方的兵器虽然不如我们,但是马术不弱。”
  军政大臣负责的就是军需和兵力的调遣问题,闻言又问了赵宏轩几个更深入的问题后,才上前一步禀报道:
  “启禀圣上,若是按照赵副将所言,我朝除了现在驻守在边关的五万兵马外,至少还需要再调二十五万兵马到边关。”
  赵宏轩为人沉稳有胆识,边关将士都很信服他,所以赵元忠就任命赵宏轩做了副将。
  余勇虽然是朝廷任命的都统,但是因为崇拜赵元忠,对赵宏轩就有种爱屋及乌的感觉。
  再加上他对赵宏轩本身的能力也很认可,所以有时在赵宏轩面前,余勇就会以属下自居,包括这次来京城,就是以赵宏轩为主导的。
  兵部尚书吴成仁听周鹤擎说完后,接着禀报道:
  “在距离边关五十公里和三百公里左右的毛和县与凤阳郡,分别驻扎有我大成的三万兵马和八万兵马,除去这些,还能再从南方调出十万兵马左右。”
  这样算下来,大成就有将近二十六万兵马,对战契丹的三十万,还差四万兵马。
  这样一来,将领是谁就很重要了,要知道,合适的排兵布阵往往可以起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李承衡从听到殿内几人的问答开始,紧皱着的眉头就没松开过,见兵力问题已经说的差不多后,就问道:“那粮草、伤药、兵器等军需呢?”
  吴成仁闻言拱手回答道:“回皇上,兵器上暂且不必操心,年初的时候朝中给各个军营中都送去了最新打造的兵器和箭矢。只不过,伤药就需要尽快收购了。”
  等吴成仁说完,周鹤擎继续补充道:“而且若是按照这个兵力来算的话,朝廷至少需要准备一百三十万石粮草,其中还不算从南方征调到边关的兵马路上所耗。”
  听到这个数字,殿内的众人都沉默下来,大家都明白这个数字代表这什么,尤其是在国库并不富裕的如今。
  最后还是李承衡出声打破了殿内沉闷的气氛,“今日就先到这里,兵部尚书和军政大臣先回去,丞相与赵宏轩留下,记住,此事不得私自向任何人提起!”
  吴成仁和周鹤擎应声退下。
  等殿内只剩下赵宏轩和丞相的时候,李承衡又开口问道:“赵宏轩,以你的判断,从你离开边关到现在,边关的情况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赵宏轩依旧是一副冷峻的面孔,听到李承衡这样问,思考了几秒钟后,回答道:
  “启禀圣上,小臣离开边关之时,契丹已有可汗病重的传言,并且一直由呼和耶代替可汗处理政务,这也是一些契丹人敢如此嚣张的原因。
  小臣快马加鞭赶来京城,在路上用了差不多两天时间,再加上在京城呆的日子,若是不出意外,恐怕契丹已经没什么可以阻挡呼和耶的脚步了。”
  赵宏轩语气淡定而认真,不论是郑振阳还是李承衡都没有怀疑他这番话的真实性。
  不过这也就意味着,留给大成准备的时间不多了,要打就得快点打。
  李承衡闭了闭眼,然后说道:“朕知道了,若是你们没有别的事情要说,就先退下吧。”
  丞相和赵宏轩一起跪安,然后出了乾康殿,李德曲见状凑过来说道,“大公子,奴才送您出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