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当年的清粥小菜(2 / 3)
段延沛从馒头进来的那一刻就盯着她,十几年不见,她比先前要好看了,玫瑰紫五彩凤凰纹长身禙子,浅金色褂子,乌黑的秀发挽了个简单地发髻,一支点翠凤头挂珠簪插在发中。
段延沛痴了,也碎了。她嫁给别人了!当那日听闻传言,他特地跑去刑部。刑部的大门他进不去,也见不着她,心里却万般难言,他甚至期望那不是真的,可是怎么可能假得了,一条条清清楚楚地摆在了那。
望着眼前的粥,段延沛竟有些心酸,他没想到,还能吃到她亲手做的东西。不等徐诘动手,他就喝了一口。
香!
十几年来,他绝不吃一口粥,不吃馍馍。任何人做的粥他吃着都没有味道,没有味道的东西,还吃它做什么?
他很馋很馋,呼噜噜地一碗粥就下肚了,张口就来:“白五,再来一碗。”
说完,他自己也愣了,他竟然把这当成了老家。可是现在,她不是在大街上摆粥摊的那个小姑娘,也不是面对自己的戏谑手足无措姑娘,而是别人的妻子。他有些丧气地将碗搁在了桌子上。
文俊彦拿脚抵了抵段延沛,瞧瞧地瞪了他一眼。
他知道聿之对白五的心思,这么多年来,他只有一个妾室,一直将正室的位置留给对方,其他官员的提亲聿之都一一婉拒,现在……他真怕聿之在这个场面上有什么举动,这样对大家实在是……
徐诘虽精明,却不明白这里的弯弯绕,他笑着道:“看来聿之想起来了。当年老夫就是在李夫人的粥摊上遇见了你们几位,为大明找到了四位国之栋梁。”
面面相觑地四人有些迷糊了。
“万历十五年乡试前夕,几位都忘记了?李夫人,当初老夫只喝粥不吃菜的;李大人今日你还要吃几个馍馍?至于澄怀,这立储的折子近日还是莫上为好。”
馒头惊讶地瞧着满头华发的徐诘,她想起来了,当年坐在自己粥摊上,一口也不吃自己做的小菜的那个老者。在她们那个小地方,若是来吃一点东西的人,都会将吃食吃得干干净净地,只有他,喝粥的时候不吃小菜,但那两碟小菜他却带走。这么奇怪地人,她当然记住了。
徐诘点头笑道:“老夫吃了多少年的粥,也就李夫人煮的还合老夫的胃口,那几天,老夫真是吃得舒坦。有些像祖母做的,不过李夫人可曾在清源县待过?”
馒头与李松对视一下,她不明白徐诘为何这么一问,难道他还知道了些什么么?
“是。”
徐诘笑得更开怀,拈须点头道:“万历十九年,老夫到儿子的任上,当时也吃了好些天的粥,味道跟你做的很像,老夫只想问问。”
味道那么敏感,只是尝了尝就能分别出来是不是同一个人所在,这也太神奇了吧!
馒头毫不掩饰的惊讶,全部落在了徐诘及杨颋三人的眼中。杨颋三人是对馒头跑到清源县感到奇怪,杨颋更是有些懊恼,五妹就在近尺,自己却不得而知。
“呵呵!老夫要好好的尝尝,只是没想到你如今成了李夫人。”
就为了吃粥才将他们叫了过来?就为了一个粥?
李松拉着馒头走到杨颋跟前微微拱了手:“三姐夫,给你拜年。”说着还将子怡子双姐妹领了过来,让她们给杨颋拜年。
“上回去见三姐没见着,还请三姐夫代我给三姐拜年。这是我给静儿跟以轩的红封,还请三姐夫转交。”
馒头从身上取出两个锦袋。这是原本预备给徐诘家人的,可是后来知道三姐夫在这,她又归置了些。
杨颋没有扫馒头的面子,大大方方地接下,却生硬地道:“我却没东西给她们,只送你们几句话好了。”
杨颋的话不过是多学针黹女红之事,孝敬长辈之语。两个孩子早就不耐烦,勉强听了就跑去给文俊彦拜年,子双更是张口道:“文舅舅,你什么时候来我们家?上次走了都不来,还说要带我们去吃驴肉包,你骗人!”
段延沛脑子呼地一下就炸了。馒头找着了!他们好像早就知道了,就连文俊彦还去过馒头的家,还跟那两个孩子玩过?
他腾地打了一拳在墙上,双眼复杂地瞧了眼周围的的人,他只问了杨颋一句话:“什么时候知道的?”
