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8:独孤(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立也觉得这样挺累的。
  不过只要妖灵丹的事情有眉目,一切都可以水到渠成。那时候的林立就可以随意走动,不用再被家里的事情牵绑住。
  “还有一事,而且这才是我过来的最主要原因。”
  独孤的脸突然阴沉了下来,提醒道:“日本的服部家族出来了,公开向你挑战。现在你不接也得接,因为你代表的是华夏的古武界。”
  林立脸色也跟着沉了下来,疑问道:“也就是一场小小的赌约而已,怎么演化到代表民族了呢?”
  独孤回道:“还不是服部家族怕你不应战。他们不仅竭力宣传日本武术的正宗,还把我们华夏的武学贬得一文不值,最关键的是他们要跟你赌的是身家。他们拿服部家族数百年的积累,赌你所有的武学功法,炼丹技巧,量产血常丹、蓝髓丹、真元丹等等的秘密。”
  “天真。”
  林立回了一个鄙夷的神采。
  独孤说:“我知道这是不对等的赌约,但你不接也得接啊。”
  林立不屑道:“拿世俗的金钱跟我换古武界无价的宝藏,这样的买卖我若是做了的话,我肯定会贻笑大方。哪怕我赢了,也会被整个古武界嘲笑为白痴。”
  独孤说:“服部家族说会拿出你满意的价码。”
  林立继续不屑地说道:“等他们能拿得出来再说吧。我可不相信这个世界还有这样的宝贝,能与我的绝顶秘密相提并论。”
  独孤肯定道:“我也这样认为。别说是我了,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你不会接受赌约,所以大家都比较镇定,任由他们做跳梁小丑。”
  林立的态度没错。
  试问一个小小的普通上市公司,要拿它全部的资产对赌一间世界500强企业的全部资产,无论是谁都不会答应吧?
  话题一转,独孤随后就说道:“不过你们也别低估了服部家族的底蕴。再怎么说他们的家族历史都可以追随到千年前,即使发家也就只有数百年,但也不是一般的古武家族能比拟的。”
  残老居然说道:“还真别说,你们龙牙的资料库里,不就有过推测,说是传说中的隋侯珠就落在服部家族的手里吗?”
  “隋侯珠!”
  全场一片镇静,而林立更是这样。
  有一次,隋侯出行,在山道中遇到一条大蛇,艰难蠕动。上前一看,原来蛇身被人砍伤,几乎断截,血流如注。隋侯顿生恻隐之心,即下马取出随身所带药物,为蛇止血,于创口处敷药,包扎好。看着蛇慢慢爬入草丛中,隋侯方才放心离去。原来蛇也通人性,一年后,蛇衔明珠来报答隋侯,这就是“隋侯珠”。
  而在那个时代,隋侯珠与和氏璧是中国珠宝玉石文化中最重要的代表,古有“得隋侯之珠与和氏璧者富可抵国”之说。
  林立随后迟疑着问道:“不对啊,隋侯珠不是还在秦始皇陵吗?”
  隋侯珠后来随着随国的灭亡落入楚王之手,这在《刘向新序》中有记载。公元前350年左右,楚宣王得知秦派使者观看楚国的宝器,便召令尹子西问道:“秦欲观楚之宝器,吾和氏之璧、隋侯之珠,可以示诸?”由此可见隋侯珠流落楚国。及至楚被秦灭后,隋侯珠及和氏璧落入秦始皇手中。这从李斯的《谏逐客书》中可证实这一点。他上书劝谏说:“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隋、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意思是说,现在您陛下得到了昆仑山的美玉,拥有隋侯珠、和氏璧,身上垂挂着明月之珠……而这些珍宝都不是秦国出产的,陛下却十分喜欢,这是何故呢?秦始皇听从了李斯的意见,停止逐客令。秦始皇命李斯书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玉工孙寿刻在和氏璧上,成为皇帝的“玉玺”。刘邦灭秦后,和氏璧成了汉诸帝王的“汉传国玺”。此后历时1600年,经历100多位帝王之手。可隋侯珠从秦始皇以后便无下文。有人考证,因为秦始皇太过喜爱,隋侯珠为秦始皇所陪葬,在墓室“以代膏烛”。足见它的珍贵。
  残老说:“所以说是推测。不过若是真的存在,那至少可以交换小立的一个秘密,至少也能交换到血常丹的量产之秘。”
  林立点头道:“这的确得担心一下。”
  独孤随后疑问道:“不对啊,你们是不是忽略了他们的背景?”
  林立的身体骤然绷紧。
  对啊,隋侯珠也就罢了,那只是传说,即使出来也改变不了大局。可是服部家族的背后站着的是东月流这个日本第一宗门啊,远的不说,就说那个天阶,如果那个天阶随意拿出一门绝学,估计就能把林立的绝学给比下去了吧;还有的,如果那个天阶把他的功法拿出来,那他们的交换条件就更加优厚了。
  大家的心神都定了下来。
  独孤提醒道:“我倒是知道东月流,以及那个天阶的一点资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