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触目惊心(上)(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感慨万千!
  聚散离合,过了今年可能是常态了吧?
  从今年开始,上山下乡,对于城里的家庭来说,大部份都经历过吧?没有工作的青年,要主动报名参加上山下乡活动。
  这也是对前几年重视工业发展的一种补偿。
  说白了,从1955年到1965年这十年,国家的重心在工业,有好的,全给了工人阶级、知识分子,专家、学者。
  苦的是农民!
  农民一天挣多少钱?七到十到工分,一个工分一分钱,一个月最多也就3块钱!
  而城里呢,一个成年人最低定量也有5块钱。
  像花成语这样的,一个月差不多200块钱的工资,一个农民要挣多久,七年多只是他一个月的工资。
  差距之大,难以想象。
  这也是上山下乡反对者不多的根本原因,前十年,城市的人享福了,后十年,一报还一报。
  当然,理想是好的,结果如何,花成语也不好评论。
  但有一点是积极的,最大程度上结束了红*兵活动,没有红*兵,工厂的生产才得以保障,要知道,在那个疯狂的年代,正常生产都十分困难,特别是66到68年,这三年,差不多有一千万人参加,声势之大,亘古未有。
  要扯平了才行,对于上山下乡,他是非常理智的看待这个问题,当然,你让他去?
  打死他都不会去!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也不定是坏事。
  难怪后世之在网络上经常看见网民要让那些伪专家上山下乡呢?就连花成语这样的三代都觉得很有必要。
  但还是那句话,他不愿意去!
  他去百货买了一些东西,先后拜访了几个叔叔,军、政、企都有,不过都是坐一会儿就走了。
  这些叔叔也知道他来羊城,告诉了他一些信息,并且告诉他,这一趟可能没有他想的那么容易。
  让他做好心理准备。
  此外,有什么事情需要叔叔们帮忙的,让他不要客气。
  第二天,工组工作会议召开,前来参加会议的有一百二十八位各厂的负责人、省、市两级分管工业的主要领导。
  花成语先是宣讲了工作原则,以及此次调研的目地及意义,再由省的里主要领导发表讲话。
  最后制定了工作分工,一路由何队长带队,去清查各厂的账目。另一路则由张队长带队,清查各厂的进销存情况。
  而他,则坐镇指挥中心,负责协调与数据汇总,
  ”处长,这是粤一矿的财务数据,与之前预估相差很大。“
  ”处长,这是粤五机的库存数据,与存、提单数据相差70%。“
  ”处长,这上粤日化.......“
  “处长,我们的调研员在粤工遭到了工人阻拦,无法进入库存车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