杨颋歉意地看了眼段延沛:“聿之,你听我说……”
“什么时候知道的?”段延沛只是在重复着这一句话。 ↑返回顶部↑
段延沛痴了,也碎了。她嫁给别人了!当那日听闻传言,他特地跑去刑部。刑部的大门他进不去,也见不着她,心里却万般难言,他甚至期望那不是真的,可是怎么可能假得了,一条条清清楚楚地摆在了那。
望着眼前的粥,段延沛竟有些心酸,他没想到,还能吃到她亲手做的东西。不等徐诘动手,他就喝了一口。
香!
十几年来,他绝不吃一口粥,不吃馍馍。任何人做的粥他吃着都没有味道,没有味道的东西,还吃它做什么?
他很馋很馋,呼噜噜地一碗粥就下肚了,张口就来:“白五,再来一碗。”
说完,他自己也愣了,他竟然把这当成了老家。可是现在,她不是在大街上摆粥摊的那个小姑娘,也不是面对自己的戏谑手足无措姑娘,而是别人的妻子。他有些丧气地将碗搁在了桌子上。
文俊彦拿脚抵了抵段延沛,瞧瞧地瞪了他一眼。
他知道聿之对白五的心思,这么多年来,他只有一个妾室,一直将正室的位置留给对方,其他官员的提亲聿之都一一婉拒,现在……他真怕聿之在这个场面上有什么举动,这样对大家实在是……
徐诘虽精明,却不明白这里的弯弯绕,他笑着道:“看来聿之想起来了。当年老夫就是在李夫人的粥摊上遇见了你们几位,为大明找到了四位国之栋梁。”
面面相觑地四人有些迷糊了。
“万历十五年乡试前夕,几位都忘记了?李夫人,当初老夫只喝粥不吃菜的;李大人今日你还要吃几个馍馍?至于澄怀,这立储的折子近日还是莫上为好。”
馒头惊讶地瞧着满头华发的徐诘,她想起来了,当年坐在自己粥摊上,一口也不吃自己做的小菜的那个老者。在她们那个小地方,若是来吃一点东西的人,都会将吃食吃得干干净净地,只有他,喝粥的时候不吃小菜,但那两碟小菜他却带走。这么奇怪地人,她当然记住了。
徐诘点头笑道:“老夫吃了多少年的粥,也就李夫人煮的还合老夫的胃口,那几天,老夫真是吃得舒坦。有些像祖母做的,不过李夫人可曾在清源县待过?”
馒头与李松对视一下,她不明白徐诘为何这么一问,难道他还知道了些什么么?
“是。”
徐诘笑得更开怀,拈须点头道:“万历十九年,老夫到儿子的任上,当时也吃了好些天的粥,味道跟你做的很像,老夫只想问问。”
味道那么敏感,只是尝了尝就能分别出来是不是同一个人所在,这也太神奇了吧!
馒头毫不掩饰的惊讶,全部落在了徐诘及杨颋三人的眼中。杨颋三人是对馒头跑到清源县感到奇怪,杨颋更是有些懊恼,五妹就在近尺,自己却不得而知。
“呵呵!老夫要好好的尝尝,只是没想到你如今成了李夫人。”
就为了吃粥才将他们叫了过来?就为了一个粥?
李松拉着馒头走到杨颋跟前微微拱了手:“三姐夫,给你拜年。”说着还将子怡子双姐妹领了过来,让她们给杨颋拜年。
“上回去见三姐没见着,还请三姐夫代我给三姐拜年。这是我给静儿跟以轩的红封,还请三姐夫转交。”
馒头从身上取出两个锦袋。这是原本预备给徐诘家人的,可是后来知道三姐夫在这,她又归置了些。
杨颋没有扫馒头的面子,大大方方地接下,却生硬地道:“我却没东西给她们,只送你们几句话好了。”
杨颋的话不过是多学针黹女红之事,孝敬长辈之语。两个孩子早就不耐烦,勉强听了就跑去给文俊彦拜年,子双更是张口道:“文舅舅,你什么时候来我们家?上次走了都不来,还说要带我们去吃驴肉包,你骗人!”
段延沛脑子呼地一下就炸了。馒头找着了!他们好像早就知道了,就连文俊彦还去过馒头的家,还跟那两个孩子玩过?
他腾地打了一拳在墙上,双眼复杂地瞧了眼周围的的人,他只问了杨颋一句话:“什么时候知道的?”
杨颋歉意地看了眼段延沛:“聿之,你听我说……”
“什么时候知道的?”段延沛只是在重复着这一句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