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嚣张跋扈董小姐 教导有方弘农王(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来以后我们也不用写诗了,免得一笑大方。”
  “是啊,是啊。”
  又一名学子说道:“与弘农王殿下的诗才相比,我等简直就是繁星比皓月。烂泥扶不上墙啊!”
  议论的声音都被李儒和董白听进了耳朵里面。两人疑惑的靠了进来。只见那墙上写了一首短诗。
  笔迹尚未干,显然刚写下的。在询问众人。弘农王殿下的去处之后。
  方才得知弘农王刘辩已经离开了太学院。
  前往锦衣卫衙门。
  李儒没办法,只能带着董白继续前往镇抚司衙门那里。在临走前李儒又看了看弘农王刘辩在墙上面写下的那首诗。
  《西江月·道德三皇五帝》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英雄五伯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
  李儒不由得感慨。
  这世间怎么就有这样的神人呢?随手一写,就如此才华横溢,每一首诗的风格也都别具一格。非当世之流。李儒作为文人,实际上也是刘辩的在诗才方面的粉丝,所以刘辩写的诗。李儒都有观赏。很惊奇的发现刘辩的每一首诗,至少是在刘辩大难不死之后再度复生,写下的每一首诗风格迥异,一首一个样,一会儿像是飘然如如风的诗仙。一会儿又像是慷慨激昂的英雄剑客,接着又像是严肃古朴的老男人。
  很奇怪。
  李儒也说不准。这到底代表了什么?
  随后,李儒便带着董白到了锦衣卫衙门这里,就衙门门口,刚好有一群围观的百姓刚要散去,也是一番议论。打听了一下,议论的到底是什么事情。
  这才得知弘农王刘辩刚来这里是解决了一个案件。
  李儒听了一路人,详细的解释了这个案件的过程。一旁的董白听到之后,只是一头牛而已,有什么好不容易办的?
  然后董白评价了一番,但李儒不以为意随即询问弘农王刘辩是如何解决的?那路人说道:
  “殿下顷刻之间便解决了这个难题。”
  听完之后。莫说李儒,连董白也惊奇不已。
  后来这段事情,被记载于史官蔡文姬所着的《汉成祖永乐大帝本纪》当中。
  【初平年间,尚未为弘农王的刘辩在洛阳城锦衣卫任职镇抚司指挥使一职。
  锦衣卫专门审理各种悬案,错案以及惩处贪官污吏,监察百官。
  一天衙门里的一个农民发现自己的耕牛口里流血,大口喘气。仔细一看原来是牛舌被人割掉了,这个农民就跑到县衙门来告状。
  刘辩想:一定是这个农民的仇人干的,但是没有证据不能随便抓人。于是他想了个办法,让这个割牛舌的人自己出来招认。刘辩对那个告状的农民说:“没有舌头的牛反正不能存活,你回去把这牛杀了卖钱吧。”
  农民说:“我来县衙告状是为了找到那个割牛舌的人,请大老爷给小民做主,惩治坏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