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朝堂辩论(下)(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除了这两人外,武职最高的就是五位大都督了,吴王本来就从者如云,这摇身一变,成了军方炙手可热的重臣!如此一来,吴王瞬间就水涨船高,彻底压倒了淮王的声势。
  毕竟淮王的官职是大理寺少卿,才正四品,与后军都督府大都督从一品的官职相差太远!
  特别是加了一个礼部尚书衔,谁不知道礼部尚书钱用壬是铁杆的淮王党,如此让吴王横插一脚,这怕是要打压淮王的信号啊!
  一时之间,钱用壬的脸色漆黑如锅底,但是陛下金口玉言,谁也没办法阻拦!
  就在大家都以为一切尘埃落定之时,刚接了左都御史的景清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臣有本参,御史台监察御史孙连城,私收贿赂,上朝前,臣在其家中搜出黄金千两,房产数十间,皆已造册,以孙连城的俸禄,怕是再过一百年也置办不了这么多的房产吧?”
  朱元璋此刻内心已经怒火中烧,但表面上还是面无表情,将目光移向孙连城,冷冷的说道:“孙大人,解释一下吧,这些都是哪来的?”
  洪武大帝的威严,哪是他一个御史能抗住的?刚一抬头看到朱元璋冷漠的眼神,整个人就再也站不住了。
  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声泪俱下:“陛下,臣冤枉啊,臣不知臣的家中为什么会有这些啊,一定是有人要陷害微臣啊!”
  朱元璋玩味的问道:“哦?陷害你?谁啊?”
  孙连城的身躯一僵,支支吾吾的道:“这…”
  他敢说谁?景清刚刚回京,圣眷正浓,他不敢得罪,至于说吴王,他更不敢说,
  朱元璋见他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来个所以然,猛的一拍桌子,怒斥道:“还敢狡辩!你一个监察御史,人微言轻,谁会处心积虑的陷害你!来人,给咱拖下去,准刑部,御史台严审,咱倒是想看看,能扯出来多少蠹虫!”
  殿外护卫的禁军,杀气腾腾的冲了进来,将瘫软在地的孙连城拖了出去!
  见到陛下发火,文武百官都不敢再说话,朱元璋冷哼一声:“行了,退朝吧。”
  说完便拂袖而去。
  下朝之后,蓝玉等五军都督府的将军们纷纷来到曹国公府。
  在年轻的时候,大家都是出生入死的兄弟,现在老兄弟去了,他们自然应该多去祭拜。
  李氏的族人也都回到了京城,如今的曹国公府虽然愁云惨淡,但是也不再似以往那般毫无人气。
  李景隆与李增枝等几个兄弟,跪在灵堂之上,其余子侄也都迎来送往。
  见到蓝玉等人过来,李景隆几兄弟都起身回礼。
  蓝玉眼眶微红,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低声道:“孩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和我们这些老家伙说,你爹去了,你的这些叔伯还在!以后曹国公府的担子,你要挑起来!”
  李景隆痛哭流涕,擦了一把流出的眼泪,强忍着悲痛道:“谢过诸位叔伯,还请里面就坐。”
  蓝玉等人摇了摇头,都神色肃穆的站在灵堂外,想要送自己的老兄弟最后一程!
  李景隆见状,也不再坚持,继续跪在灵堂上守灵。
  过了半晌,朱元璋带着朱标与朱雄英也到了曹国公府。
  只见朱雄英一身孝服,在场众人皆大惊!
  李景隆也慌忙起身,阻拦道:“殿下,不可啊,您怎能为家父穿孝服。”
  朱雄英伸手按住李景隆,悲痛的道:“九江,无论于公于私,曹国公都担的起。”
  于公,在朱雄英刚接到督建漠北的差事时,李文忠就放下一切,全族迁往漠北,支持朱雄英,如今漠北能如此顺利的建设起来,曹国公府功不可没!
  于私,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也就是朱雄英的叔叔,那也是实实在在的长辈,所以朱雄英以子侄礼仪,身穿孝服,也算合情合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