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二百一十五章 普天同庆(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曹操收到袁绍的消息时,对目前发生的一切感到不可置信,最初华雄立了新皇,他就觉得华雄是把自己朝正统之名上靠着,及至献帝投靠于他,他才知道华雄原来是众多疑点所在,虽然很多的疑点看上去有着十分不合理的问题存在。
  其中最耐人寻味的是两道密诏是谁所发,而西凉军没有杀了献帝。
  不过这在起初对他并没有什么影响,他只是把皇上迎回了自己的属地,与华雄的朝廷分庭抗礼。
  可是时日让他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名声代表一切,更多的人相信华雄的朝廷,而不相信他所侍奉的是过去的献帝,况且在常人心里来说,献帝不过是董卓作为傀儡立出来的,而华雄这边却是华雄和王允作为皇统立出来的。
  两个朝廷的结果,曹操占不到多大优势,于是曹操便决定舍弃皇上,换取重创华雄的结果,这便把皇帝送给了还在雍州境内讨逆的袁绍。
  其用意自然是要一起对付华雄,可他万万不会想到华雄居然毫不犹豫地同意废帝,在旁人看来,似乎就是他华雄怕了袁绍一般。
  至于袁绍的指责,说曹操有心算计于他,倒是让曹操颇为欣赏,这是袁绍在向他施压,若非如此,曹操并不打算听华雄的班师长安,因为那代表着他将永久地失去自由。
  可现在他必须得考虑一二了,要和华雄袁绍同时斗,他的实力不够,甚至袁绍也不想有这样的结果,要不然袁绍也不会施压了,打着的就是想不动刀兵就把华雄曹操一并收入帐下的如意算盘。
  斗来斗去,看起来似乎就便宜了一个袁绍,不过这比起被华雄袁绍打还是好那么一点,至少以后还有生路,一有机会率兵离京就还可以翻生。
  不过结果是这样,曹操和其谋士的一番商议还是对华雄的用意起了一些疑心,毕竟这一废帝,大家都在华雄的号召下归入袁绍的朝廷控制下,除了袁绍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而朝廷也将会变得十分强大,四海之内很可能就会一统,这对大汉朝来说是好事,但对华雄来说也是好事吗?
  怎么想也想不通华雄到底存着什么样的用心来废帝,只能用一个道理来解释这个问题,那就是华雄觉得曹操这招毒了些,要他对抗袁曹太困难,索性就一拍两散,大家都不讨好,把好处丢给袁绍算了。
  这个道理说是说得通,可要真这样想,似乎又把华雄看得太孩子气了些。
  在满是疑惑的心情下,曹操率领十二万大军去往雍州,拟定与袁绍会合后再入长安。
  而同一时间,华雄所在的长安城已经发出通告,言先帝得天之佑,幸而生还,是以要将皇位转交给先帝,再度的大赦天下,长安城内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可百姓的心中却并不如此。
  先帝的重生归来,伴随着的是袁绍曹操的大军,决定着华雄领导者地位丧失,雍州百姓又有谁高兴得起来。
  “想不到董卓干的事,我也要干一次,实在不知说什么才好啊!”站在长安王城的城头,华雄有些感慨地看着王城之内那一座座雄伟的宫殿,一旁是貂禅和陈宫等人,感慨完后,华雄便问道:“李肃去匈奴军那边,应该已经接触了吧!”
  陈宫说道:“主公,按时间计算,今日正是谈判之期。”
  “希望李肃能搞定,现在正是用兵之际,多一分兵里就是一分啊!”华雄说道。
  “不过主公,那杨奉似还未有动静!宫已派人前往陈以厉害了!”陈宫说道。
  华雄冷哼一声,说道:“这杨奉滑头得很,还想坐着不动,简直想得太美了,迎皇帝,我们三家皆会合与长安,这四方之地谁敢不到,谁就要倒大霉。天下诸侯可都通知到了?”
  郭嘉恭身道:“回主公话,各地书信都已送出,相信大家都能知其信息。”
  华雄点头道:“那就好,这次的事,我要让全天下都知道,也要让全天下都记住,只要这次能成功,咱们今后的路就好走了。”
  陈宫笑道:“这是自然,这天下之大,诸侯所剩也无几,自是容易对付。”
  华雄再度长叹一口气,看着眼前巍峨的宫殿,说道:“只可惜啊!如此一来,后人又少了一个文化遗产!不过没关系,以后咱们去弄个更大的,打仗牺牲是再所难免的嘛!裴元绍的兵到哪里了?”
  貂禅说道:“按过去方式,已行至西凉边界,大概还五日可到长安附近。东边高顺已抽调所有兵员,两日后可在首阳山扎营,等待命令。”
  华雄微微颌首,一切都在进行中,他走向城墙的另一边,俯瞰着长安城的一切,张灯结彩的世界中,却听不到应有的欢庆,甚至也没有人声的嘈杂,华雄不由说道:“看来,长安城的百姓们并不太乐意!”
  “这是自然,听闻袁绍与曹操奉先帝回京,百姓们虽按要求张灯结彩,可有部分周边的百姓已经心生离意,欲迁徙至主公两郡之地以求安生。”陈宫说道。
  “走了好,走了好啊!这个时候走得人越多,我就越放心,如今呢,我们只要等待一切的结果就好了!”华雄说道。
  这时一个小兵急匆匆地奔过来,交给貂禅一块羊皮卷后离开,貂禅看过羊皮卷的内容便说道:“主公大喜,曹操已经举兵向雍州赶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