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经济制度3(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人拿着资本论的总结:货币的多样性易于商品的流通。】
  【就开始狂吹王莽。】
  【但后面还有二句总结避而不谈:货币的多样性一定会存在替代问题。】
  【会发生良币驱逐劣币的情况,更有可能在某些影响下劣币反过来驱逐良币。】
  【六个类型,总计二十八种货币。】
  【这难道不是分裂?】
  【难道不是对赢先生的背叛吗?】
  【更重要的一点,根本没有收拾到达官贵人,被这条政策影响的只有百姓。】
  【华夏的地主士绅阶级,最爱干的两件事,买地,将金银藏好。】
  【不管你怎么改,硬通货世家大族,豪强不缺。】
  【但百姓就遭了。】
  【你换个识文断字的人来都不一定能搞明白这么多币种之间到底该怎么换算,更何况百姓?】
  【百姓也不放心,我拿铜钱换你的贝壳,这很明显是亏的啊。】
  【那怎么办?】
  【回归原始,以物易物。】
  ————
  大明,北京。
  吐槽大帝崇祯仍然在吐槽。
  “……朕真是高估了他。”
  “朕都干不出来这样的事。”
  ————
  【王莽并且规定:不用这些货币,就是犯法。】
  【百姓没办法,但世家大族不仅有办法,还很多。】
  【王莽收归铸币权,但种类如此繁多的货币,你告诉我一下,怎么查?】
  【王莽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
  【一次是篡位前,三次在继位后。】
  【第一次是在他即位前的居摄二年,下令在五铢钱之外增铸大钱、契刀、错刀。】
  【第二次在始建国元年,废除五铢钱及刀币,另外发行宝货,计有五物(金、银、龟、贝、铜)名(钱货、黄金、银货、龟、贝货、布货),共二十八种货币。】
  【由于货币种类太多,换算起来又十分困难,因此流通非常不便。】
  【百姓又不傻,暗地里仍然用五铢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