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王莽评价转变2(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比如明朝时期,成功的解决了外戚之祸。】
  【朱元璋设想的很完美,朝堂是文官和勋贵争斗,皇帝居中调和,谁弱帮谁一把。】
  【地方有藩王。】
  【妥妥的万世永昌啊。】
  【结果建文削藩,朱棣靖难,藩王废了。】
  【但没事,还有二道保险。】
  【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皇帝、勋贵、文官。】
  【土木堡来了……】
  【后来的明朝皇帝也不是没有想过重用外戚,但不争气啊。】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
  【这就和历朝历代不一样,之前皇后再差也是大家族出来的,数量的增多,导致可能会出现一两个质量极强的外戚。】
  【但明朝皇后,大多小门小户,宗族势力并不强,有能力也没有几个,一朝富贵,他们不贪财不欺压民众都可以谢天谢地了。】
  【指望他们斗的过文官……】
  ————
  大明,北京。
  “糊了,糊了。”朱元璋懊恼的叫喊了起来。
  光顾着听后辈闲聊,没注意烧饼。
  “哎,香,比咱第一次吃烧饼时候好吃。”秉持着不浪费粮食的精神,朱元璋不顾烫就边吹气边吃着黑色烧饼。
  “爹……”朱标本想规劝,既然糊了干脆就丢了,但依着父皇的性子,指不定又要说我不知疾苦,拉着我种地。
  “无妨,挺好吃的,只是比妹子当年给我带的差了些。”
  马皇后也乐呵了起来,那时候真难啊,要将烧饼藏在胸中,偷偷带进大牢。
  重八也是个讲情的,换做旁人怕是拿着烧饼就开吃,他倒先顾起我来,看着我被烧饼烫着的伤口潸然泪下。
  “标儿,看到没,你一定得好好养生,活的长一点。”朱元璋扭头对着朱标谆谆教导。
  “外戚之事不会改,也不能改。”
  朱标点头应是,外戚之事若是改了,大明指不定还活不到两百多年,这都是历朝历代的教训啊。
  “只要你和大孙活的好好的,平稳继位,三代之内,足可以搞定藩王之祸,勋贵也能多坚挺些日子。”
  “咱现在也不求别的,国祚起码比原本历史上长一些吧。”
  “不要亡于异族之手便好。”
  人的期待都是慢慢拉低的,天幕未出现之前,朱元璋想大明万世永昌,华夏大地永远姓朱。
  靖难之役讲完,朱元璋期待大明光照四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