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漠北的变化(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截止至洪武二十三年,漠北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九百万!
  这是什么概念?明初的人口一共只有九千万,漠北一省,就占到了十分之一!
  要知道,漠北之前可是一片荒芜啊,不毛之地啊,这才几年,简直比直隶行省还要繁华了!
  而且漠北行省每年的税收真是惊人啊,在之前,整个大明一年的税收,不过三四千万两,如今漠北一个行省的税收就能达到七千万两!
  这还是如今开垦的田地没有收农税的情况下,如果开始收农税后,这个数目还会更多!
  在漠北,农税那点仨瓜俩枣还真没放在咱们吴王殿下的眼中。
  漠北的税收主要是集中在商税!
  说到商税,就不得不提到互市了,自从马哈木逃回草原后,励精图治,已经统一了草原,自立国号大元,明军称其为北元!
  马哈木自立为北元皇帝,哈喇章出任北元太师!脱古思帖木儿出任北元太师,摩伦出任北元军部大都督,也先出任北元军部中军大将军,梅里急出任北元军部前锋大将军!
  自此,北元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虽然他们自己不会建设,但是他们可以学漠北!
  漠北修水泥路,我们也修,我们虽然没有,但是可以从漠北买啊!
  漠北搞开垦荒地,我们也搞,虽然我们会种地的人不多,但是我们可以和漠北学啊,农具,种子都从漠北买!
  漠北建城,我们也建啊,虽然那些建城的器械和建筑材料我们没有,但是可以从漠北买啊!
  再加上北元有很多牛羊,马匹,皮毛还是胜于漠北的,都可以换东西啊,换成他们需要的丝绸,布匹,陶瓷,铁锅,盐茶。
  两国之间的边境处,两处规模巨大的互市市场悄然形成。
  北元再向北,还有白帐王国,金账王国,吉利吉斯甚至不弱于大明的沙皇俄国,他们都对大明的丝绸,陶瓷,琉璃等物向往不已,所以北元在漠北大量采购,随后销往再往北的国家,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但是大明作为出售方,自然是赚的最多的,所以每年的商税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商人们赚的多了,哪怕是多交税,那也是乐得其中。现在整个大明的商人都知道了,跟着吴王走,吃喝啥都有!
  而作为幕后最大功臣的朱雄英,此刻却在青峡之中一待就是几个月了!
  漠北规划初期的三座军镇中,天策军驻守漠河府,镇北军驻守镇北府,唯独青峡军镇没有设新军。也是因为青峡地势易守难攻,不需要驻守那么多人,再一个朱雄英留着青峡也有其他用途。
  洪武二十一年时,吴王筹建神机营,虽然是营的编制,但是足足有两万多人,西山毕竟是京城脚下,很多破坏力太大的武器也不适合在西山进行实验,但是青峡可以啊,近两年来,两万多神机营的士兵接受各种火器的训练,已经卓有成效!
  而且军备司那边,宋阳和练子宁也没闲着,两人研制的火炮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有了十足的进步,而且经过神机营的测试,非常稳定,基本上没有炸膛的可能!
  吴王将这种大炮命名为大将军炮!
  至于神机营的指挥使,自然是我们的大将军李景隆了!
  自从陈家书挑起了天山府的大梁后,李景隆是一刻也不想多待,直接跑到了青峡,不走了,正赶上神机营初建的时候缺人,就把他留了下来!
  这一天,伴随着青峡之内噼里啪啦的一阵枪响后,在阵阵浓烟之中,传出了朱雄英惊喜的声音:“哈哈哈哈,成了!”
  一旁警戒的神机营士兵早已见怪不怪,最开始的时候,他们也对吴王殿下的各种奇思妙想感到震惊,但是后面随着一件一件试验品成功之后,所有人都已经习以为常。
  浓雾消散,只见朱雄英浑身黢黑,手里拿着一件泛着寒光的铁甲,呵呵呵的傻乐。
  自从漠北的建设走上正轨后,朱雄英就开始对漠北的矿藏进行勘测,挖掘。
  除了铜铁等矿物之外,还有各种稀有元素的矿物质,现在这个社会可能没人知道这些稀有元素能干什么,但是朱雄英知道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